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實錄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我現在就是迷路的孩子,你們來當小向導,為我指路好嗎?(好)
準備好。迷路的孩子來了。(師邊表演邊說)
這是什么地方呀?我怎么找不到來的路了,天這么黑,星星都出來了,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媽媽一定急壞了,誰來幫幫我呀!
(生舉手,讀第3節。)
師:天這么黑,我又很害怕,所以剛才那位小向導說的沒有聽清。誰能再告訴我一遍。(生讀。)
師:我這么害怕,你應用什么語氣來安慰我,并給我指明方向?
(生大聲、肯定地讀。)
師:我聽明白了,找到北極星就找到北方了,可天上星星那么多,哪一顆才是北極星呢?
(師出示北極星圖,生邊指圖邊介紹)
師:小向導,你懂的可真多。
生:我們剛從科學課上學到的。
師:哪位小向導能邊指著北極星邊告訴我?
生邊指邊背者說。
師:這位小向導真不錯,他沒有看書,背著告訴我。他已經把知識裝進頭腦里了,誰還能?
(生踴躍舉手)
師:愿意給我指路的小向導都站起來一齊告訴我,好嗎?
(全體學生都站起來,邊表演邊背誦)
教學片段:
師:我還當迷路的孩子,你們不當向導了,這次你們當大樹。注意,你們現在是大樹了,應當怎樣為我指路?
師:小向導告訴過我,迷路時找到北極星就可以找到北方了,可是今天陰天,又下著蒙蒙細雨,沒有星星也沒有太陽,這可怎么辦呢?誰來幫幫我?
(生高高舉手。)
生:(學著蒼老的聲音)孩子,別著急,你看看我,我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
師:是不是所有的大樹都這樣呢?我再找一棵大樹問問。
(指幾名同學回答。)
師:大樹,大樹,我還想問問為什么你們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呢?
生:因為朝南的一面被陽光照射的時間多,所以長得茂盛。北面受陽光照射少,所以枝葉稀少。
師:謝謝你們,有了大樹的指點,我知道該往哪邊走了。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第4節,用你們的聲音,你的語氣來表現大樹助人為樂的品質。
師在情境中引導著同學們一步步深入讀課文,學生在角色中讀得有興趣,融入了情境之中。
在此基礎上,讓兩人一組自學2、5節,用上小向導法或角色扮演法,一個人扮演迷路的孩子,一個人當向導;也可以一個扮演迷路的孩子,一個當太陽或積雪,然后兩人輪換。
但這部分設計,在實際操作中有些流于形式,孩子們把精力都放在表演上,而沒有真正去讀課文,應先讓生兩人分角色反復讀這兩節。達到背誦的程度后再適當加上動作表演。
我覺得對本課教材知識拓展部分的設計較成功。在學生逐步深入讀課文后,延伸教材,培養學生能力。
師:同學們,課文的最后一小節暗示我們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指南針。除了書中提到的,你還知道哪些?
生通過課前查資料答:
①樹的年輪疏的一面是南方,密的一面是北方。
②樹脂多的一面是南方,少的一面是北方。
③樹上的蘋果紅的一面是南方,青的一面是北方。
④巖石干燥的一面是南方,長著青苔的是北方。
⑤螞蟻洞口總是朝著南。
師隨即板書。
師:今天跟大家讀詩歌讀得真高興,老師也詩興大發,我也根據大家找的資料即興作詩一首: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千萬別慌張。
樹樁上的年輪會幫忙,
年輪疏的一面是南,
年輪密的一面是北。
(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生:老師,我也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