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六》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了解12種動物的名稱。
2、對照插圖,認識一些動物,進行保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野生動物園嗎?在那兒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踐自由地說一說。)
2、自然界中的動物千奇百怪,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野生動物園玩一玩,看一看。(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
二、看圖,讀詞。
1、看圖,圖上畫了哪些動物?
2、(教師依次取出相應的詞語卡片。)
你們能借助拼音把它們都讀準確嗎?
3、指名讀,齊讀。
4、揭示課題,板書:識字6
5、學生看書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6、指名讀生字詞,開火車讀、齊讀。
特別提醒:“獅”是翹舌音;“斑”是前鼻音;“猩”是后鼻音;“獅子、猴子、猩猩”中第二個字都要讀輕聲
7、再讀課文(自由讀,小組讀,齊讀)。
8、組織“給動物掛牌”的游戲,讓學生把有關詞語卡片掛在相應的動物圖片上。
9、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滲透有關環保知識,并進行說話訓練。
出示句式:野生動物園的動物真多呀!有( )的( ),有( )的( 。,有( )的( ),還有( )的( )。
10、師:是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也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你們能讀出對這些動物的感情嗎?試試看。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抽讀生字卡片。
2、引導學生擴詞。
3、 教師范寫,指導寫法
1)說說筆順規則。
2)分析各部件在格中的位置及關鍵筆畫的位置。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學生仿影、臨寫(寫字本)
四、布置作業。
板書:
獅子 大象 老虎 仙鶴 孔雀 鸚鵡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馬 棕熊 袋鼠
課后反思:
本人有幸參加了本校近期舉行的優質課教研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我執教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四冊《識字6》的第一課時,這篇課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們引進一個神奇的動物世界,教材介紹了12種動物,大多數是孩子們熟悉的。教學中運用自主學習的策略,充分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經驗去識字,使認識事物和識字同步發展。本課將12種動物名稱排成4組,每一排都是押韻的詞串,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詩的韻味。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滲透了動物回歸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圖文對照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拓寬視野,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做到有情有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既有利于彌補他們生活經驗的不足,更能誘發他們學習新字的飽滿熱情。
在教學初始環節:導入新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野生動物園環境圖,為學生營造了真實的氛圍,有利于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看圖找動物,并相機用多媒體出示動物詞語,學生對代表動物的詞語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