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三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
(一)、教學內容: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三);識字8課;課文23課;綜合練習8個。
(二)、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掌握正確的寫鉛筆字的方法;培養勇于言 ,專心傾聽的習慣。
(3)培養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406個生字。
(2)掌握本冊課本安排的27個常用偏旁。
(3)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276個,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或一件簡單的事。
(2)能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3)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寫話: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通順的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3)學會“祝福”、“購物”、“待客”等方面言語交際的本領,能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內容寫下來。
二、學科活動計劃、措施:
1、研究專題:以讀促寫 以寫促讀——基于全納理念下的讀寫結合策略的研究。
2、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要十分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背誦和課外閱讀的習慣。
(2)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認真備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3)使用好配套的教輔用書、教具、學具等。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4)要更加充分地發揮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朗讀和背誦的語文實踐。
(5)精心設計作業,加強平時檢查,及時反饋,及時糾正輔導,力爭做到作業人人面批。
(6)加強家校聯系,取得家長的關心支持和督促配合。
(7)積極開展有意義的語文課外活動,構建課內外相聯系的語文教學體系,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
3、學科組活動安排表:
周次
內 容負責人周次內 容負責人一明確計劃、備課分工倪鳴霞十一第四單元教材分析顧志艷三第一單元教材分析徐芳芳十三第六單元教材分析安云萍七第二單元教材分析杜惠芳十五第七單元教材分析靳丹瑜九第三單元教材分析華敏十七第八單元教材分析陸亞珠 4、集體備課安排:單元
負責人單元負責人一徐芳芳五杜惠芳二徐芳芳六顧志艷三華敏七顧志艷四杜惠芳八倪鳴霞三、教學進度表:單元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起始時間備注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29.1 一 1—2識字1識字2識字3識字4練習1機動223241 9.2—9.12 二 3—41、秋游2、2008,北京!3、英英學古詩4、鄉下孩子練習2機動222242 9.15—9.25 中秋節休假 三 4—75、送給盲婆婆的蟈蟈6、一株紫丁香7、有趣的發現練習3機動22241 9.26—10.17國慶節休假 四 9—98、小鷹學飛9、青蛙看海10、狼和小羊11、狐貍和烏鴉練習4機動332242 10.20—10.31 10期中復習 11.3—11.4 五 10—12識字5識字6識字7識字8練習5機動222341 11.5—11.19 六 12—1412、要好好學字13、朱德的扁擔14、梅蘭芳學藝15、大禹治水16、孔繁森練習6機動2323341 11.20—12.5 七 15—1616、登鸛雀樓17、青松18、小動物過冬19、美麗的丹頂鶴練習7機動223341 12.8—12.19 八 17—1820、水鄉歌21、云房子22、夕陽真美練習82224 12.22—12.30 元旦放假 18-19期末復習 12.31—1.9 20期末考試 1.12—1.14 四、閱讀教學進度表:單元
周次教學內容《親近母語》一2夏天的夜晚二3尋找風的足跡二4日積月累1、2三5-6我的動物朋友四7《安徒生童話》(一)五8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六9成長的故事六10日積月累3、4七11從小學本領八12《安徒生童話》(二)九13我想知道的世界十14成語的由來十15日積月累5、6十一16友情的故事十二17《安徒生童話》(三)十三18《安徒生童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