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之美 陶冶審美情操——《夕陽真美》教學案例評析
e)指導背誦
i.這么壯麗的景色有沒有在我們小朋友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出示填空題:(誰來說說)
太陽已經_____,收起了________。天空________。________的西山,披著___________,顯得_________。
ii. 出示圖片
讓我們一起看看圖,來說說太陽西斜時的壯麗景色吧!
a.自己在下面試說
b.指名說
c.齊說(不會的小朋友可以看看書)
[讓學生在理解與感悟文字的同時進行試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a)過渡:小朋友們真棒!現在老師請大家自由輕聲讀第三自然段,想想這時的太陽有什么變化?
[每次讀都各有要求,讓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不同方式的讀中培養邊讀邊思考的能力。]
b)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指讀)
c)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板書:下沉
你們知道這六個點是什么符號嗎?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還有什么顏色?
d)根據學生回答點出圖畫
e)這時,太陽已慢慢下沉,它自身及周圍云朵色彩都發生了變化,它變得更美了!讓我們一起來把第三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
f)齊讀
3)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a)過渡:太陽下沉時漲紅了它的小圓臉,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真美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太陽走向西山背后時又是一幅怎樣的美景呢?
b)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
c)請小朋友們先輕聲讀讀課文,再告訴同桌你又發現了什么? 板書:落山
d)根據學生回答點出圖畫
e)你們覺得太陽落山后留在天邊的霞光的“燦爛”景象美嗎?男女同學想不想來比一比,看誰把它讀得更美?
f)男女生分別比賽讀
[自由組合的學習方式,打通了嚴謹、封閉的課堂空間,讓學生在寬松、合作的學習氛圍中自主探究,促使學生思維的靈動、開放、創新。]
4)鞏固第二~四自然段
a)過渡:作者把太陽“西斜—下沉—落山” 的景色寫得那么美,相信我們小朋友一定會把夕陽讀得更美!
b)老師請小朋友們自己在下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來用心去讀一讀。
c)現在太陽已經西斜,我們請喜歡太陽西斜時的美景的同學來讀一讀。
太陽慢慢的下沉,有沒有小朋友喜歡這時的太陽的來讀一讀。
最后太陽落山了,但是它還是那么美,相信也有小朋友喜歡這時的太陽的,誰來讀一讀啊?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來讀讀,“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為那些缺乏自信和勇氣、不善于表現自己的孩子搭建了一個“安全”的平臺,讓他們也能得到鍛煉和發展。]
5)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a)過渡:看著這么美的夕陽景色,爺爺滿面紅光,看看圖,想想爺爺為什么滿面紅光?
b)出示第五自然段
c)引導學生說出:“夕陽真美呀!” 板書:美
d)指名讀
3、拓展延伸
過渡: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這么美的夕陽你們有什么感受?你想說什么?
[這一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感知夕陽的美之后,由衷地贊美夕陽。]
4、小結
今天老師很高興與大家一起去欣賞了夕陽的壯麗景色,課后大家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畫畫美麗的夕陽,去找找美麗的夕陽圖片。
[這一練習的設計注意到了課內外的結合,和學生生活的結合。這樣,就不僅僅局限在課堂,而是有機地拓展到了課外,讓學生在饒有興趣中完成并鍛煉了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