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船和風箏
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人教版二年級《紙船和飛箏》教學設計
所在班級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
本校二年級班共有學生41名,其中男生28名,女生13名,全班學習風氣良好,學生學習競爭意識強烈。在全面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拓展課外閱讀量,豐富課外知識。但是,本班學生兩極分化嚴重,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有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對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不能堅持長期認真完成。針對這些情況,在教學設計上,力求層次性,教法多樣性,充分體現因材施教。
教學內容分析
《紙船和風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
文章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語言簡潔生動,童趣盎然,故事性強。童話所獨有的優勢符合兒童的閱讀心理。文章的生動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的友誼出現“裂縫”的時候,他們所表現出來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方式和感人場面,為引發學生的朗讀和感悟提供了很好的契機,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的良好空間。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莓”等8個字。
2.能根據圖意結合課文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3.通過看圖和學文,體會小松鼠和小熊珍惜兩人之間的友誼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分析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抓住小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心理變化,感受他們珍惜友誼的清感。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折紙船、放風箏嗎?你們不知道吧,它們除了帶給我們歡樂外,還是小松鼠和小熊增加友誼的“信使”呢!不相信,我們就來學習《紙船和風箏》這一課。(板書課題。)
二、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出示掛圖,一幅一幅地看圖。
第一幅圖:小熊從家門前的小溪里拿起一艘紙船,看到里面的松果,他樂壞了。
第二幅圖:在山坡上,小松鼠收到了一只風箏,他看到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也十分高興。
第三幅圖:小松鼠看到了天上飛著的風箏,把一只只折好的紙船放進了小溪里。
2.把三幅圖連起來當成一個故事講—講。
三、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語。
1.初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2.認讀生字,詞語卡片,讀準字音。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四、指導寫字。
1.同桌互相交流用什么好辦法記生字。
2.重點指導。
祝:左右結構。 福:左右結構。
幸:上下結構,注意下邊不要寫作“羊”字。 扎:平舌音。
抓:右邊筆順是:一廠廠爪。 漂:多音字,漂流。
3.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漢字。
4.完成“我會寫”。
5.完成“我會讀”。
五、布置作業。
1、會認、會寫8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