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巾真好"案例分析
加上動作讀。
師:大家想看看小鳥早晨快樂的畫面嗎?課件展示
大家用快樂的語氣再來齊讀這一節。
b、第二節
師:誰喜歡第二節
(1)指導朗讀,指名讀(3、4位)評價
(2)和同桌同學問答讀。男女生合作讀,大組問答讀。
師:補充材料,同學們你們知道啄木鳥每天可以吃掉多少害蟲嗎?一千條蟲子。 一只燕子一個夏天可以吃掉25萬只蚊子。貓頭鷹每年可以保護1000公斤糧食,這可夠我們一家人吃兩年了呢!
聽了這些,你想對小鳥說什么?
生:我們要保護小鳥。
生:小鳥是人類的朋友。
生:小鳥,我們要保護你。
是呀!我們來讀第三節。
(4)齊讀課文第三小節
師生問答讀。
師:紅領巾來干什么?
生:放鳥巢。
(5)你看來了。請兩位少先隊員放鳥巢和木牌。
師生問答齊讀第三節。
師:如果你們是課文中的這群紅領巾,你們會在木牌上寫什么話呢?
生:請大家保護鳥類。
生:小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生:請不要捕捉小鳥。
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句:紅領巾真好!
四:總結全文,理解課題
師:我們學了課文,指導了紅領巾為什么好?
生:紅領巾愛護小鳥。
生:紅領巾保護小鳥。
……
師:我們帶著愛鳥、護鳥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五).積累詞語,學習生字
師:課文中出現很多( )的( )的詞語,請大家找一找,讀一讀。平時我們要多用這樣的詞語。
師:今天我們要寫兩個生字。
出示:“晨”“躍”
觀察這兩個字的重點筆畫。
寫生字,反饋評價。
案例分析:
1 本節課,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文章一導入,我就讓學生提出問題如: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為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利用課件的動畫及時性,教師的語言描述,創設情境,有效地架起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如:在讀小鳥快樂一節,讓學生看課件直觀感受鳥的的活躍再來讀課文,學生入情入境,有效地激發朗讀興趣,增強情感體驗。
3. “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采用師生合作讀、問答讀、小組合作、個別讀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讀,還學生以真正的“讀者”。并在讀的基礎上,學生經歷感知、思考、探究、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發展思維和語言,加強理解和體驗,從而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4 “關注學生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如:讓學生親自放鳥巢、木牌和教師講解一只鳥能消滅多少害蟲等環節,適時創設情境,遵循“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朗讀感悟,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增強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5 注重積累:新課標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注重知識的積累。本文雖然是首兒歌卻有很多好詞如( )的( )這類詞語不僅用的恰當,而且也是文章寫得生動、具體的主要源泉。學生是要積累要模仿這些詞語。學生通過畫一畫、讀一讀讓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從而體會到這類詞語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