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時讀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感閱讀,陶冶情操,感受閱讀的樂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到孩子們的自由快樂,感受童年成長的歡樂。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初步學了《雨后》,不知道課后生詞同學們還記不記得?
出示生詞:樹梢、赤腳、快樂、使勁、發射、興奮
指名讀,全班讀。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雨后》。
板書:雨后
二、品讀課文,感受快樂
師:夏天,下過雷陣雨之后會是怎樣的呢?(學生發言)
是啊,雷雨之后到處都是濕濕的,那么看看冰心奶奶是如何描寫雨后的場面的,我請一位同學來為我們讀讀課文。
(一)指名讀全文,其他學生傾聽、正音。
過渡:瞧!冰心奶奶向我們描述了一副哥哥關心妹妹,妹妹依賴哥哥的雨后嬉戲的場景,多有趣!我們來看看第1小節怎么描述的吧!
(二)學習課文第1小節
1.自由讀第1小節,學生自由朗讀。
讀后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交流:
(1)出示:“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
問:為什么樹梢會閃著金光?你們想象中的廣場有多大?
水有多深?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理解:
a. 從“閃著金光”知道天已經晴了,“金光”是指樹梢上還殘留的水珠在陽光照射下反射的光。
b. 從“一片海洋”知道地上有大片的積水,說明雨下得很大。
問:此時的場景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描述?(雨過天晴)
(2)出示:“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快樂的好像神仙一樣。”
引導學生理解:從“一群”可以看出有很多孩子在戲水;通過理解“神仙”引導學生感受到孩子們的開心自在、無憂無慮。
(3)語言訓練:
那你們在水中玩耍的時候,快樂得好像什么一樣呢?
練習:
我快樂得好像魚兒一樣,在水中____________。
我快樂得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____________。
我快樂得好像____________一樣,在_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
過渡:聽了你們創作的小詩后,我也感到很快樂,就讓我們和書中的小朋友一起像“赤腳神仙”一樣,開開心心地讀第1小節吧!
(三)學習課文第2~4小節
1.在這群赤腳的孩子中,有一對兄妹,他們呀可有意思啦!咱們先來看看小哥哥是怎么玩水的,好嗎?
(1)誰來讀讀第2小節。
(2)誰來說說,小哥哥是怎么玩水的?(指名說,說后出示小哥哥踩水圖。)
▲“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把水花兒濺起多高。”
(3)你能表演一下嗎?(突出“使勁”)
(4)你從“使勁”中明白了什么呢?(從“使勁”、“濺”感受小哥哥的興奮之情。再讓學生演演)
▲創設情境:假如你就站在雨后的廣場上,你是怎樣踩水的?學生表達,進一步感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