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馬鳴加的新書包
6、 學生交流。
1)哎!這只書包有點奇怪。背上它,覺得特別輕松。“準是早飯吃得飽,有力氣。” 馬鳴加這么想著,快活地朝學校奔去。
(“準是早飯吃得飽,有力氣。”這一心理活動說明馬鳴加當時自信滿滿。)
2)啊?怎么是空的?馬鳴加羞愧難當,真想一頭鉆進書包里去。
(假如你是當時的馬鳴加,會怎么想?)
學生加上語氣詞,情感體驗完后,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 說話練習。
課文已經學完了,請大家用自己的話在小組里講一講這個故事,好嗎?
教學效果反饋 教學后我反思了一下教學過程,覺得有一些做法可以進行調整:
1、學生自己閱讀時間不夠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在課前我讓學生自學了生字并讀通了課文,但在讓學生尋找有關的句子時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如我讓學生找有關馬鳴加心理想法和話語的句子,這需要學生通篇讀文章,邊讀邊思考邊劃線。因為擔心教學進度,所以我在只有少部分學生舉手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回答,這是部分反應稍慢的學生跟不上。
2、教師引導學生想象不夠
本單元要求之一是“想象”,要求學生想象出課文之外的內容。在教學馬鳴加因換新書包而忘帶書與作業本時,我設計了一個想象:如果你是馬鳴加的同學,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對馬鳴加說什么?我的本意是讓學生體會馬鳴加聽了同學的話感到羞愧從而理解“羞愧萬分”的意思。但學生的回答停留在老師會如何懲罰馬鳴加,同學們對馬鳴加的嘲笑以及馬鳴加應采取補救的各種方法上,而我也沒有采取引導,而是生硬地想想馬鳴加的想法,沒有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果我當時補一句:“當時馬鳴加的臉上會是什么表情?他當時是怎么想的?”就比較順暢地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