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 合作 提高──黃山奇石教學案例
【教學設想】
《黃山奇石》一課是第三課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我上的是課文的第一課時。
〖知識目標〗
1、學習課文2、3自然段,弄清黃山奇石“奇”在哪里。
2、讀懂課文第二自然段是怎樣把并列的兩個內容連接起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3自然段。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
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為完成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我采取了收集信息法、合作探究法、創設情景法、圖文結合法、反復誦讀法、分析比較等方法來達到教學目的。作為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想像、觀察、分析、理解、思維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所以本課時我引導學生應用“找找──讀讀──想想──悟悟──說說”這一學習方法,個人和小組相結合,緊扣單元訓練重點,讓學生獲取知識,掌握本課時內容。
【教學片段】
片段一: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大家向爸爸媽媽或通過網絡和閱讀課外書去了解我們偉大祖國的名山大川,你了解了多少呢?誰愿意先來說說?
生1:我國有泰山。
生2:有華山。
生3:有長江。
生4:安徽黃山。
……(學生紛紛發言。)
師:對呀!安徽黃山是我國的四大名山之一,有誰去過?你對黃山知道多少呢?
生:(略)
師:老師也沒有去過黃山,現在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也非常想去黃山看看,小朋友你們想去嗎?那就和周老師一起去領略那里的神奇風光吧!
生:觀看課件。(聲畫并茂)
師:你對黃山的感覺怎么樣?
生:哇,黃山好美啊!
師:你能說說黃山美在哪里嗎?
生:多個學生說。(略)
師:出示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生1:“奇”字是什么意思?
生2:黃山的奇石到底奇在哪里呢?
片段二:
師:同學們,你們想先觀賞哪塊奇石呢?
生:仙桃石。
師:(微笑點頭)你們找找課文中描寫仙桃石的句子,自己讀讀。
師:“仙桃石”奇在哪里?
(品詞析句,理解文意。學生自己從讀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讀中感悟。)
生1:奇在石頭像桃子。
生2:奇在“桃子”剛巧落在石盤上。
生3:奇在“飛、落”兩字把“仙桃石”寫活了。
片段三:
師:你們真能干!下面請你們仿照學習“仙桃石”的方法,分小組,合作探究其他三塊奇石到底奇在哪里?
生:小組討論。
師:你們發現了嗎?
(課件靈活再現黃山奇景。)
生:猴子觀海奇在這塊石頭在陡峭的山峰上。
師: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猴子觀海奇在外形像猴子。
師:你又發現了什么?
生1:猴子觀海奇在姿勢、神態很有趣。
生2:猴子本是好動的,此時此刻它為什么一動不動?
生3:因為它被黃山的奇石吸引住了。
生4:什么叫“云海”?“翻滾的云海”會是怎么樣的?
……(多個學生說說。)
師:播放課件,讓學生領略“翻滾的云海”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