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紅領巾”真好》教學設計
【緊抓課題,拉直主線,激發學生自主讀書的欲望】
2、 理解文本,發散思維
為什么給小鳥做鳥巢?這個木牌是誰寫的?除了請愛護小鳥,還可以寫什么?
3、 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4、 多形式朗讀,引導背誦
(二) 教學第一小節。
1、 出示課文插圖,渲染氣氛。
清晨,紅領巾早早來到樹林里,手捧鳥巢,肩扛木牌,給小鳥安家,宣傳“請愛護小鳥”。你知道紅領巾為什么這樣做嗎?請再讀課文第一第二小節,和你的小伙伴交流討論一下。
【利用課文插圖與教師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帶入大自然的情景里】
2、 體會小鳥的可愛。
從“嘰嘰喳喳、蹦蹦跳跳”感受小鳥可愛,讓學生學鳥叫,做動作。
師:老師好像看到三十九只可愛的小鳥在教室里面嘰嘰喳喳呢!那么,小鳥嘰嘰喳喳,蹦蹦跳跳地在干什么啊? 除了蓬松的羽毛,你還能說蓬松的什么?
【利用好教材,積累詞匯】
師:小鳥多可愛啊!請把你的感覺送進去再來讀讀這句話。
【通過學鳥叫,做動作,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類似感受中,自然而然地體會到小鳥的可愛,活潑,體會詞語所表達的真情實感。】
3、訓練說話
師:讀得真不錯!老師也感受到了小鳥的可愛了,誰還能用上一會兒……一會兒……再來說說小鳥的可愛?
師:小鳥們,你們快樂嗎?(快樂)同桌之間一個問一個答。(練讀)
師:第一第二組來問,第三第四組來答,好嗎?
師引導背誦:清晨,林中誰最快樂?(齊背第一小節)
【多形式的朗讀,不會讓學生產生枯燥的心理】
(三)教學第二小節
1、師:一只可愛的小鳥飛走了,又飛來了一只機靈的小鳥,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二小節。
2、質疑問難:讀了之后,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通過質疑問難,體會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始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
3、誰來說?這里怎么能體會到小鳥的機靈呢?
師:撲棱棱是怎么樣的一個聲音?什么時候發出的聲音?(讓學生做動作)
師:小鳥拍打著翅膀,飛到這邊,又飛到那邊,它飛來飛去這么忙,要干什么呢?
(生:捕捉害蟲)
3、你想這只會捕捉害蟲的小鳥會是什么誰呢?(擴展知識)
4、你的知識真豐富!一定是看書看來的。
小結:所以我們平時要多看書才能知道得更多知識。
【設計這個問題,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既很好地利用了文本,又地跳出了文本,感受多元的知識,同時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5、除了樹苗是翠綠的,你還能說翠綠的什么?
你們想當機靈的小鳥嗎?誰問?誰答?指生讀后,引:讀得真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6、是啊!機靈的小鳥們捕捉害蟲的本領可強啦!請看!——(課件出示補充資料)
聽了之后,你想對小鳥說什么?(感情升華)
【教師聲情并茂地讀出小鳥捕捉害蟲的厲害之處,讓學生看得津津有味,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更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小鳥對世界的貢獻,從而產生一種愛鳥護鳥的意識】
5、聽了小朋友的稱贊,小鳥就更加活躍了,能活躍地讀讀這一節嗎?女生問,男生答好嗎?
(讀第二小節)
6、引導背誦:這只機靈的小鳥希望我們能把它記住呢!可以嗎?
三、發現規律,仿說小詩(三個問句,仿寫)
1、師:小鳥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大家都在保護小鳥,正因為有了大家的保護,我們的小鳥才會這么可愛、機靈,我們的大自然才會這么美好,讓我們隨著音樂再來夸一夸我們可愛的小鳥,我們愛鳥的“紅領巾”吧!配樂背誦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