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四冊全冊第六單元教案及拓展資料
21畫家和牧童
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身為著名畫家,戴嵩地位可謂十分尊崇。在不絕于耳的贊美聲中,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聲炸雷,而戴嵩卻從善如流,既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又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小小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喊“畫錯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從,實事求實,敢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文章故事情節曲折,人物角色鮮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與小牧童進行對比感悟,在讀一讀、想一想、評一評、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敢。
另外,對于戴嵩和我國一些著名的畫家,學生知道的很少,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請爸爸媽媽幫忙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及我國名畫家的作品、學生給畫配話的練習單。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啟思。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讀他們的名字,去掉拼音讀“戴”:咱們班有姓“戴”的嗎?(如果沒有,建議學生回去可 以調查一下周圍的人。)
3、了解戴嵩嗎?指名說說,教師出示“我知道”的內容。
4、(板書:畫家牧童)齊讀;你發現了什么?猜猜我為什么這樣寫?(因為戴嵩是大人,是畫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
二、自主探究。
1、學生輕聲讀課文,劃出生字,反復地多讀幾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認”的游戲:一個人拿卡片,另一個人讀生字,遇到不會的放在一邊,同桌互相幫助識字,看哪組合作的最好。
3、指名當小老師領讀:帶拼音讀詞語、去拼音讀詞語、打亂順序讀生字。
4、參加“智慧樂園”: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摘到智慧果嗎?
注:字音——慚can愧、藹ai
擴詞——批、驅、蠅
動作表情識字——慚愧(什么時候有過這種感覺?)、抹、戴、翹、拱
聯系生活識字——中百平價商場、連山購物中心、墨水瓶。
[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鞏固識字,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利于提高識字效率。]
5、寫字:抹、擠、拱、批評、決
(1)、觀察體會: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
(2)、教師范寫:你們想讓老師指導寫哪個字?學生自由選擇。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對于寫得好的學生獎勵一面小紅旗,并全班展示寫得好的字。
三、對比感知。
1、檢查讀文,師生共同評議,重點糾正字音和難讀的句子。
2、默讀課文,思考:對于戴嵩的畫,大家是怎樣評價的?
(1)出示商人、教書先生和牧童的話,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結合插圖學生想象:其他人會說些什么?相機理解“紛紛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