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春游》(通用5篇)
《愉快的春游》 篇1
教學目標 :
1、能看圖說說老師和同學們到哪里去春游,公園里的景色怎樣和同學們是怎樣活動的。
2、能說說自己班里的春游活動。
教學重點:看清圖意,能把每一處的景色和同學們是怎樣的活動的說清楚。
教學難點 :連貫說幾句話。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揭題。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春天到了,學校里組織了春游活動。這節課,我們先來說說丁丁和冬冬的學校里組織的春游活動。
今天,我們上一堂聽說訓練課,題目是《愉快的春游》,要求同學們能夠連起來說幾句完整的話。
二、看圖說話。
1、仔細看圖
⑴、什么時候,天氣怎么樣?老師和同學們到什么地方去春游?心情怎樣?
⑵、指名按提問說話。開小火車說。(春天,陽光燦爛,老師和同學們到( )公園去春游,他們可高興了。)
2、來到公園,同學們看到春的景色怎么樣?(公園里的景色真美。)
3、從哪里看出公園的景色真美呢?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大地穿上了綠色的新衣,樹木長出了嫩綠的葉子,紅紅的杜鵑花,金燦燦的迎春花,競相開放。湖水清清的,照著天,照著橋,照著春游的小朋友。蜜蜂、蝴蝶、小鳥也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盛開的春天。)
4、把前面的兩部分連起來說一說。
自由說、指名說、評議、同桌互說。
5、春天的景色這么美,同學們在公園里進行哪些愉快的活動?(每個同學們選說一個內容)[同學們的心情怎樣?]
6、指名說:
花壇邊:丁丁在指揮,冬冬拉手風琴伴奏,大家快樂地唱起《春天在哪里》,歌聲多么清脆。
湖邊:三個小畫迷坐在軟綿綿的草地上,左手拿著畫板,右手拿著畫筆,邊看邊把春天的美景畫下來。
假山上:同學們躲的躲,找的找,可開心啦。
湖面上:老師帶著同學們在碧綠碧綠的湖水中劃船。
7、把愉快的四項活動連起來說一說。
三、把三部分內容連起來說。
自由說、指名說、評議、再指名說、同桌互說。
小結:同學們的歌聲、笑聲充滿了整個公園,春游是多么愉快。
四、說說班里春游活動的情況。
1、什么時候,我們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2、春天的景色怎樣?
3、同學們是怎樣愉快的活動的?
(教師及時糾正不確切的說法和語法。)
板書:
15、春游(聽說訓練)
1、什么時候,我們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大地綠色唱歌拉、指揮、唱
2、春天的景色怎樣?樹木嫩綠畫畫坐、拿、畫
3、同學們是怎樣愉快的活動的?(花壇邊花五顏六色爬假山一邊……一邊……
湖邊 湖水 清清 劃船 劃來劃去
假山上
湖面上
《愉快的春游》 篇2
第三課 愉快的春游多么好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唱《愉快春游多么好》,要求學生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聲音輕盈而有彈性。
2、通過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激發學生對美麗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視唱曲譜、學唱歌詞體味春天的美和春游的快樂。
2、能夠體會歌曲旋律的優美。
三、教學準備:
音帶、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音樂,律動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1、斷音練習
2、連音練習
3、長音練習
(三)、新歌教學:
1、師:有誰能告訴老師,在什么季節里能聽到的鳥叫聲最多?
生:春天
師:誰能來模仿鳥叫的聲音。
生:學生來模仿鳥叫聲。
師:人們都說春天是五彩繽的季節,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那么,春天究竟在哪里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尋找春天、贊美春天的歌曲。板書課題:《愉快春游多么好》
2、引導學生看圖片,感受春天的美。
師:“愉快春游多么好”是小鳥的叫聲,現在讓我們一起追隨小鳥的叫聲去看課件。山青了,樹綠了,同學們說青山綠樹,這樣的風景美不美?果園里的桃花開了,小草也偷偷地鉆出了地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花紅草綠的好春光吧!河里冰化了,柳樹吐出了新芽,同學們,你們聽還有好多小黃鸝在翠柳中唱歌哩!
3、放錄音:《愉快的春游多么好》
4、隨伴奏樂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5、視唱曲譜、學唱歌詞體味春天的美和春游的快樂。
(1)有表情地朗讀,感受愉快的春游。
(2)師:同學們,通過看課件和讀歌詞,你們這時有什么感受,你能把春游的感受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嗎?
(3)師:你們想不想展開歌喉縱情地歌唱美麗的春天和愉快的春游呢?
(4)集體演唱
(5)節奏練習,感受節奏的特點。
師:為了唱得更好,先讓我們來感受一下歌曲的節奏特點。
師:你能說出它的節奏特點嗎?(歡快)
(6)視唱曲譜、學唱歌詞。帶領學生體旋律的美
師:這歡快的節拍,讓我們真正體味到了歌詞美、旋律美,春天更美。那么我們怎樣來表現春天的美和春游的快樂呢?
(7)學生小組討論。
(8)集體有感情的演唱
6、 創編動作用優美的聲音表現歌曲。
(1)歌曲情感處理:要求學生演唱時要賦予聯想和想象,唱得輕快活潑,咬字吐字清晰、準確。
(2)動作表演(學生自編自演,教師提示。)
(四)、課堂小結。
第三課 第二課時 胡桃夾子組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糖果仙子舞曲》,感受音樂作品的童趣,同時了解樂器鋼片琴的美妙音色。
2、通過《漫步動物園》的音樂創作活動,進一步掌握音樂中的各種節奏型,并能表現出純真的童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在音樂的創作活動中,讓學生熟悉和掌握各種音樂節奏,體驗童年的快樂。
三、教學準備:
打擊樂器、音樂
四、教學過程
(一)、欣賞:《糖果仙子》——選自《胡桃夾子組曲》
1、介紹樂曲的背景。
2、介紹作曲家
3、介紹樂器——鋼片琴 音色特點:清脆、明亮
學生欣賞:
1、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2、做一回糖果仙子,表現糖果仙子的舞姿。通過音樂的欣賞和體驗活動,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外國音樂家寫的兒童題材的音樂作品。
(二)、復習常用的節拍與節奏組合
1、組織學生一起復習節拍的知識。
2、復習常用的節奏型。
3、學生了解各種節拍的強弱規律。
4、學生拍擊常用的節奏型(可以安排個別節奏好的學生領奏)為后面的節奏創作做鋪墊工作,讓學生鞏固一些基本的節奏型。
(三)、創作與拓展:
1、節奏的創作
2、漫步動物園
3、指導學生完成書上的節奏創作活動。(在練習的過程中,老師要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探索節奏組合的多樣性。)
4、組織學生進行“漫步動物園”的活動。
5、參與到學生小組間的表演中去。
6、指導學生正確地評價各個小組的表演
(1)、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表格中的節奏創作活動(1至3條都可以)。
(2)、交流
(3)、分組創作漫步主題與動物形象的節奏或音樂,排練。
(4)、小組交流表演。(設計游覽線路、游覽)通過學生的創作活動和表演,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音樂節奏的創造力,學生在表演中,去感受純真的童趣。留下童年美好的回憶。
(四)、小結:播放歌曲《童年》,進行小結。
教學資料:
《胡桃夾子》:兩幕三場夢幻舞劇。柴可夫斯基作于1892年。劇本是彼季帕根據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及大仲馬的改編本寫成的。舞劇的組曲于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響樂演奏會上首演。同年12月6日舞劇在彼得堡首演。
劇情:圣誕節,女孩瑪麗得到一只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后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該劇管弦樂組曲包括以下幾段:1-小型序曲。精巧輕快的旋律和節奏,加之清澈透明的配器,把童話世界的那種小巧玲球、天真爛漫、充滿歡樂的氣氛充分地表現了出來。2-進行曲。是孩子們排隊領圣誕節禮物時的進行曲,表現了他們活潑敏捷、天真無邪的稚氣和熱情。樂曲以銅管清脆的號角般的音調為主,管樂與弦樂輕快地對答。3-糖果仙子舞曲。鋼片琴獨奏晶瑩清澈的樂句,仿佛聽到噴泉上的水珠濺落。為達到這種奇異絕妙的配器效果,作曲家特意托人訂購了這種樂器,并首次把它成功地運用到樂隊中去。4-特列帕克舞曲。是一首火辣辣的俄羅斯民間風格的舞曲,結尾旋風般的舞蹈動作結束時,高、低音區的旋律好象在互相競賽。5-阿拉伯舞曲(又名咖啡舞曲),在加弱音器的弦樂固定音型上,單簧管奏出朦朧神秘的樂句,小提琴奏出優雅、溫柔的格魯吉亞民間搖籃曲《睡吧,紫羅蘭》,后面懶洋洋的支聲復調,更增添了憂郁奇幻的色彩。6-茶舞,是一首諧謔的中國舞曲。短笛獨奏出尖銳俏皮的旋律與清脆跳躍的弦樂撥奏對答,仿佛有一群滑稽的小瓷像在跳舞。7-牧童舞曲,由三支長笛重奏田園般的旋律,輕盈華麗而誘人。8-百花圓舞曲。這是作曲家著名的圓舞曲之一。高雅清秀,富于詩意,旋律如歌,配器輝煌。此外,《雪花圓舞曲》中美妙清新的童聲合唱、二幕雙人舞開始的輝煌的慢板音樂和《巧克力糖舞》等都很出色。
第三課 第三課時 節奏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節奏訓練,掌握延音線的運用,切分音節奏型。
2.通過“立體節奏訓練”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3.通過旋律與節奏的結合,使學生了解節奏在表達音樂情感中的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1.延音線的靈活運用、切分音節奏型
2.學生分組完成“立體節奏訓練”,要求速度一致的打不同節奏
3.為旋律自編節奏
三、教學準備:
節奏型、示意圖等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愉快的春游多么好》
(三)、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是喜愛音樂的,無論是哪個民族哪種語言的音樂,她總是能夠輕松撥動人們的心弦,音樂的這種魔力,就在于她的節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運用節奏。
(四)、復習節奏:
1.出示節奏,點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完成劃拍示意圖。
2.教師點評。點評過程中復習延音線的作用
3.全班一起打節奏。
(五)、新授節奏:
1.出示新課第一條節奏劃拍示意圖
提問:請同學們觀察這個示意圖的特征是什么?
明確:第二小節和第三小節相同。
2.提問:那么請大家想想這條節奏的音符應如何標記?(要求:第二小節和第三小節用不同的音符來標記;可以使用已學過的一種記號。)
3.點同學在黑板上書寫自己的答案。教師進行小結,引出新的概念——切分音節奏型。
4.出示切分音節奏型的示意圖。
要求:全體學生依圖拍打節奏至熟練。
5.讓學生自由組合,三人一組共同完成課本第二題——立體節奏游戲。
要求:每組三個學生拍打速度一致。
明確:旨在訓練學生合作的能力。
檢查:隨意抽查1、2個小組的成績。
6.出示一條旋律,要求學生為之自創伴奏節奏并表演。
(六)、總結、下課。
《愉快的春游》 篇3
音樂,律動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1、斷音練習
2、連音練習
3、長音練習
(三)、新歌教學:
1、師:有誰能告訴老師,在什么季節里能聽到的鳥叫聲最多?
生:春天
師:誰能來模仿鳥叫的聲音。
生:學生來模仿鳥叫聲。
師:人們都說春天是五彩繽的季節,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那么,春天究竟在哪里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尋找春天、贊美春天的歌曲。板書課題:《愉快春游多么好》
2、引導學生看圖片,感受春天的美。
師:“愉快春游多么好”是小鳥的叫聲,現在讓我們一起追隨小鳥的叫聲去看課件。山青了,樹綠了,同學們說青山綠樹,這樣的風景美不美?果園里的桃花開了,小草也偷偷地鉆出了地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花紅草綠的好春光吧!河里冰化了,柳樹吐出了新芽,同學們,你們聽還有好多小黃鸝在翠柳中唱歌哩!
3、放錄音:《愉快的春游多么好》
4、隨伴奏樂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5、視唱曲譜、學唱歌詞體味春天的美和春游的快樂。
(1)有表情地朗讀,感受愉快的春游。
(2)師:同學們,通過看課件和讀歌詞,你們這時有什么感受,你能把春游的感受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嗎?
(3)師:你們想不想展開歌喉縱情地歌唱美麗的春天和愉快的春游呢?
(4)集體演唱
(5)節奏練習,感受節奏的特點。
《愉快的春游》 篇4
姚美英
教學目標 :
1、能看圖說說老師和同學們到哪里去春游,公園里的景色怎樣和同學們是怎樣活動的。
2、能說說自己班里的春游活動。
教學重點:看清圖意,能把每一處的景色和同學們是怎樣的活動的說清楚。
教學難點 :連貫說幾句話。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揭題。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春天到了,學校里組織了春游活動。這節課,我們先來說說丁丁和冬冬的學校里組織的春游活動。
今天,我們上一堂聽說訓練課,題目是《愉快的春游》,要求同學們能夠連起來說幾句完整的話。
二、看圖說話。
1、仔細看圖
⑴、什么時候,天氣怎么樣?老師和同學們到什么地方去春游?心情怎樣?
⑵、指名按提問說話。開小火車說。(春天,陽光燦爛,老師和同學們到( )公園去春游,他們可高興了。)
2、來到公園,同學們看到春的景色怎么樣?(公園里的景色真美。)
3、從哪里看出公園的景色真美呢?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大地穿上了綠色的新衣,樹木長出了嫩綠的葉子,紅紅的杜鵑花,金燦燦的迎春花,競相開放。湖水清清的,照著天,照著橋,照著春游的小朋友。蜜蜂、蝴蝶、小鳥也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盛開的春天。)
4、把前面的兩部分連起來說一說。
自由說、指名說、評議、同桌互說。
5、春天的景色這么美,同學們在公園里進行哪些愉快的活動?(每個同學們選說一個內容)[同學們的心情怎樣?]
6、指名說:
花壇邊:丁丁在指揮,冬冬拉手風琴伴奏,大家快樂地唱起《春天在哪里》,歌聲多么清脆。
湖邊:三個小畫迷坐在軟綿綿的草地上,左手拿著畫板,右手拿著畫筆,邊看邊把春天的美景畫下來。
假山上:同學們躲的躲,找的找,可開心啦。
湖面上:老師帶著同學們在碧綠碧綠的湖水中劃船。
7、把愉快的四項活動連起來說一說。
三、把三部分內容連起來說。
自由說、指名說、評議、再指名說、同桌互說。
小結:同學們的歌聲、笑聲充滿了整個公園,春游是多么愉快。
四、說說班里春游活動的情況。
1、什么時候,我們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2、春天的景色怎樣?
3、同學們是怎樣愉快的活動的?
(教師及時糾正不確切的說法和語法。)
板書:
15、春游(聽說訓練)
1、什么時候,我們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大地綠色唱歌拉、指揮、唱
2、春天的景色怎樣?樹木嫩綠畫畫坐、拿、畫
3、同學們是怎樣愉快的活動的?(花壇邊花五顏六色爬假山一邊……一邊……
湖邊 湖水 清清 劃船 劃來劃去
假山上
湖面上
《愉快的春游》 篇5
體育活動:愉快的春游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春游的快樂,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2、增強幼兒的團體意識;培養開朗、勇敢的個性。
3、提高幼兒基本動作的靈活性,快跑時會閃躲,不碰撞。
活動準備:
1、開展過春天主題的系列活動,有相關知識經驗。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布置好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你們春游過嗎?心情怎樣?是怎樣進行的?
(2)介紹游戲場地及玩法。
2、開始游戲。
(1)教師帶領幼兒隨樂做操:上肢、下肢、體側、跳躍、放松等。
(2)幼兒在布置好的場地上快樂地游戲。
在“池塘邊”:學小蝌蚪游、青蛙捉害蟲。
過“小河”:下雨了,排隊撐“傘”過“橋”(月亮板搭成)。
“草地上”:“抓蝴蝶”:教師帶個別孩子扮演蝴蝶,其它孩子扮演抓蝴蝶的人。“放風箏”:教師扮演放風箏的人,孩子扮演風箏。教師說“風箏飛得高(低)”,孩子們往前(倒退)跑。
上“山”:鉆過“山洞”(鉆洞),上“山”跟“鮮花”合影。要求至少有四個伙伴,動作每次要變化。再下“山”回到草地。
3、(3分鐘)放松身體,活動結束。
游戲:“春風吹來了”;學“春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