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 識字(精選5篇)
二下 識字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4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下偏旁。
2.認識一些特殊偏旁,看圖熟讀與此相關的詞語。
重難點、關鍵
識字、寫字,認識“鳥、隹、月”等特殊偏旁。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偏旁表義的特點,區別“鳥、隹”。
2.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及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幾個特殊偏旁,以形近偏旁帶生字的形式,出現在看圖讀韻文識字。
二、 初步看圖,讀韻文。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
2.讀一讀第一、二組生字詞的韻文。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看準字形。
三、 指導看圖,認識偏旁。
1.認真觀察表格中的圖畫。
2.圖上畫了什么?
“鳥”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導學生認識鳥字旁。
“隹”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字隹旁。
3.齊讀偏旁部首。
四、 看圖讀韻文識字。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
2.相機出示
烏鴉(ya) 海鷗(ou) 杜(du)鵑(juan)
麻(ma)雀 老雕(diao) 大雁(yan)
(1) 讀準字音,看清字形。“juan”的韻母是“uan”。
(2) 指讀,齊讀。你知道哪種鳥?簡介鳥。
(3) 去掉拼音抽讀詞語。
五、 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鴉”:“鳥”字旁里面的一點不能漏寫。
“隹”:右邊是四橫,最后一橫最長。
2.指導寫字。
“鴉、雕”:左右結構,左右兩部分寬窄相等。
“麻、雁”:“廣廠”寫得開闊些,“麻”里第一個“木”字的一捺要寫成點。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月字旁,并理解“月字旁”可以表兩種意思。
2.圖文結合學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和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抽讀生字卡片。
二、看圖讀韻文。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
2.讀一讀韻文,有關三、四組的詞語。
三、看圖學詞語。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
2.相機出示:
明亮 晴朗(lang) 朦(meng)朧(long)
彎(wan)腰 踢(ti)腿(tui) 挺胸(xiong)
(1) 自己讀讀詞語。
(2) 正音。
“朦、朧、朗”:都讀后鼻音。
“朗、朧”:都讀邊音。
(3) 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4) 去掉拼音抽讀生字卡片。
四、讀韻文。
1.讀一讀韻文。
2.多種形式有感情地練讀韻文。
五、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胸”:右中是個“兇”字。
“腿”:右下是“辶”,不能寫成“廴”。
2.指導寫字。
“彎”:上部寫得寬些,下部不能寫得太長。
“腿、胸、踢”:左窄右寬。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二下 識字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認識1個多音節,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3.認識本課生字的構字規律以及詞語間的相互聯系,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四、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電腦 課件 白板等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2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3.認識本課生字的構字規律以及詞語間的相互聯系,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二、教具準備: 電腦 課件 白板等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簡筆畫板書“日、月”等字的演變過程,圖文結合。 2.這就是古代文字發展的演變過程。 3.新授“日、月”等偏旁。 4.看圖,試著讀讀詞,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幅圖都是由這些偏旁與一些熟字表達出來的)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 二、自主識字。 a) 請你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認讀詞語。 b) 四人一組交流,看誰讀得最正確。 c) 出示: 晴 空 溫 暖 晾曬 眼 睛 瞄 準 眺望 寒 冷 凍 結 冰雪 東 海 黃 海 長江 ⑴指名讀。(注意:“溫”是前鼻音;“曬”是翹舌音;“結”是多音字。) ⑵齊讀,男、女生比賽讀。 ⑶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經認識了,你是怎么認識的?你有什么好辦法很快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 ⑷全班匯報交流。 ⑸再讀詞語。 三、探究規律 a) 你們有沒有發現每組詞語中有什么聯系? b) 討論交流。第一組“晴、暖、晾曬”都與太陽有關,所以是日字旁。第二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第三組“海、訶、江”都與水有關,所以偏旁是三點水。第四組“冷、凍”都與冰有關,所以偏旁是兩點水。 c) 齊讀課文。 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 a) 認讀生字詞。 b) 按照筆順書空生字。 c) 交流寫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范寫。溫、曬:左右結構,書寫時左窄右寬。 d)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設計 搜集更多的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日 月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2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3.指導寫好生字。 二、教具準備: 電腦 白板 三、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指名說說上節課所學的偏旁。 2.電腦出示詞語認讀。 二、質疑解疑。 1.自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討論。 2.討論交流:晾曬:把東西放在通風的地方,使干燥。瞄準:把視力集中在一點上。看圖:解放軍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樣打靶的?眺望: 從高處往遠處看。看圖: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這就叫——“眺望”。凍結: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凝結。長江:我國第一大河。長6300千米,發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脈,流經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9省區,在上海市吳淞口附近如東海。 在長江上橫跨著兩座大橋,就是——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黃河:我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東海:我國三大邊緣海之一,面積79.4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灣島嶼眾多。 3.齊讀詞語。 三、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日、月”的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瞄 凍 2.學生描紅。 3.教師范寫。注意都是左窄右寬。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晴( ) 瞄( ) 凍( ) 冷( )睛( ) 苗( ) 練( ) 令( ) 2.選詞填空。眺望 仰望我站在山頂上( )著遠方。夏天,我常常( )著天空,數著星星。溫暖 溫和李老師的態度總是( )的。媽媽的懷抱總是( )的。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3.給下面的字先組詞,再造句。凍( ) 瞄( ) 4.猜字謎。左邊缺點水,右邊滿是水。 謎底( ) 六、教后反思: 本課生字比較少,但“曬”和“瞄”的部首有些孩子受遷移的影響搞混。
二下 識字 篇3
教材簡析:本課是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通過將有形近偏旁構成的字歸類復習,以加強對形近偏旁的辨析,加強對形近偏旁的生字的比較記憶來強化識字教學的效果。本課教材吸收了傳統的歸類識字的編寫經驗,并增加了插圖,與詞語對照來幫助學生學習。本課以偏旁帶字的形式將12個詞語歸為四組來讓學生認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兩個表、12個詞語和12幅圖。課文最上面的兩個表,以兩兩對應的形式表現了“礻衤”、“宀、穴”的“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意在讓學生辨析這兩組行進偏旁,在教學時應注意用好這兩個表。表的下面是四組詞語和與其相對應四組插圖。在教學時應強調對形近偏旁組成的生字的辨析,并理解詞義。
第二部分是要求會寫十個生字“福、裙、褲、襯、衫、室、宅、庭、窩、戶”(教師多音字,本課中應讀第四聲)田字格里的紅字是供學生描紅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觀察圖畫體會字意初步了解象形字、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書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
2、能夠區別形近偏旁。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小朋友,這兒有兩組字,你們認識嗎?出示“江、河、海”、“柳、楊、松”,指名認讀。這兩組字為什么用這樣的偏旁?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以形近偏旁帶生字形式出現的看圖識字課文,認識一些新朋友。
3、板書課題,齊讀。
二、借助圖畫,初讀韻文
1、(出示圖和第一、二豎行)學生組成四人學習小組。
2、圖上畫的是什么?不認識的可以請教組內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讀詞語,讀準字音。會讀了的讀給其他小朋友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
3、不帶拼音,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
三、探究規律,區別“礻、衤”
1、了解“礻”的演變過程。
出示“神話、祝福、祖先”,讀一讀,找一找,你們有什么發現嗎?
(多媒體顯示“礻”的演變過程,觀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圖,讀讀詞,想想這些字為什么都有“礻”這個偏旁?(與神仙、祖宗等有關)
2、了解“衤”的演變過程。
(1)出示“裙子、褲子、襯衫”,讀一讀,找一找,你們發現了什么?
(多媒體顯示“衤”。)認識襪。
(2)同桌合作:看多媒體演示“衤”的演變過程,討論“衤”的古文字像什么。這些字為什么有“衤”這個偏旁?(大都與衣服有關。)
(3)全班交流。
(4)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這個偏旁。
四、誦讀韻文,理解拓展
(1)出示“神話、祝福、祖先”。指名讀。
(2)出示圖。小朋友,這些都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請你們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話故事和有關祖先的知識交流交流。(教師積極地參與其中。)
(3)說話訓練:對你的好朋友說一句祝福的話。
(4)齊讀這組詞。
(5)出示“裙子、褲子、襯衫”。
(6)小朋友,“裙子、褲子、襯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種,你還知道哪些衣服名稱?
(7)指名讀,齊讀這組詞。
(8)連起來誦讀每一二兩行。
五、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讀。
2、同桌交流:怎樣記住這些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集體交流:“礻”和“衤”要區別開。
4、教師指導書寫:這些字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5、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相機糾正寫字姿勢。
教學反思:本課是形近偏旁比較識字。
在導入時,復習了識字四。讓學生找出每串詞組的規律,并復習了當時的學習方法。
我在上這一課也沒有什么創新的教案設計,就按部就班的上好這一課。先出示圖,讓學生說說圖上畫得是什么?(表達要求要完整),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詞語。當一組詞語都出示以后,要求學生找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同一個偏旁。然后再了解這個偏旁的演變過程,觀察圖與古文字字之間的聯系:圖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最后再來理解這幾個詞語。就按照這樣的方式學習以下的幾組詞串。
整個教學過程還是比較流暢,只是本課中,沒有找到訓練的點。只讓學生在認識偏旁的時候,想一想出了課文中還有那些字,也帶有這個偏旁?并學習了歸類的識字方法。這些字都與什么有關,通過理解偏旁的本義來理解和記住該字詞。還注意讓學生從義和形上比較區別了“示字旁”和“衣字旁”以及“寶蓋頭”和“穴寶蓋”。
二下 識字 篇4
課 題
識 字 四
第 一 單元第 課
總課時
2
教材分析
本課分別用圖表的形式展示了“日、目”和“冫、氵”兩組形似偏旁的本義,并進行辨析。用“日、目”和“冫、氵”做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義范疇是各不相同的。第一組詞語所表達的意思都與太陽有關,生字都帶有日字旁;第二組說明了眺望或瞄準都離不開眼睛,生字都帶有目字旁;第三組讓學生認識寒冷的冬天的景象,所列生字都帶有“冫”;第四組讓學生認識我國著名的河海,帶出有“氵”的生字。四組詞語都配有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插圖,課文圖文并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圖文對照中識字,提高識字能力。
三維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認識1個多音節,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3.認識本課生字的構字規律以及詞語間的相互聯系,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各個偏旁的字詞含義,人人識記“溫、曬、瞄、凍”四個生字。
教學難點
明白偏旁“日、目”和兩點水、三點水的含義,正確優美地書寫兩個生字,準確運用六個詞語。
教學準備
(資料收集)
眺望: 從高處往遠處看。
長江:我國第一大河。長6300千米,發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脈,流經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9省區,在上海市吳淞口附近如東海。
在長江上橫跨著兩座大橋,就是——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
黃河:我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
東海:我國三大邊緣海之一,面積79.4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灣島嶼眾多。
板書設計
識字4
晴 空 溫 暖 晾 曬
眼 睛 瞄 準 眺 望
寒 冷 凍 結 冰 雪
東 海 黃河 長 江
創新設計
西關小學語文科精品備課(表二)
第 一 課時教學案
教學流程
學情預設及教師應對
一、導入新課,學習新課
1.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兩組形近偏旁的字,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圖,認真讀讀詞語,相信你們自己能學會。
(個別巡視,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2.細心觀察的小朋友一定有很多的發現,是嗎?請同桌兩人來互相讀讀詞語,再說說你發現的規律。
3.檢查自學情況。出示:
①學生認讀詞語。
②個別朗讀并做讀音上的提醒:比如,“晾曬”的“晾”是三拼音節和后鼻音,“曬”是翹舌音,“凍結”的“凍”是后鼻音。
③開火車朗讀詞語。③去掉拼音后開火車認讀詞語。
④指名一口氣認讀所有詞語。
⑤齊讀詞語。
4.現在你一定發現了很多規律,是嗎?(老師根據學生回答,適當補充)
①今天學習的第一行詞語跟太陽有關,所以是日字旁;第二行詞語跟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第三行的詞語跟寒冷有關,所以是兩點水;第四行跟水有關,所以上三點水。
②日代表太陽,目代表眼睛,古人根據太陽和眼睛的形狀造了這兩個字,現在改為“日”和“目”,他們作為偏旁時寫得要窄一些。
③兩點水跟寒冷有關,三點水跟水有關,古人根據冰的裂縫和水的形狀形象的造了這兩個字,現在的人把它演變成兩點水和三點水。
5.游戲。規則:點圖說出相應的詞語。
6.指導背誦。
二、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
溫曬瞄凍
誰來說說你會寫哪個字?
2.范寫,注意指導三點水和兩點水的寫法。
學生跟老師書空,描紅,仿影、仿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板書課題。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復習“日字旁”、“目字旁”
(一)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太陽出來了,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天空?[相機出示詞卡:晴空]
3.小姐姐在于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晾曬¨]
4.解放軍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樣打靶的,[相機出示詞卡:眼睛、瞄準]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遠處美麗的風景,這叫什么?[出示詞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是什么偏旁?(日字旁)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曬”大都與太陽有關)第二組詞語是什么偏旁?(目字旁)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與眼睛有關)
用同樣方法自學: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有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四、出示表(二),復習“兩點水”、“三點水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2)復習“兩點水”。
教師范讀帶兩點水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4)復習“三點水”。
師范讀帶二點水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五、出示掛圖,繼續學習生字詞
1.企鵝生活在南極,你們知道那兒的天氣怎樣?
2.從圖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極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橋在全國都非常有名,這就是南京長江大橋,你們知道長江大橋橫跨在什么上面嗎,[相機出示詞卡:長江]
4.教師簡單介紹長江:長江流經我國10個省區,全長6300公里,是我國第一大河。
5.長江是我國第—大河,那我國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出示詞卡:黃河]教師簡介“黃河”。
6.長江的水最后流人哪個海?教師簡介“東海”。
西關小學語文科精品備課(表二)
第 二 課時教學案
教學流程
學情預設及教師應對
2.春天到了,太陽照在身上暖和和的,這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溫暖]
3.小姐姐在于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晾曬¨]
4.解放軍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樣打靶的,[相機出示詞卡:眼睛、瞄準]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遠處美麗的風景,這叫什么?[出示詞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是什么偏旁?(日字旁)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曬”大都與太陽有關)第二組詞語是什么偏旁?(目字旁)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與眼睛有關)
用同樣方法自學: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有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四、出示表(二),復習“兩點水”、“三點水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2)復習“兩點水”。
教師范讀帶兩點水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4)復習“三點水”。
師范讀帶二點水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五、出示掛圖,繼續學習生字詞
1.企鵝生活在南極,你們知道那兒的天氣怎樣?
2.從圖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極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橋在全國都非常有名,這就是南京長江大橋,你們知道長江大橋橫跨在什么上面嗎,[相機出示詞卡:長江]
4.教師簡單介紹長江:長江流經我國10個省區,全長6300公里,是我國第一大河。
5.長江是我國第—大河,那我國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出示詞卡:黃河]教師簡介“黃河”。
6.長江的水最后流人哪個海?教師簡介“東海”。
西關小學語文科精品備課(表二)
第 二 課時教學案
教學流程
學情預設及教師應對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
2擴詞。
3、復習詞語。
4、聽寫以上詞語。
5、再次出示以上詞語,交流分析默寫情況。.對照黑板,檢查自己的默寫,說說自己的錯誤。
二.背誦課文
1.組織看圖背誦比賽。
2.組織想象背誦。
三、指導說話
1.請你看插圖用上學過的詞語來說句話。
2.請你用詞語來寫一兩句話。
3組織交流。
三、練習
(一)將下列字按偏旁歸類。
凍暖曬眼準冷晴睛冰瞄
(二)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再讀讀記記。
( ) ( )萬里
( ) ( )如春
( )天( )地
一( )無( )
(三)連線。
寒冷的 春天
溫暖的 冬天
瞄準 遠方
眺望 靶心
教
后
反
思
二下 識字 篇5
二下識字檢測
班級 姓名
羞 宿 揉 豪 瘸 罐 覓 薩 簇 聊 蹭 敲 蘸
鱗 囊 堪 饅 戴 攢 揀 催 竄 剩 僵 漏 碟
傻 耐 污 籍 鍋 虧 臥 墨 褂 裁 政 旋
遮掩 躲藏 觸摸 喜鵲 滋潤 惋惜 犧牲 荊棘 抽屜
荒唐 吐魯番 繁忙 善惡 碉堡 倫敦 瀑布 喉嚨 攪拌
和藹 慚愧 玻璃 道歉 既然 售貨員 富裕 跺腳 端詳
闌尾炎 哺乳 或者 帳篷 一溜煙 屏幕 孵蛋 瞄準
共110個字,讀對 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