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姑娘教學設計與反思(精選2篇)
蠶姑娘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蠶生長的整個過程及生長過程的幾次變化。
2、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蠶卵、桑葉、衣裳、又白又嫩、漸漸、又白又胖、新房、繭子、一聲不響”等詞語的意思。
3、會仿照例句用“漸漸”寫話。
4、能通過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字詞,會仿照例句寫話,能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
難點:讓學生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及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變化。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安排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了解一些關于蠶的知識,了解蠶經歷了“卵——蠶——繭——蛾”四個階段,學習第一自然段。
一、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蠶姑娘》(教師板書課題,學生空寫)上節課同學們通過各種方法了解了蠶的知識,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還了解到蠶姑娘一共要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卵——蠶——繭——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蠶結繭前的生長變化過程。
二、學文:
(一)師:請一位同學讀一下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書:鉆出)
播放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認識:“蠶卵”,直觀感受“蠶卵里鉆出蠶姑娘”的情景。
齊讀后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是在春天從蠶卵里鉆出來的。
。ǘ⿲W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師:我們現在一起去看看蠶出來以后是怎么生長的?(板書:生長)
剛從蠶卵里鉆出來的蠶是什么樣子的?(又黑又。
1、學習第一次變化
師:我們先來看看她的第一次變化吧!請大家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生:有兩句
師:讀書,就要好好地讀,讀通,讀懂,有耐心地讀,再請大家讀第二自然段,這一次用默讀的方法,并動動手,把第二自然段中寫蠶姑娘變化的動作詞圈起來。
生:動作詞有:睡、變、醒、吃、脫
師:你能用“先……接著……然后……的句式把這幾個動作詞按順序連起來說一說嗎?
生:蠶姑娘先吃了幾天蠶葉,接著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然后脫下黑衣裳,醒了,最后變成黃姑娘。
(板書:吃、睡、脫、醒、變)
師:同學們學得很仔細,你們想不想親眼看一看呢?(出示課件)
師:蠶姑娘在睡前與睡后有什么變化?看著蠶姑娘的變化你高興嗎?讓我們讀一讀蠶姑娘的第一次變化吧!
師:你能根據老師的提示試著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嗎?出示課件:( 。┑男Q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脫下( )。醒了,醒了,變成( 。。
師:蠶不吃不動,這種睡叫“蠶眠”我們叫它頭眠,后面的三次分別叫二眠、三眠、大眠
2、學習第二、三、四次。
師過渡:瞧,連她的睡眠都這樣有趣,那么二眠、三眠、大眠與頭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呢?繼續學習就知道了。
同桌同學合作學習:
自由讀課文3、4、5三個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比一比,找一找哪些語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劃出來。填寫表格。根據學生的表格進行匯報,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指導學習。
。1)出示比較。為什么不用“就”而用“又”?
。2)讀一讀,比較句子。
蠶姑娘脫下舊衣裳。蠶姑娘換上新衣裳。
蠶姑娘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
師:讀這兩個句子,你發現了什么?
生a:三個句子都有“蠶姑娘”一詞。
生b:第三個句子其實是前兩個句子合在一起的。
生c:合在一起時,把第二個句子的“蠶姑娘”去掉。
生d:還要把第一個句號改成逗號。
師: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可真強,前兩個句子寫的都是“蠶姑娘”,把兩個句合成一個句子時,可以省去第二個句子的“蠶姑娘”承接第一個句子。你再讀讀下面的兩組句子,合并成一個句子。(出示練習句)
。ㄈ⿲W習第六自然段
1、師:“新的房”是什么呢?請大家默讀六自然段,思考:這段里為什么不寫“醒了,醒了”而是寫“成了,成了”呢?(蠶沒有再睡,而是結成了繭子)(板書:結繭)
2、有感情的朗讀
。ㄋ模⿲W習第七自然段
1、“繭子里面的蠶姑娘”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什么?(蛹)
2、為什么它一聲也不響呢?它在干什么?(繭子里的蛹正在慢慢地變化,逐漸長出兩對翅膀來)
3、“繭子開了窗”說明什么?(蠶蛹已長出翅膀,它咬破繭壁飛了出來)
教師總結:我們可愛的蠶姑娘出生后經過四回得吃吃睡睡,終于由一個個又黑又小長成白胖發亮的樣子,最后吐絲結繭變成了蛾姑娘。(板書:變蛾)
4、有感情的朗讀
三、練習
《蠶姑娘》教學反思
《蠶姑娘》這篇課文形象地描寫了從蠶卵里孵化出來,四次蠶眠,蛻皮,上蠶山,吐絲結繭,變成蛾。但大部分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有的學生就沒有見過,因此了解蠶的生長過程和形態特點是本文的重難點。怎樣化繁為簡,使學生輕松掌握這一變化過程呢?這就需要許多形象直觀的圖片,讓學生觀察、調動圓滿完成生的興趣,為上好這一節課打下基礎,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沒打開課本之前,就先介紹了養蠶的具體過程和一些照片,這樣,課堂伊始,就把學生帶入了蠶的世界。學生眼前就出現了各個生長過程的蠶寶寶。當然,學習的興趣也就更濃了。在教本課重點部分時,把這部分的教法主要用在解答問題上:如蠶的一生要睡幾次?是怎樣進行變化的?蠶最后是變成了什么樣的?讓學生來解答,這樣能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自己去找出課文中有關的答案。自己不明白,在聽了別人的解答后,也有了明確的認識。最后,抓住擬人化的詞語,把為什么叫蠶姑娘的問題揭示出來。“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亮”讓學生掌握了蠶的生長知識。明確為什么把蠶當作人來寫。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到生命成長的快樂,同時激發他們對“蠶姑娘”的喜愛之情。
蠶姑娘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課文中的詞語“蠶山、蠶床”等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對春蠶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難點:1.識字、寫字。
2.通過朗讀使學生了解春蠶的一生的生長過程。
3.正確朗讀背誦,有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昨天的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蠶姑娘一課,同學們交流了通過各種方法了解到的蠶的知識,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還了解到蠶姑娘一共要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卵——蠶——繭——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蠶結繭前的生長變化過程。
二、學文:
1.師:蠶姑娘一共變了幾次?
(一)指導學習第一次變化(第2自然段)(出示“蠶生長過程的學習表格”)
蠶眠的次數原來的模樣成長的過程醒后的模樣
第一次又瘦又小吃睡脫醒變黃姑娘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2.師:我們先來看看她的第一次變化吧!請大家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
3.師:讀書,就要好好地讀,讀通,讀懂,有耐心地讀,再請大家讀第二自然段,這一次用默讀的方法,并動動手,把第二自然段中寫蠶姑娘變化的動作詞圈起來。
生:動作詞有:睡、變、醒、吃、脫
4.師:你能用“先……接著……然后……的句式把這幾個動作詞按順序連起來說一說嗎?(小黑板出示)——先同桌互說再指名說。
生:蠶姑娘先吃了幾天蠶葉,接著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然后脫下黑衣裳,醒了,最后變成黃姑娘。
5.師:睡前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是又黑又小的。
6.師:同學們讀得很仔細,書上插圖中的小同學和你們一樣也在仔細地觀察蠶姑娘的變化,看看,他們是怎樣觀察的?
生:有一個男同學拿著本子作記錄。
生:女同學把桑葉翻開看看。
7.師:是的,邊觀察邊作記錄是一種很好的觀察方法,他們也發現了蠶姑娘吃了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了,如果你就是圖中的小同學,發現這樣的現像,你的心情會怎樣呢?
生a:我會很著急。生b:我覺得很奇怪。
8.師:帶著你的好奇心、著急的心情讀一讀第一句。
9.師:其實它們是在蠶眠,蠶在結繭前一共要經過四次睡眠,這是第一次叫頭眠。那它頭眠醒了之后1會變成怎樣呢?
生:醒了,醒了,變成黃姑娘。
10.師:看著蠶姑娘的變化,你高興嗎?讓我們讀一讀蠶姑娘的第一次變化吧。ㄖ笇Ю首x)
11.師:你能根據老師的提示試著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嗎?小黑板出示:的蠶姑娘,吃了,就睡在,,脫下。醒了,醒了,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