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孩子》教案(精選11篇)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誠實”的含義,知道誠實是一種良好的品質。
2、愿意做誠實的孩子。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投影儀。
2、木偶表演。
3、人手一張操作圖片,筆、輕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狼來了》。
1、教師利用投影儀邊投放圖片邊講述故事內容。
2、教師:你們喜歡放羊的孩子嗎?為什么不喜歡他?放羊的孩子說謊以后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后果?
3、教師小結:小孩由于說謊結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點被狼吃掉,我們大家不能說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二、師幼討論什么樣的行為才是誠實的行為,怎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1、教師:平時生活中應該怎樣做才是誠實的表現呢?
引導幼兒思考:做了錯事應該怎么辦?不是自己的東西能不能拿?能不能說謊?
2、教師:你是個誠實的孩子嗎?請把自己誠實的表現跟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如果你曾經有過不誠實的表現也可以和你的的好朋友說一說,好嗎?
3、幼兒交流討論回答:
4、教師有目的的請個別幼兒講述引起自己不誠實的原因,如害怕和擔心等?
5、教師小結:小朋友做錯事情時應該主動承認,及時改正,更不能說謊,大家同樣會認為你是個誠實的孩子。
三、木偶表演:
1、木偶表演,邊看邊想一想表演里的小朋友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2、看木偶表演:表演內容:紅紅在家打掃衛生。不小心把桌上的茶杯打碎了,爸爸聽到響聲跑過來問:怎么回事呀?紅紅生怕爸爸責怪他連忙說:不是我弄的,是小貓跳到桌上把茶杯打碎的。
3、教師提問:你覺得紅紅是個誠實的孩子嗎?為什么?如果你是紅紅你會怎么做?
四、幼兒練習判別對或錯,講述解決方法,明確誠實是好品質。
1、教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圍經常會發生這樣的小故事,出示練習材料,引導幼兒觀察了解畫面內容。
2、交代練習要求:如果認為畫面上的小朋友是誠實的表現,就在他后面的格子里畫上勾;如果不是就畫叉。
3、幼兒練習判斷對和錯。
4、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練習結果(利用投影儀展示)
五、師幼共同小結:
大家都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這樣才會受歡迎。
活動延伸:
欣賞歌曲《好孩子要誠實》,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根據自己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理解和把握,我認為一個支持學生發展的教學設計,要追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德育實效。在《誠實的孩子》一課的教學設計上,我思考并實踐著開放式、活動化、對話式的教學策略,冷靜而充滿智慧地關注學情,樹立“以學為中心”,創造“以價值觀確立”為核心的課堂,活動間呈現遞進化,評價過程提升學生能力,活化教材的育人價值。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瓶、碎、承、謊、郵、遞”6個字。
2、了解故事內容,培養學生敢于承認錯誤,做誠實的孩子的好品質。
3、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并能用恰當的語氣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明白要做誠實的孩子的道理。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識記生字
一、簡介列寧
二、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記住
三、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1、齊讀生字卡片,教師注意糾正個別讀音。
寧:鼻音。聲母是“n”,不是“l”。
誠、床:讀翹舌音。
2、同桌檢查生字讀音,互相訂正。
3、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姑、妹”,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學習這兩個字的。
。ü脣尯兔妹枚际桥模允桥峙裕
。2)出示“誠”字卡片,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識記這個字的。
(3)出示“互”字,你覺得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教師指導筆畫筆順:橫、撇折、橫折、橫。第二畫“撇折”從豎中線起筆,字要寫在田字格中間)
(4)出示“寧”、“客”,你認為寫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寶蓋頭要寫得合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
。5)出示“間”、“床”。
教師告訴同學,這兩個字屬于半包圍結構,“床”字的“點”要寫在豎中線上,左上要包住右下。
四、學寫生字
1、學生在課后練習第2題的田字格里練習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相檢查評議。
五、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為什么?
(下節課解答)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擴展練習
一、復習生字
二、繼續上節課的學習
1、上節課大家已讀了課文,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思考,F在請同學們再讀書,在書上找出簽字。
(1)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是從哪里知道的?(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并能說出根據課文是從哪里知道的)
。2)同桌討論一下,這篇課文除了列寧寫信給姑媽承認打碎花瓶的事以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
2、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能夠說明列寧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的詞語。把它寫在小紙條上。
3、教師從紙條中篩選后板書:
低聲說 沒有笑 不說話(不高興) 寫封信 承認
4、請同學們想一想,打碎花瓶后,列寧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和語氣怎樣。自己邊讀邊體會。
5、指板書小結: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媽問起時沒有承認(低聲說),當姑媽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時候,別的孩子都笑起來,列寧(沒有笑),列寧回家后,心里很難受(不說話),后來給姑媽(寫封信)(承認)了錯誤。
三、進一步理解
1、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插圖表現的是哪一個自然段的內容,你能看出圖上誰是列寧嗎?
2、教師檢查。
3、小組討論:花瓶自己會打碎嗎?姑媽為什么要這樣說?
4、小組推選代表介紹討論的意見。
四、指導朗讀
1、教師引導:列寧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難受。姑媽知道列寧一向不愛說謊,出于愛護,才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表情和語氣來讀列寧和姑媽的話。
2、自己試著讀一讀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讀一讀。
3、教師扮姑媽,學生自愿扮列寧,全班同學扮表兄弟表姐妹,讀課后練習第4題的句子。
五、學生自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想一想,列寧給姑媽的信會怎么寫?請你把列寧給姑媽寫信的內容寫下來,等會兒念給同桌聽一聽。
2、指名讀給同學聽。
3、聽了x x同學讀的信后,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
4、齊讀姑媽的回信。
六、聯系學生生活進行拓展
1、教師用紅粉筆板書: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2、引導: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有時候做錯了事,當時沒有勇氣承認。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誰愿意把這些小秘密告訴老師和同學?
(每當同學講完自己的故事時,全班同學用掌聲鼓勵他)
3、小結:我們大家都喜歡誠實的孩子。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就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誠懇守信的樂趣,培育幼兒從小誠懇待人的好品質。
2、訓練幼兒做錯事要主動成認,勇于講真話,做個誠懇的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誠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動預備
多媒體課件(手捧空盆的孩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教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喜愛聽嗎?(喜愛)那好,但要求你們都要仔細傾聽并思索,等下看誰能答復教師的問題。
二、活動過程:
1、播放配有錄音的課件(手捧空盆的孩子),孩子悄悄的聽
2、聽完后,師問:國王怎么選將來的國王?幼兒相互爭論——(誠懇的)最終選得到嗎?(選到),他是誰?(雄日),他種的化開嗎?(沒開),為什么不開花呢?(由于國王發給孩子們的花籽已經煮過)但其他的孩子為什么能種出不同顏色的花來呢?(那些孩子為了能博得國王的喜愛,并能當上將來的國王,把另外的花種子種上)你們認為這些孩子做得對嗎?說說你們的理由和看法
3、國王為什么選擇把沒有種出花來的孩子(雄日)做將來的國王?(由于他誠懇)
4、對于捧著不同顏色的美麗鮮花的花盆來到國王面前的孩子,國王為什么快樂不起來?而對于只捧著一只空盆并眼淚汪汪的孩子,國王卻快樂地把他抱起來?引導啟發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能比擬通順的表達。
三、孩子們,我們學習了這個故事,你們知道了國王是喜愛怎么樣的孩子吧!教師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也都喜愛誠懇的孩子,那么,你們準備做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呢?
四、誠懇是美德,幼兒時不誠懇的人是不受到小朋友歡送和喜愛,長大了還是不誠懇的是要受人卑視,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和敬重,找不到自己的工作,影響自己的前途。因此從幼兒開頭,我們要爭取做個誠懇的孩子,以后長大了更要做一個誠懇的對社會樂于奉獻的人。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講解謊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后果。應當做個誠懇的人。
2、訓練幼兒愛日常生活中不說謊。
3、幼兒能樂觀的回答下列問題,增加幼兒的口頭表達力量。
4、樂觀參加活動,能用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預備:
錄像帶,木偶片狼來了有關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
觀賞故事,幫忙幼兒了講解謊的危害。
爭論題;大人為什么不信任小孩子?(解釋說謊的含義)小孩子說謊后發生了什么事?
假如小孩子不說謊會怎么樣?
通過觀看和爭論圖片,讓幼兒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說謊。
1、介紹圖片:紅紅將姐姐的畫帶給教師看,說是她畫的,盼望得到落實的夸獎。
爭論題:紅紅對嗎?為什么?這樣做了以后會怎樣呢?她應當怎么做?
2、介紹圖片:東東將圖書撕破了,媽媽問他時,他說;不是我撕得。
爭論題:東東對嗎?假如你是東東,應當怎么做?
3、介紹圖片:幼兒園發了新玩具汽車,小云很喜愛,將它靜靜地帶回了家,對奶奶說:這是教師送給我的.。
爭論題小云做得對嗎?為什么?他應當怎么做?
與幼兒共同小結:大家都一個做個誠懇的好孩子。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了解誠實的重要性。
2.知識與技能目標: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使每個同學都能養成誠實的好習慣,并在生活中積極的做到誠實守信。
3.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聽故事、唱兒歌等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學會與他人分享、合作。
教學準備: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講故事巧導入
1.今天這節課,老師想先請大家聽一個古老的故事。也許有人已經聽過,但老師希望大家能夠耐心并專心的把故事聽玩,能答應我嗎?
既然答應我了,就要說到做到!
2.播放故事《狼來了》
點評:老師看到很多同學能夠耐心地把故事聽完,這說明他們能夠“說到做到”!罢f到做到”就是守信用。(板書:守信用)
3.提問:這個從中國古代就流傳下來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小結:一個不誠實的'孩子,大家都不會再相信他,最后他也會失去所有的一切。 生活中,如果你失去誠信,那么你會失去朋友。學習時,如果你弄虛作假,那么你會一無所獲。那反過來了?你會說嗎?
活動二:聽故事明道理
1.古代有一位國王要選擇繼承人,于是他發給每個孩子一;ǚN,約好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將被選為未來的國王。當評選時間到來時,絕大多數孩子都端著美麗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叫楊平的孩子端著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后他卻被選中了。
2.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孩子們得到的花種都已經被蒸過,根本不會發芽。這次國王測試的目的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想要看誰是最誠實的孩子。(板書:誠實)
活動三:談想法明要求
1.同學們,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愿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嗎?平時你怎么學做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呢?
同學小聲討論,全班交流。
2.通過剛才小朋友的交流,老師總結為一下的5點:
(1)答應別人之前先思考。
(2)答應的事情努力做到。
。3)即使承諾,哪怕很小,也要認真完成。
(4)若答應的事確實難以完成,說明原因,并道歉,下次不再犯。
。5)做了錯事,勇于承認。
3.談話:
以上的五點,好像不太容易記。老師將它變成了一首童謠,這樣你能把它記在心里,時刻提醒自己嗎?
誠實守信
小朋友們拍拍手,大家一起來行動。
答應別人不反悔,承認錯誤及時改。
誠實守信記心間,從小做個誠信娃。
把這首童謠小聲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4.小結
同學們,作為一名小學生就要說真話、實話,說到做到,答應別人的事要守信用,這就是老師今天要告訴大家的。希望大家能夠誠實守信,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6
之三
佚名
教學要求
1、讀懂每一個自然段,理解內容;學習列寧做了錯事主動認錯的好品質。
2、理解詞和句;掌握生字和相關詞語,能用“互相”“注意”口頭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按照提示的順序復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掌握生字新詞。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齊讀后問:“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問。要想回答剛才的問題我們只有認真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要求:
1、盡力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給每個自然段標出序號。
3、思考:課文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效果。
1、出示生字詞(生字加拼音)指名讀,強調“寧”“歲”的讀音。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幫助正音。
四、教師范讀課文,注意自然段之間的停頓;注意長句子的讀法。
五、再讀課文。要求:
1 、努力把句子讀流暢,爭取把整篇課文讀流利。
2、思考:每個自然段說的是什么?同桌可討論解決。
。ǔ鍪緯缶毩3的提綱,討論與自然段對應起來)
六、分段細讀課文。
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說的是列寧小時侯做錯事后來又主動認錯的事。要想清楚的知道這件事,我們可以仔細讀課文。
1、自讀第一自然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哪幾個人出場了?)列寧去姑媽家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可是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
2、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花瓶是怎么打碎的?(提醒:注意“不小心”)
3、討論:花瓶是怎么打碎的?結合朗讀句子回答。(板書“不小心”)
4、練讀第二自然段,指導:第一句突出高興;第二句注意在房間里;第三句讀時要突出“不小心”,讀的輕一點、打碎了可以讀慢一些,讀出惋惜的語氣。
花瓶碎了有人承認嗎?有人看見嗎?下節課我們再繼續讀后面的課文。
七、小結。
八、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詞語:(課后練習2的所有詞語)指名讀,齊讀。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二自然段,知道在姑媽家列寧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當時有人看到嗎?今天我們繼續讀下面的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閱讀第三自然段。
1、花瓶打碎了,孩子們發現了嗎?他們還在你追我趕,姑媽進來了出現了怎樣的場面?練習分角色朗讀。(四人小組)
2、指名分角色朗讀。首先討論:A、姑媽的話應該怎么讀?B、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寧說的都是“不是我”三個字,語氣一樣嗎?(提醒:他們的心理不一樣,標點符號也不一樣。)讀第一句話的重音應該在哪個詞?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體會語氣是否正確。
3、評議。結合理解“注意”“互相”在句子中的意思。
4、通過剛才的閱讀你感覺列寧是個愛說謊的孩子嗎?注意“也低聲”“都笑只有列寧沒有笑”看書上的插圖觀察個人的表情。
5、列寧確實不是一個愛說謊的孩子,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場面表演出來,(一個同學做列寧,一個演姑媽,兩個男的兩個女的演表兄弟表姐妹)評議。
三、閱讀第四自然段。
1、自讀第四自然段,讀后談想法,
2、列寧給姑媽寫信了嗎?寫了什么?讀姑媽的信,理解意思。
四、總結全文。
讀課題,結合課文再一次理解“誠實”的含義。列寧做錯了什么事?(1、打碎花瓶;2、當時沒有承認。)
五、識記生字。
出示書后的生字。
1、邊讀邊記,特別注意:”歲表房互“這幾個字形!被ァ白值墓P順。
2、指導書寫”表、互、歲、房“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練習。
六、作業 。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默寫生字。
2、朗讀課文。
二、練習復述課文。
1、出示作業 3的提綱,每小組說一部分,先說完的可以多說。
2、各小組派代表說。評比那一組最好。、
3、練習說全文。重點說花瓶怎么打碎的,列寧怎樣認錯的。
三、完成作業 2的聽寫和造句練習。
1、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2、聽寫。
3、理解互相、注意在課文中的意思,練習造句
四、作業 。
1、用”互相、注意“造句。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并說說你對列寧的看法、
板書設計 :
3、誠實的孩子
做客
捉迷藏 打碎花瓶(不小心)
寫信 認錯不說話
姑媽回信 認錯誠實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角色表演來理解故事情節,培育誠懇的美德。
2、知道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只要能英勇地成認錯誤,仍舊是個好孩子。
活動預備:
桌子、花瓶、信紙、筆等,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25.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故事情節。
1、教師這里有一本書,里面講的是什么內容呢?
2、請幼兒講一講所看到的故事內容。
二、教師講故事,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
1、出示掛圖,教師逐圖敘述故事內容。并提問:故事里的孩子叫什么名字?他們在誰家里?他們在玩什么嬉戲?在玩嬉戲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列寧是怎么做的?他后來又是怎么改正的?
三、請幼兒進展角色扮演,體驗故事情境。
1、教師在這里布置好了“列寧姑媽家”的場景,誰情愿來扮演列寧和他的小伙伴呢?
2、教師做旁白,并指導幼兒適當地做動作。
四、請幼兒認真體會列寧當時的心情。
1、剛剛有很多小朋友扮演了列寧,當列寧說:“不是我”的時候,他有什么感覺呢?
2、幼兒答復。教師小結:列寧答復的聲音很輕,由于他感到很內疚。
3、當列寧寫信向姑媽成認錯誤之后,他又有什么感覺呢?(列寧成認錯誤之后,他得到了姑媽的原諒,覺得心里舒適多了。)
五、結合幼兒生活,讓幼兒談談自己的'經受,引導幼兒在做錯了事情的時候要勇于成認。
1、你們以前也說過謊嗎?當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后來又是怎么做的?鼓舞幼兒說出自己的經受的真實的想法。
2、誰能告知我,小朋友能不能說謊話呢?小朋友,你們想做一個誠懇的小孩子還是一個說謊的小孩子呢?為什么?引導幼兒與同伴進展爭論。
3、小結:其實每個人都有過犯錯誤的時候,只要能勇于成認自己的錯誤,并且努力改正,就還是個好孩子。不過我們不要有意去做錯事情哦!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8
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
2、 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
二、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列寧小時候在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來主動認錯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錯了事不要掩蓋,要勇于承認,做個誠實的人。
三、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
四、教學環節(過程)
(一)揭題引入。
1、板書課題。
2、猜猜“誠實”的意思。
3、學習這篇課文你想知道什么?
過渡:這節課,我們就帶著大家的疑問學習、理解課文,找到你們最滿意的答案。請大家讀文。
。ǘ┏踝x課文。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3、三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齊讀課文,找出講列寧“有錯——知錯——認錯”段落。
2、重點讀第三段,畫出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寧回答姑媽問話的句子,以及寫他們表情的句子。
。1) 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
。2) 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指導讀這些句子時,可讓學生想一下列寧當時的心情如何?
3、學第四段時。
。1) 自由朗讀,讀后談談讀懂了什么?
。2) 替列寧寫這封信。(口頭)
4、讀最后一段。
說說你對“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這句話是怎樣認識的。
。ㄋ模┟骼,提高認識,總結課文。
過渡: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事,有時做錯了事當時沒有勇氣承認。過后很后悔。下面,每人一張小紙條,寫一寫你的小秘密。
總結:我們都喜歡誠實的孩子,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就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請你再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誠實的孩子》教學反思
《誠實的孩子》敘述了列寧小時侯在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來主動認錯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錯了事,不要掩蓋,要勇于承認,做個誠實的人。
最近,我講了這一課,下面就我所講的談點我的感受:
一、注重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我在教這一節課時,首先就是從題目提問入手,讓學生自主提問,可以體現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特點。另外,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時候,適時理解重點詞語。如:在理解“花瓶是怎樣打碎的?”引出“不小心”的意思。從表兄弟表姐妹發現列寧打碎花瓶了沒有?引出“互相追趕”的意思?而且在理解“不是我! 不是我!辈煌宋镎f的不同語氣時,我讓學生從標點入手,通過反復朗讀,體會當時列寧以及表兄弟表姐妹的心理變化。
二、拓展學生的思維,聯系實際,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
在學習“列寧回到家后給姑媽寫信”這一部分時,我讓學生自己思考列寧在信中可能寫些什么?這樣安排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實現了一次道德體驗。孩子們就會很快聯想到自己犯錯時的情境,思想得到了升華,我覺得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多提倡這一方法,可讓學生真正扮演書中的角色,自我體驗,自我感受,自我教育。
整堂課,始終是開放性的。學生在課上能輕松、愉快地學習,但有一點不足之處,就是我覺得,留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少了一點。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城誠實的美德。
2、培養孩子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三、教學課時:
1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成人應該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同事鼓勵孩子說實話,寬容的對待孩子已經承認的錯誤。
難點:
看圖說話,理解故事內容。
五、教學過程:
1、導入語:
談話導入,怎樣的孩子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2、進入主題:
a、仔細觀察書中的圖片,看看圖中的孩子在做什么?(樂樂和慧慧不小心把書撕破了。仔細看看,誰是誠實的好孩子?)
b、講故事《誰砍了櫻桃樹》。并提問:
故事當中發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
小喬治是怎樣做的?
幼兒打開書看看,并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c、看我真棒。欣欣撿到一個漂亮的皮球,她問你:“是你的皮球么?”如果不是你的,誠實的孩子應該怎樣說呢?
活動延伸:說一說小朋友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并舉例說明。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
2、了解故事內容,教育學生敢于承認錯誤,做誠實的孩子。
3、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能用恰當的語氣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簡介列寧。
二、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生字的讀音。
三、學生自讀課文。
1、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是從哪里知道的?
2、除了列寧寫信給姑媽承認打碎花瓶的.事以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
3、分組在課文中找出能夠說明列寧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的詞語。
4、列寧打碎花瓶后,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和語氣怎樣?
5、教師小結: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
四、進一步學習課文。
1、課文中的插圖表現的是哪一個自然段的內容。
2、姑媽的話說明的什么?
3、從哪里可以看出列寧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難受?
4、列寧在給姑媽上信中會說些什么?
五、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六、識記字形,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七、課堂總結。
人們都喜歡誠實的孩子,我們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到錯誤并承認錯誤,就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誠實的孩子》教案 篇11
……孩子原本都是“真人”,后來,經過學校、社會的“千教萬教”,都把他們教成了“假人”,然后,老師又教他們在課堂上“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多么荒唐啊!……
學校:A小學
課題:語文課,《誠實的孩子》
講課教師:B老師
教學過程:
師:這節課繼續學習《誠實的孩子》。上節課,大家認熟了生字熟讀了課文,F在,請同學們回答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那個誠實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生:(高聲)列—寧—
師:為什么說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呢?
生:(高聲)列寧打碎了花瓶先不承認,后來自己承認了。
師:誠實的孩子好不好?
生:(高聲)好—
師:同學們做不做誠實的形子?
生:(高聲)做—
師:不誠實的孩子好不好呢?
生:(高聲)不—好—
師:同學們做不做不誠實的孩子呢?
生:(高聲)不—做—
師:對。同學們要做誠實的孩子,不做不誠實的孩子。那么,同學們以前做過不誠實的事嗎?
生:(沉默)……
師:以前做了不誠實的事不要緊的,以后不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以前做了不誠實的事,現在又二說,那就是不誠實了。同學們剛二不是說,要做誠實的孩子嗎?
甲生:(低聲)我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上學期期末考試,我語二考了90分,數學考了92分,回頭偷看王瑩的……
師:為什么偷看呢?
甲生:(不語)……
師:說出來不要緊,當時怎么想的,現在就怎么說,只要如實地說,就是誠實的孩子。
甲生:(低聲)考試前,你在班上說,為了我們班能奪紅旗,每個人都要考高分,遇到不會做的題,可以向成績好的同學看?荚嚂r,你還把王瑩調來和我同桌。遇到不會做的題,我就……
師:(沉默)……
乙生:(低聲)我也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這學期,我交了學雜費180元。前天,檢查組的叔叔問我交了多少,我說只交150元。因為來檢查之前,你在班上說過,只能說交150元;誰說交了180元就要打嘴巴,我怕打,就……
師:(不語)……
丙生:(低聲)我也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
丁生:(低聲)我也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
(下課鈴響)
[資料來源:胡隆佳《聽課實錄》,原載《雜文報》。]
《聽課實錄》一文,乍一讀,平淡無味,越往下讀,越覺無味,然而,當你感到無味得實在忍無可忍時,卻似晴天里猛然響了一聲霹靂,讓人一驚;又似平靜的大海上驟然掀起巨浪,令人霎時來了興致,原來,學生們“以前做過的不誠實的事”全都是這位正在教他們做誠實孩子的老師教的。出乎讀者意料,更出乎老師意料。而當你希望看到更多的出乎意料時,下課鈴響了,課嘎然而止。你感到意猶未盡,回味無窮。你不禁驚嘆于作者的幽默與深刻了。
幽默,一眼就能看出來;深刻,則需仔細領悟。
甲生、乙生的回答令人震驚,讀者不會想到,老師更不會想到。學生的聲音雖然很低,卻似千鈞重錘敲在了老師心上,敲在了讀者心上,孩子們是在檢討自己,更是在檢討老師。為人師者都信奉這樣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孩子們的回答卻使我感到,孩子原本都是“真人”,后來,經過學校、社會的“千教萬教”,都把他們教成了“假人”,然后,老師又教他們在課堂上“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多么荒唐啊!
這位老師為什么要教孩子做不誠實的事呢?是被校長逼的氣是被檢查團逼的?很有可能,卻也不一定,依我看,無非是為“名利’,二字!盀榱宋覀儼嗄苣眉t旗”,這是為名;多收30元錢,這是為利,為了名利,也就什么也不顧了。難道作者只是在說這位老師嗎?我看不是,君不見,社會上那些做官的做長的,處處要求別人要做誠實的人,而自己誠實的有幾人?君不見,那些做買的做賣的,種田的做工的,上網的開吧的,等等等等,面對名利二字,誠實的有幾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在說謊。作者只是把社會這個大課堂的實錄,搬到了學校這個小課堂上,角色換換罷了。小課堂、大社會、以小見大、針貶時弊,這正是作品的深刻之處。
小課堂的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做了回誠實的孩子,老師能否在孩子的啟發下做回誠實的大人呢?大社會的蕓蕓眾生能否在要求別人誠實的同時,自己也能做到誠實呢?
讓孩子誠實易,讓大人誠實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