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精選15篇)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1
【片斷】
探究式閱讀
一、分小組閱讀質疑
1、自讀課文,將兩則日記聯系起來閱讀,提出自己的問題。
2、小組討論:討論交流各自發現的問題(注意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問題)。
二、全班交流,在閱讀中探究
1、各組派代表說說本組討論的主要問題(包括已解決的有意思的問題和未解決的問題)。
2、各組再根據其他組的介紹,選擇一兩個問題進行探究。
三、集中問題,共同討論
1、小組匯報本組討論交流的情況。
2、全班就一兩個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這一兩個問題可以是學生討論中共同關心的問題,也可以由教師出示。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則”等10個生字,會正確書寫“份”等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第一則日記,感悟小女孩的情感變化。
3、有寫日記的興趣,初步了解日記的格式,開始學寫日記。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規范日記格式。
教學過程:
交流碰撞,激情導入
1、同學們,今天朱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神奇的新朋友,請看大屏幕(出示動畫日記)誰發現這位新朋友與我們以前學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說說你的發現。
2、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一個女孩的日記,請同學們跟老師一塊兒認真寫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則”就是“篇”的意思,“日記兩則”也就是說有兩篇日記,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日記。
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請同學們自由的讀讀第一則日記,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看看課文下面的拼音,力爭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別忘了標出段號劃出詞語。
2、日記讀完了,生字都會認嗎?
(1)哪位小老師來給大家領讀一遍?(課件出示:則昨紗羨慕粉料套份妹)
(2)我來指你來認。
3、生字會讀了,那詞語你們也敢讀嗎?
(1)咱們來開火車讀詞語吧!(出示詞語:學校妹妹書包一份一套昨天鑲著布料櫥窗小氣羨慕迫不及待)
(2)有請女生讀。
(3)男同學挑戰讀。
4、現在我們把生字和詞語送進課文里,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把這篇日記讀得更加通順、流暢。誰來試試?(學生分段讀課文,評議。)
5、同學們,會讀書的人往往會把一篇文章讀成自己的話,我們把課文已經讀了兩遍了,哪個小博士會用讀到的課文內容把這段話補充完整?〔課件出示課文內容我會填:昨天晚上,我夢見我。我想,今天是我的節日,媽媽。可是媽媽下班回來卻買了,就是沒有我心愛的裙子,我說媽媽真小氣。〕
三、感悟體味,激情誦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今天朱老師教給大家一種新的讀書方法—默讀,猜猜:默讀應該怎樣讀?(課件出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讀,用腦想。)請同學們試著默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從這段文字中讀懂了什么。
2、學生逐句匯報,教師相機逐句指導朗讀,并隨機引導了解“羨慕”的意思。(羨慕的眼光是什么樣的?那你有沒有羨慕別人的時候?別人羨慕過你嗎?說一說被人羨慕的感覺怎么樣?)
3、帶著這份感覺齊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買白紗裙已經成了小女孩的一個愿望,她的愿望實現了嗎?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2、媽媽下班回來了,手里提著一大包東西,此時小女孩的心情怎么樣?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個詞寫出了她此時的心情,你能快速的找到嗎?“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從這個詞你體會到什么?她找到了嗎?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此時小女孩的心情怎么樣?
2、此時你就是那個小女孩,把你的迫不及待,把你的失落,把你的生氣通過朗讀讀出來吧。(齊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愿望落空了,小女孩十分的失望,還帶著埋怨,可更讓她意想不到的是……請同學們齊讀第三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媽媽說那一份是給阿英妹妹的,此時的你有什么疑惑?其實文中的小女孩跟你們一樣有她的不明白,誰能讀讀這兩個帶問號的句子,讀出她的疑惑,讀出你的見解?(個別讀)
2、剛才我們通過兩個問號讀出了小女孩的疑惑,那你從感嘆號中有讀出了什么?
3、同學們,你們看,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竟然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情感,看來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還應該要關注文章的標點符號啊,我們一起把作者的疑惑和她心中的怨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吧。(齊讀)
4、課文學完了,那你能說說我為什么說媽媽小氣嗎?
5、(由“小氣”的意思導入)媽媽真的小氣嗎?請同學們默讀二、三自然段,看你有沒有新的發現?
6、后來發生了什么事讓小女孩理解了媽媽,自己也變得快樂起來了呢?我們下一節課再學習。
四、了解日記,熟悉格式
1、課文學到這兒,你知道日記的格式嗎?日記里可以寫一些什么?(同桌討論)
2、匯報交流。
3、總結:日記就是把我們在這一天所見到的,所想到的,所經歷的,所聽到的事記錄下來,如果能加上你的感受就更好了。希望日記能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好朋友。
五、指導寫字,布置作業
1、課文讀懂了,相信大家把字也能把寫得很棒,看著大屏幕,誰來讀讀這4個字?
2、大家仔細觀察這4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3、你會用它們組詞嗎?
4、范寫“妹”。
5、剩下的字,老師不做提醒,相信你也會寫好,大家說是嗎?我們把這四個生字練一練吧。
6、同桌評議。(如果書寫正確、工整、規范且頓筆摁筆到位請畫三顆星。)
7、作業:
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面對這么多的老師,我們上了一節語文課,同學們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課后把你想說的話試著用一篇日記寫下來,我們下一節課交流好嗎?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找一找。
板書設計:
日記兩則
“我”
夢想白紗裙──媽媽不給買──?
(喜歡)(生氣)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能正確書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應該關心有困難的人,增強團結互助的意識。
3.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學寫日記。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學寫日記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興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則日記,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應該關心有困難的人,增強團結互助的意識。
2.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學寫日記。完成課堂作業。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一則日記,知道我在六一節前夕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買了一條漂亮的裙子送給她,可是媽媽只是買了一包東西,分成兩份,一份給我,一份給阿英。我覺得媽媽很小氣。
二、感悟學習第二則日記
1.指名讀第二則日記,同學們仔細聽,看看這一則日記是什么時候寫的?寫了些什么?
交流:注意一個多音字:好:讀好時表示非常喜歡、愛好的意思
1)什么時候寫的?(7月22日),那時候是什么時候啊?(暑假)這件事發生在暑假里。
2)那天發生了什么事?(7月20日寫的,寫阿英妹妹來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個夢)
2. 遠方的客人阿英妹妹來到了我家,我們來認識一下阿英,請你讀一讀課文第1、2段。
交流你對阿英有了什么了解?
(她是一個貧窮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學)
隨機交流:
1)家境貧窮:從哪幾句話知道的,讀一讀第二段1、2、3句話
貴州山區,你有什么了解?(教師補充:那里有很多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不能上學,他們吃飯沒菜沒油,上學沒書沒筆,生活非常貧困)看課件
阿英妹妹告訴我些什么?(她說媽媽一直寄錢幫助她上學)理解“失學”
讀到這里,你覺得媽媽是個什么樣的媽媽?你還生媽媽的氣嗎?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請生說說)
連起來讀一讀這幾句話。
2)很勤快也很好學:從哪里知道?讀一讀這句話
3.小作者又做了一個夢,這次她又夢見些什么呢?
1)生自由輕聲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夢見了什么?
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苗家小姑娘們那么快樂,是因為……;我那么高興,又是因為……我們56個民族可是一家人哦,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你幫助我,我幫助你,讓大家都快樂起來,是我們應該做的。所以這個夢啊,也是我們大家的夢,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
2)猜猜我的夢想會成真嗎?(提示:以后她會怎么做)你愿意幫助我實現夢想嗎?你想怎么做?
小結:為了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讓他們能像我們一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課,現在有很多援助機構,發起了很多愛心助學活動,在許多人都幫助下,在那些地方建起了很多希望小學,還有很多志愿者去那里當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大家的幫助下,山區的每一個孩子也會和我們一樣上學、讀書、考大學。所以,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4.齊讀第二則日記。
三、指導寫日記:
1.指導寫日記:
1)小朋友,這篇課文是兩篇日記,學了課文,我們平時也可以寫寫日記,不過,寫日記跟平常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指名說說日記的格式
小結:日記比以前學的課文開頭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氣,但沒有題目。
2)指導日記的內容:
課文中的小作者,她寫的是兩個夢,她覺得這兩個夢更有意思
是呀,平時我們每天都會經歷一些事,做過的一件事,聽到別人說過的一句話,甚至是自己做過的一個夢,只要你覺得很有意思,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可以寫成日記。
2.寫一則日記:
1)上個星期六我們一起去了南北湖,那天我們爬山、摘桔子,做了很多事,你想不想指導老師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嗎?
2)先來看看老師寫的日記。出示,讀一讀,你覺得老師哪些地方很有意思?
3)想一想,今天你早上在家或來到學校后有什么有意思的事,也可以寫寫你幫助過誰或你得到過誰的幫助得事。
3.請你把這件事寫下來,注意日記的格式。
4.交流:格式;內容是否有意義;語句是否通順;最喜歡的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板書 24 日記兩則
幾月幾日 星期幾 天氣(陰晴雨……)
夢想 心情
穿上白紗裙 不高興
不買白紗裙省錢買書 高興
愛心
范文:
11月8日 星期一 多云
今天我要給小朋友們上一篇新的課文《日記兩則》,看到課文中的我和媽媽都那么樂于助人,讓我想起了上個星期六帶小朋友游南北湖的事了。
那天,我們又是爬山又是下山摘桔子,真是累極了。在回來的路上,小李旭肚子疼得皺起眉頭,蹲在了地上,臉也白了。我看到陸老師走過去,蹲下身子,說: “快點,陸老師背你!抱著老師的脖子!”等小李旭趴到她的背上,她站起身,就大步走了起來。我看到她的臉漲得紅紅的,不時有汗水在“滴答滴答”流下來。哦,原來愛心就在我們身邊!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4
學情分析:小學生在讀了一些文章、認識了一些字之后,他們便更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觸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們感興趣,并產生把它們記錄下來的沖動。《日記兩則》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日記體的習作范文。讀了能啟發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法記錄生活,使他們把記錄生活的沖動化為自己的行動。
教學目標
1識寫本課9個生字,復習以前記字的基本方法。
2試著根據旁批讀懂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3初步學習自主閱讀,自己動手批讀學習體會,領悟簡單的表達方法。
4學習寫日記的方法、格式,了解寫日記的好處,激發兒童記日記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培養寫日記的興趣,能按格式寫日記。
教學難點:培養寫日記的興趣;關心有困難的人,增強團結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板書:日記。(我寫兩個字,讀一讀。你了解它嗎?)
2、交流:日記。(把做過的事情記下來;把一些好事寫下來;把我們出去游玩過的地方寫在本子上。)
3、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日記兩則。(揭題:24日記兩則,并板書)相機教學“則”。
4、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提醒讀書姿勢)
現在我們讀課文,老師對小朋友讀書有個要求。(出示課件):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一想課文里日記是怎么寫的,寫了些什么?畫出生字詞,結合“水果”和“樹葉”,試試自己拼讀,開動腦筋記住它,同學間可交流識字方法。
1、自由閱讀。咱們試一試,以后養成一個習慣,一讀書就要拿起筆來。現在開始讀,怎么讀都行,只要自己喜歡。
2、檢查反饋。
(1)試讀課文。課文會讀了嗎?那就趕快跟你的同桌合作檢測一下自己讀書的情況吧。溫馨提示:每人一小節輪讀,讀的同學要讀正確、聲音洪亮、咬字清楚;聽的同學認真傾聽,做好“小老師”,發現優點,指出不足。全部讀正確的就是100分。開始吧!
(2)現在全部都讀過了,我就想問一下,誰是100分的舉手!
3、討論。讀完了課文,誰愿意告訴大家這兩則日記寫了什么?
(1)兩則日記兩個夢。在第一則日記中,我夢到什么?我做的夢是夢見自己穿上了擺在商店里的那條白紗裙,很漂亮的。
那么,課文中的我夢想成真了嗎?結果媽媽送我什么禮物呢?請同學拿起筆畫出媽媽給我的禮物。(師板書:穿上白紗裙)(學生邊讀邊畫)
我的夢想沒有成真,因為媽媽的禮物是一條粉紅色的布料連衣裙,一個紅書包,還有一套《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就是沒有我心愛的裙子。
(2)第二則日記中,我做了個什么夢?
(3)那是一條怎樣的裙子啊?在文中找到答案讀一讀吧。
(二)識記生字
1、讀生詞。課文讀的這么好,連藏在里面的生字寶寶都高興的要和你們見面啦!快喊出他們的名字吧!(出示課件)
2、讀生字,適時評價。
3、小組合作學習,分析記憶字形。平時我們記字形都有哪些方法?將你認為最難記的生字在小組里與同學們說一說。
4、小組匯報學習方法,集體共享。
6、組詞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三)指導寫字。
1、同桌互讀要求寫的8個字,并說說可以組成什么詞?(同桌互相檢查)
2、考考同學,這8個字可分成幾類?為什么這么分?
按偏旁可分為4類:女字旁為一類,日字旁為一類,有“分”字的“份、粉”為一類,“讀”字為一類。
3、非常好。這些字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位聰明的小朋友發現了?恩。這些字寫的時候都要左窄右寬,看老師寫老師 “晴、昨”。 (師范寫,生跟著書空。)
4、觀察每個字的寫法。在書p114臨一遍,寫二遍。(提醒學生用正確的姿勢書寫。)
5、課后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課文中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夢到自己穿上了櫥窗里的那條白紗裙,心里真是太高興!
2、不大對啊!觀察圖中的小女孩表情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會這樣?默讀課文,畫出相關的詞句,同桌交流。
3、集體匯報。(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夢裙子 高興 失裙子 失望)
4、小女孩為什么怪媽媽小氣?你認為小女孩的媽媽小氣嗎?為什么?
5、讀讀這句話,想想這時候我是怎樣的心情?(埋怨、失望)
6、小女孩失望了,心中還有太多太多的疑問,誰來幫幫她?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見阿英 理解)
7、7月22日,“我”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什么?(板書:夢送書 希望)
8、學到這里,你喜歡日記中的誰?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二、拓展延伸
1、你身邊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有,你準備怎樣給他一些小小的幫助?
2、總結。同學們,“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謝謝你們像小女孩和她的媽媽一樣這么富有愛心。
三、學習日記格式
1、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1、第一則日記開頭寫了6月1日,星期五,陰。2、第二則也寫了這些。3、我認為寫日記要寫名、明幾月幾日,星期幾,天氣怎么樣。)
2、同學們真行,是的,日記比以前學的課文開頭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氣,但沒有題目。
四、練習寫日記
1、今天你做了什么?到過什么地方?看到或聽到了什么?你最想干什么?今天發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樣?
2、接下來把剛才你們講的話用日記的格式記下來,就成了日記。試一試,寫一寫,行嗎?(生寫日記)
3、展示日記
五、課外作業
1、熟讀課文。
2、將今天所學的生字收集到自己的識字成長記錄袋中。
3、搜集關于幫助他人的格言、俗語。
板書設計:
24、日記兩則
夢裙子 失裙子 見阿英 夢送書
高興 失望 理解 希望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5
教學目標
1識寫本課9個生字,復習以前記字的基本方法。
2試著根據旁批讀懂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3初步學習自主閱讀,自己動手批讀學習體會,領悟簡單的表達方法。
4學習寫日記的方法、格式,了解寫日記的好處,激發兒童記日記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借助旁批讀懂課文。
2了解日記的要求和方法,知道日記的內容可以寫哪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小動物的繁殖過程的資料、圖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師:母雞孵蛋的掛圖或錄像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討論談話:說說動物是怎樣生寶寶的。
2小雞是雞媽媽生出來的.嗎?
3看掛圖(或錄像):這只大母雞在干什么?
4小雞是怎樣從雞蛋殼里鉆出來的呢?有一個小朋友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我們一起隨他去看看。板書課文題目《日記兩則》。
二、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1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隨文識字。
2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間互相抽認。
3開火車認讀生字,師正音。
4把生字放回課文中,再讀一遍,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想辦法解決,然后小組交流。
5課文主要講什么事?(能說大意即可)
三、借助旁批,自讀課文
1生仔細閱讀兩則日記,集體交流自己的發現:和前面的課文比一比,日記有哪些不同?
(1)日記沒有題目。
(2)日記的第一行要寫上記日記的日期和天氣情況。
(3)內容是當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或自己的新發現。
2生小聲或不出聲讀第一則日記。討論:我為什么要記下這件事?
(1)生讀文討論,師巡回指導。
(2)抓住重點詞語好奇地問真想親眼看看,引導生體會作者記下母雞孵小雞的事,是因為感興趣。
(3)師小結:日記就是把自己感興趣的事記下來,多有意思呀!
3生默讀第二則日記,結合旁批讀懂小雞怎樣出殼的。
(1)用勾畫出描寫作者所見、所聽、所想的句子。
(2)請生把讀懂的內容變成問題提出來,考考同桌,相機助生理解不懂的詞句。
(3)全班討論:小雞出殼的過程。
板書:
聽:嗒、嗒嗒看:硬喙、小腦袋想:幫、剝
(4)討論: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
(5)學生討論總結:寫日記還可以怎么寫?
4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把自己學了課文后最大的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四、小結提煉,了解寫日記的好處
五、鞏固生字,學習寫字
六、實踐活動
寫一則日記,嘗試寫日記的快樂,然后評一評,看誰寫得好!
附:板書設計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13個生字。
2.朗讀課文,了解日記的格式。
3.通過學文,學習媽媽熱心助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文,學習媽媽熱心幫助他人的品質是本課的重點;朗讀課文,了解日記的格式是本文的難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日記、了解日記格式
教學步驟:
一、板書課題,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借助看圖你認為這篇文章是寫哪方面的內容?
2.學習日記的格式。
寫日記,先在第一行的中間寫上日期、星期幾,天氣怎樣,再換一行空兩格就可以開始正文了。
3.作者的這篇日記格式是怎樣的,請學生談論。
4.作者在日記里寫了些什么內容呢?
二、學習第一則日記。
1.齊讀。
2.理解“羨慕”的意思,再說一句話。
3.媽媽給我買回了白紗裙嗎?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理解“迫不及待”)
4.媽媽買回了許多禮物,并分成了兩份,為什么?
5.同桌交流討論。
三、學習第二則日記。
1.小聲說說這則日記的日期、星期、天氣。
2.第一則日記中的阿英妹妹究竟是誰?她是個怎樣的孩子?
(勤快、好學)
3.我又做了個夢,我夢到了什么?
4.現在,我還想買那條漂亮的裙子嗎?從哪兒可看出來?
5.夢境說明了什么?
6.交流討論。
四、擴展。
1.說說你周圍的助人為樂的故事。
2.寫一則日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教學步驟:
一、復述課文。
二、指導學生字。
1.出示生字、新詞。同桌互認,自由認讀,指名讀,齊讀。
2.擴詞,造句。
3.分析各字字形,指導寫字。
4.重點學習:
讀:左右結構。
粉、昨、晴、姑、娘可與份、作、猜、故、糧進行區分。
三、引導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l.看“我會寫”中田字格中的字,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仔細觀察每個字的關鍵筆畫的位置。
四、練習認讀,書寫。
五、指導完成課后“看看寫寫”內容,并讀讀。
昨天 妹妹 學校 書包
幫助 讀書 少年 兒童
六、布置作業。
回家后把你熱心助人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24 日記兩則
我
夢想白紗裙—媽媽不給買—不讓媽媽買
(喜歡) (生氣) (高興)
教學反思:
課堂上,我對日記的格式反復強調。只是板書過于簡單,沒能突出主題,重點詞的板書不夠到位,應該注重簡潔明了,并且一些重點詞應該及時地寫在黑板上。另外應該聯系生活說說怎樣節省來幫助阿英及像阿英一樣的小孩,將其引入現實,那就是節省錢,來資助濟源山區的一些貧困學生。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7
一、設計意圖
(一)教案設計過程中,我特別注重讀的訓練和指導,運用“讀書——說話”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課文所描述的故事,通過“讀書——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媽媽和我對苗家小姑娘的那份“愛心”,學生在表達、爭辯中認識和體會人物。
(二)在多年的作文教學中,我的第一感受是要想辦法使他們有內容可寫,我覺得寫日記也一樣,只要有了內容,剩下的就好辦多了,怎么樣讓孩子寫日記有內容呢?我就想到了把平常看到的東西拿到課堂中來,作為具體的教學材料。蔣錁沅同學是我們班的一個很有個性的男孩,非常聰明,愛動腦,敢提問,發言大膽,知識面廣,但行為邋遢,作業拖拉,字跡潦草,不知道整理書包。于是我就把他拿到課堂上來作為寫日記的材料,學生就感到有話要說了,覺得寫日記原來就這么簡單。
二、學習目標
(一)認識“則”、“昨”等13個生字。會寫“份”、“粉“等8個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人為樂的意識。
(三)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寫日記。
三、課前準備
(一)讓學生課前讀通課文,把字音讀正確。
(二)通過調查、訪問、查資料等了解日記是怎么回事。
(三)日記格式圖。
(四)準備日記本。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我寫兩個字,你了解它嗎?(師板書:日記)
生1:日記。
生2:把做過的事情記下來。
生3:把一些好事寫下來。
生4:把我們出去游玩過的地方寫在本子上。
師: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兩則日記。(揭題:24 日記兩則,并板書)
(二)讀書——說話
師:現在我們讀課文,老師對小朋友讀書沒有很多要求,我也不問你問題,什么問題也也不問。只有一個要求:讀完了,你有什么話要說的嗎?說什么呢?說你的感想,說你的理解,也可以說你的疑問。行不行?
生:行。
師:咱們試一試,以后養成一個習慣,讀完了就應該有話要說。好不好?那接下來我們一邊讀一邊想:我要說什么呢?還有一個情況,老師認為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一讀書就要拿起筆來。現在開始讀,怎么讀都行,默讀可以,朗讀可以,兩個人一起讀也行,小組一起讀也行。
(生讀課文)
師:讀完了嗎?還想讀嗎?真好,好孩子就喜歡讀書。那么誰想起來大聲讀?現在請舉手的同學站起來讀,讀完了你們就坐下,想讀下面的同學就趕緊站起來,爭取機會喲,讀書的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第一段開始讀,
(舉手的同學讀第一、二段)
師:好,想讀的站起來,你們接著讀第三、四段。
(生讀這兩段)
師: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動作慢了點,剛才沒有爭取到機會,現在請沒有讀過課文的同學站起來,把機會讓給你們,你們要不要大家幫忙啊?
生:不用。
師:好,剛才讀的同學都坐下,你們幾位讀第二則日記開始!
(生讀第二則日記的第一段)
師:現在全部都讀過了,我就想問一下,有誰敢舉手,說我是全班讀得最好的?
生:我是全班讀的最好的!
師:她這么說是驕傲嗎?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膽量的孩子!我們請她讀最后一段。
(生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讀得真不錯,好,現在誰想說話呢?想說就舉手。
生1:第一段有一個字不認識。
師:這個不認識的字你作上記號了嗎?
生1:我圈出了。
師:非常好,把難讀的字圈出是個好習慣。同桌愿意幫他嗎?
生2:我愿意。那是個“投”字,“tóu”。
生3:課文中說,今天是我的節日,我想問是什么節日?
師:哦,這個同學提了個問題,我想,這問題暫時先記下,等會你就明白了,行嗎?你還有什么話要說的嗎?
生4:在第一則日記中,我做的夢是夢見自己穿上了擺在商店里的那條白紗裙,很漂亮的。
師:那么,課文中的我夢想成真了嗎?結果媽媽送我什么禮物呢?請同學拿起筆畫出媽媽給我的禮物。(師板書:穿上白紗裙)
(學生邊讀邊畫)
生:我的夢想沒有成真,因為媽媽的禮物是一條粉紅色的布料連衣裙,一個紅書包,還有一套《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就是沒有我心愛的裙子。
師:應該說是“她”,而不是“我”。誰能正確的說呢?
(指名同學繼續講)
師:她的夢想沒成真,結果心里真不是滋味,哪里能看出來?誰能讀出感情?
(生讀最后一段,師板書:不高興)
(三)指導寫字
師:同桌互讀要求寫的8個字,并說說可以組成什么詞?
(同桌互相檢查)
師:有困難嗎?
生:沒有。
師:考考同學,這8個字可分成幾類?為什么這么分?
生:按偏旁可分為4類:女字旁為一類,日字旁為一類,有“分”字的“份、粉”為一類,“讀”字為一類。
師:非常好。老師先范寫“姑、娘、妹”。
(師范寫,提醒學生女字旁的橫變成提,生先書空,再在書上描紅。)
(同樣方法指導書寫“昨、晴、份、粉、讀”。)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趣
師:上節課我們是讀書——說話,這節課我們是讀書——提問,來個問答大挑戰,行嗎?
(二)讀書——問答
師:先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則日記,讀完后,請圍繞課文內容,你能對其他同學提出一個問題嗎?
(生自由讀課文,并提出一個問題)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交流討論,哪個同學來提問?
生1:阿英妹妹是個怎么樣的人?
其他組回答: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貴州山區。
補充:她很勤快,幫媽媽干活,也很好學,不是看書就是問問題。
生2問:你認為媽媽小氣嗎?
其他組回答:媽媽不小氣。她一直寄錢幫助阿英讀書,穿的衣服和路費也是媽媽寄去的。
補充:六一節那天,媽媽也買了連衣裙,一個紅書包,一套《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也送給阿英的,所以媽媽不小氣。
生3問:第二則日記中的我做了一個什么夢?
其他組回答:我夢見媽媽帶我去買那條裙子。我沒讓媽媽買。我把錢省下來買書送給苗家小姑娘。
(三)學習日記格式
師: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1;第一則日記開頭寫了6月1日,星期五,陰。
生2:第二則也寫了這些。
生3:我認為寫日記要寫名、明幾月幾日,星期幾,天氣怎么樣。
師:同學們真行,是的,日記比以前學的課文開頭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氣,但沒有題目。
(四)練習寫日記
師:你覺得我們班的誰最聰明?
生1:蔣科沅,因為他上課愛動腦,常常舉手。
生2:可他有一點不好,有時要欺負我們。
生3:他作業不按時完成,字寫得很潦草。老師也常批評他。
生4:他很大方的,彩色筆、鉛筆常借給我的。
生5:他笑起來眼睛很好看,象一條縫。
生6:他的眼睛笑起來象二個彎月亮。
生7:他還有一點不好,東西不整理的,常常是周穎幫他整理的。
師:你自己說,同學們說的對嗎?壞習慣要改正喲!接下來把剛才同學們講的話用日記的格式記下來,就成了日記。試一試,寫一寫,行嗎?先寫他的外貌,接著寫他的聰明,最后寫他的不好的地方,按這樣的順序,開始。
(生寫日記)
(五)展示日記
(六)板書
板書
日記 夢想 心情
第一則 穿上白紗裙 不高興
第二則 不買白紗裙
省錢買書 高興
送給苗家小姑娘
愛心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8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記錄了“我”的兩次“夢”。記錄了“我”的夢與現實生活之間由矛盾到統一的過程,記錄了在城鎮的“我”與貴州山區小女孩阿英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她們之間的差別。“我”那白紗裙的夢,在媽媽的影響下,變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這個故事很有時代意義,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時要結合生活現實,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看到自己平時的影子,能夠想起自己平時的思想與行為,也許還能夠讓學生從學習這篇課文開始,學會多想想別人,少想一點兒自己。
教學目標:
1.認識“則、咋”等13個生字。會寫“份、粉”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應該關心有困難的人,增強團結互助的意識。
3.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學寫日記。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體會小女孩團結互助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生字新詞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能談談對日記的了解嗎?
日記是每天記錄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請大家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寫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把字音讀正確,同桌互相檢查。
2、了解日記的格式,讓學生發現今天學習的課文與以往有什么不同,明白日記的格式。
3、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檢查學生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4、自由讀兩則日記,思考:“我”做了一個什么夢,夢想成真了嗎?
三、朗讀感悟第一則日記。
過渡:在兩則日記中,我的夢想都沒有實現,我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樣呢?讓我們先來朗讀感悟第一則日記。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2、小組分工讀,指名讀。解決“我”為什么怪媽媽小氣呢?(聯系第一自然段,理解“羨慕”。)
指導:“我”的夢想沒有實現,要把“我”不高興的語氣讀出來,還要注意標點的停頓。
3、指名、分組或齊讀第一則日記。
四、小結。
寫日記就是要把當天發生的、印象深的事記下來,而不是像流水帳一樣,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列下來。
五、指導書寫。
出示:同偏旁:昨、晴
同部件:份、粉
1、認讀要寫的字,教師重點正音。
2、觀察字形,發現規律,分類說說寫字時要注意的事項。
3、示范書寫,重點指導。日字旁:寫的瘦長一些,折筆稍向里收。
4、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復習引入。
“一字多詞”:
“粉、料、套、貴、費”等字,讓學生找朋友,看誰找的多。
二、朗讀感悟第二則日記
1、指名分節讀課文,大家評議。
2、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我”又做了一個夢,又夢見了那條心愛的白紗裙,這回“我”有沒有得到這條白紗裙呢?
3、反饋:體會“我”的高興的心情。
4、聯系上文,感悟我變化的原因
“苗家、貴州、失學”抓住這些詞語來理解。
聯系自己身邊的生活,舉例說說這些因生活困難而失學的感人事跡。
教師可補充幾個事跡。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要把“我”夢中開心的事,高興的語氣讀出來。
6、說說“我”是個怎樣的人?
三、指導書寫。
出示:同偏旁字:姑、娘、妹
1、重點指導:女字旁:撇點的撇要寫的長一些,第三筆不要超過右邊的撇。
妹:右邊的部件上橫短,下橫長。
讀:第五筆是橫鉤,不是橫折鉤;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2、學生練寫。
四、鞏固識字。
1、用生字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2、完成“看看寫寫”的練習。
五、課后延伸。
按照日記的格式寫一則日記。
六、板書:
24、日記兩則
我
夢想白紗裙----媽媽不給買----不讓媽媽買
(喜歡)(生氣)(高興)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規范寫日記的格式。
過程與方法
分小組閱讀質疑,在閱讀中探究、討論、交流。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關心有困難的人;繼續培養寫日記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在地圖上找貴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況。
2、準備生字卡和相應的一些課件。
教學時間
本課教學需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認識生字。
(常規讀文識字法)
四、流利讀文,熟識生字。
五、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六、鞏固生字,寫字指導。
1、鞏固13 個生字。
2、指導書寫8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
二、自讀自悟,探究發現,朗讀深悟。
1、自讀自悟,自己有什么發現。
2、把自己的發現與感悟,與小組同學交流。
3、小組匯報,點播導思,感悟朗讀。
(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匯報1、“我”做了什么夢?夢想成真了嗎?2、“我”的夢沒實現的心情讀出來。3、引導體會二則日記,“我”的心情并指導朗讀,并相機出示課件,幫助感悟。)
4、朗讀全文,體會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記格式,規范日記寫法。
2、指導學生按正確格式寫日記。
3、組織學生準備展示自己的日記。
四、板書設計
24 日記兩則
我
夢想白紗裙—媽媽不給買—不讓媽媽買
(喜歡) (生氣) (高興)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10
【設計理念】
小學生在讀了一些文章、認識了一些字之后,他們便更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觸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們感興趣,并產生把它們記錄下來的沖動。《日記兩則》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日記體的習作范文。讀了能啟發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法記錄生活,使他們把記錄生活的沖動化為自己的行動。這篇課文記錄了“我”的兩次“夢”。記錄了“我”的夢與現實生活之間由矛盾到統一的過程,記錄了在城鎮的“我”與貴州山區小女孩阿英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他們之間的差別。“我”那白紗裙的夢,在媽媽的影響下,變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這個故事很有時代意義。教學時要結合生活現實,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也許,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看到自己平時的影子,能夠想起自己平時的思想與行為,也許還能夠讓學生從學習這篇課文開始,學會多想想別人,少想一點兒自己。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應該關心有困難的人,增強團結互助的意識。
3、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學寫日記。
【教學流程】
一、識字寫字
1、認讀生字:
借助拼音讀一讀果實和樹葉里的生字,再自讀課文,在朗讀中進一步認識生字。教師出示帶生字的詞句,讓學生朗讀,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采用多種方式識記字形:
讓學生交流記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換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紗、斗──料;作──昨、沙──紗。
3、組詞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可以讓學生用生字組詞。如,學生手則、昨天、紗布、寄信、水電費。還可以一字組多詞。如,粉條、面粉、粉刷、粉身碎骨;顏料、材料、料事如神;手套、圈套、套裝;寄存、寄托。
學生組詞之后,再完成課后的看拼音寫詞語。
4、指導書寫:
⑴ 鞏固讀音:
本課八個要寫的字中,容易讀錯的字較多,建議書寫前指導學生反復讀一讀,以鞏固讀音。特別是“昨(平舌音)、娘(聲母是鼻音)、晴(韻母是后鼻音)”三個字,建議再次領讀幾遍。
⑵ 觀察發現:
同結構:八個字都是左右結構。
同偏旁:昨、晴;姑、娘、妹。
同部件:份、粉。
⑶ 重點講解:
女字旁:撇點的“撇”要長,“提”不能超出右邊的撇。
日字旁:相對瘦長一些。
二、朗讀感悟
朗讀本課,要重點領會作者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并對日記的內容和寫法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1、自由朗讀。抓住“‘我’做了一個什么夢,夢想成真了嗎”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2、在朗讀中感悟。讀第一則日記,要注意指導點撥學生,因為“我”的夢想沒有實現,心里埋怨媽媽,因而要把“我”不高興的語氣讀出來。最后一段朗讀的難度較大,要多指導。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思考。如,“我”為什么怪媽媽小氣呢?并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小女孩的媽媽小氣嗎?為什么?讀第二則日記,可以讓學生思考:“我”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什么?同時指導學生把“我”夢中開心的事,用高興的語氣讀出來。
3、比較朗讀。比較一下這兩則日記內容上和情感態度上的不同。思考:媽媽沒有給“我”買心愛的白紗裙,“我”的心情怎樣?后來“我”為什么沒讓媽媽買白紗裙?
4、教師出示日記格式,并啟發學生:日記的寫法比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寫出一天當中有意義的事或自己特別想記下來的話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日記的篇幅可長可短,一定要寫自己的真實感受。
三、實踐活動
按照日記的格式寫日記(篇數不限)。
提示:
1、今天你做了什么?
2、你到過什么地方?看到或聽到什么?
3、你最想干什么?
4、今天發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樣?是高興、傷心還是后悔……
要讓全體同學都有展示自己日記的機會,培養他們展示自己作品的愿望,體驗寫話的快樂。可以指名上臺朗讀,或在學習園地里展出,在“語文園地”的“展示臺”展示。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11
教學目標:
1、借助字音,初讀課文。
2、運用識字經驗,識記生字。
3、初步接觸日記的書寫格式。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書寫生字。
2、掌握日記的格式和內容來源。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同學們,我們每人都有一些“心里話”“悄悄話”是嗎?有時這些悄悄話不想對別人說,只想把它寫下來,這就是“日記”。今天,老師就與大家一起來分享一個小女孩的兩篇日記,看看她有什么“心里話”。
板書:日記兩則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能借助字音,讀通順。
2、檢查學生認讀情況: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3、(課件出示)師生合作,找出識記方法。
換偏旁:作—昨 沙—紗 份—粉 科—料
加偏旁:奇—寄 未—妹 次—羨
要注意:“慕”的下面不是“小”字。“套”字的筆劃規則。
4、師隨機抽讀卡片,鞏固識字。
三、借助經驗,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拼讀字音,找出分析字形的方法。
2、學生匯報,教師總結。
本課的生字都是左右結構,除了“昨”字,都是熟字加偏旁。
3、生字組詞比賽,看誰說得多。
4、開火車練讀。
5、師范寫生字,生注意觀察。
6、生臨寫,是巡查。
四、復習鞏固:
1、做課后“看看寫寫”,注意不要寫錯別字。
2、簡單說說:“日記”寫的是個人的什么內容?
五、作業:
朗讀課文,記住日記的書寫格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
2、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讀好人物不同心里的情感表達。
3、學會寫日記。
4、能從故事中受到啟示。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使學生在學文基礎上體驗“愛”和“被愛”的幸福。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生字卡片,朗讀課文:
1、出示本課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試說說日記寫了些什么內容?
二、朗讀感悟:
1、學生自讀第一篇日記,找出我寫日記的時間、天氣、掌握日記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氣。讓學生自己說說以“今天”為例的書寫格式。
2、第一段講了什么內容?是真實的嗎?從“我”的夢中,可以看出小女孩的什么心思?她對那條裙子有怎樣的感情?(期盼)指導朗讀。
3、可是“我”的希望實現了嗎?我沒得到想要的東西,心情怎樣?引導學生用失望的語氣讀第二段。(課件出示插圖)
4、媽媽不但沒給“我”買裙子,還把禮物分給了誰?如果你是我,你會怎么想?你的心情又會怎樣?(用疑問、生氣的語氣讀)
5、同學們,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一起翻開“我”的下一篇日記。學生自由朗讀。找出媽媽這樣做的理由?
6、誰來說說:“阿英妹妹”是誰?媽媽為什么那么關心她?媽媽都是怎樣幫助她的?(介紹貴州山區,讓學生體會到這樣做的理由)
7、阿英是個怎樣的孩子?(勤快、好學)用敘述的語氣讀。
8、“我”又做了個夢,這回又夢到了什么?這次“我”對裙子的態度有轉變嗎?我的夢境中還出現了什么人?我們一起在干什么?
9、通過這個夢,說明了我的思想有了什么樣的轉變?“我”還會生媽媽的氣嗎?“我”理解了媽媽嗎?
10、引導學生用幸福、渴望語氣讀第三段。
三、教學回顧:
1、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感受情緒的.變化。
2、思考討論:媽媽這樣做對嗎?為什么?我得不到自己喜愛的裙子應該生氣嗎?想一想,今后的我會有什么思想與行動上的變化與進步?
四、作業設計:
學會這篇課文后,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也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來。
五、板書設計:
夢裙子—— 失裙子—— 見到阿英—— 夢跳舞
(希望)——(失望)——(理解)——(希望)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12
教學目標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習日記的格式,并學會自己寫日記。
4、 要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培養寫日記的興趣,能按格式寫日記。
教學難點:培養寫日記的興趣,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一個女孩的日記,請同學們跟老師一塊兒認真寫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 師解題:"則"就是"篇"的意思,"日記兩則"也就是"日記兩篇"。
二、初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詞劃出來。
1. 聯系課文理解不認識的字詞,然后同桌交流。
2. 師把卡片貼在黑板上指名讀,并糾正錯誤的地方。
3. 認完后小組內多讀幾遍。
4. 讀完后學生隨教師練習筆畫順序。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指名讀課文,然后思考。
2、這兩則日記,小作者分別是什么時候寫的?、
3、課文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個什么夢,夢想成真了嗎?
4、板書夢裙子 高興 失裙子 失望
5、小女孩失望了,心中還有太多太多的疑問,誰來幫幫她?板書 見阿英 理解
6、7月22日“我”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什么了?板書 夢送書 希望
7、學到這里,你喜歡日記中的誰?你想對她說些什么?
四、同學們,這篇課文是兩篇日記,你們找下日記格式和平常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 日記比以前學的課文開頭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氣,但沒有題目)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將今天所學的生字多讀幾遍,多寫幾遍,做到會讀會寫。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13個生字。
2.朗讀課文,了解日記的格式。
3.通過學文,學習媽媽熱心助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通過學文,學習媽媽熱心幫助他人的品質。
教學難點:朗讀課文,了解日記的格式。
教學準備:相關課件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出示:日記】你了解它嗎?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兩則日記。(出示:24日記兩則)
二、學習生字
要讀好課文,先得過生字關。
【出示:帶音節生字】多形式讀。
【出示:不帶音節生字】多形式讀。
【出示:生詞】多形式讀。
生字會讀了,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記的?把你的好方法與大家分享分享。
三、讀書——說話
現在我們讀課文,老師對同學們讀書沒有更多的要求,我也不問你們問題,什么問題也也不問。只有一個要求:讀完了,你有什么話要說嗎?說什么呢?說你的感想,說你的理解,也可以說你的疑問。
咱們試一試,以后養成一個習慣,讀完了就應該有話要說。
接下來我們一邊讀一邊想:我要說什么?
現在開始讀,怎么讀都行。
讀完了嗎?還想讀嗎?真好,好孩子就喜歡讀書。哪些同學愿意來輪讀一下第一則日記?【出示:第一則日記】
一起讀。
【出示:第二則日記】哪些同學愿意來輪讀一下第二則日記?
一起讀。
都讀過了,老師想問一下,有誰敢舉手,說我是全班讀得最好的?
她這么說是驕傲嗎?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膽量的孩子!我們請她讀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
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要問的嗎?
課文中的我夢想成真了嗎?結果媽媽送她什么禮物呢?(她的夢想沒有成真,因為媽媽的禮物是一條粉紅色的布料連衣裙,一個紅書包,還有一套《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就是沒有她心愛的'裙子。)
她的夢想沒成真,結果心里真不是滋味,哪里能看出來?【出示:最后一自然段】誰能讀出感情?【出示:不高興】
四、指導寫字
【出示:我會寫】同桌互讀,并說說可以組成什么詞?
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這8個字可分成幾類?為什么這么分?【出示:按偏旁可分為4類:女字旁為一類,日字旁為一類,有“分”字的“份、粉”為一類,“讀”字為一類。】
師范寫“姑、娘、妹”。【出示:動態筆順】(提醒學生女字旁的橫變成提,生先書空,再在書上描紅。)
(同樣方法指導書寫“昨、晴、份、粉、讀”。)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趣
上節課我們是讀書——說話,這節課我們是讀書——提問,來個問答大挑戰,行嗎?
二、讀書——問答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完后,圍繞課文內容,你能對其他同學提出一個問題嗎?
接下來我們一起交流討論,哪個同學來提問?
預設:
【出示:阿英妹妹是個怎么樣的人?】(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貴州山區。她很勤快,幫媽媽干活,也很好學,不是看書就是問問題。)
【出示:你們認為媽媽小氣嗎?】(媽媽不小氣。因為她一直寄錢幫助阿英讀書,阿英穿的衣服和路費也是媽媽寄去的;六一節那天,媽媽買了連衣裙,一個紅書包,一套《少年兒童百科全書》送給阿英,所以媽媽不小氣。)
【出示:第二則日記中的我做了一個什么夢?】(她夢見媽媽帶她去買那條裙子,她沒讓媽媽買,她把錢省下來買書送給苗家小姑娘。)
三、學習日記格式
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日記比以前學的課文開頭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氣,但沒有題目。寫日記要寫明【出示:幾月幾日、星期幾、天氣情況】。
四、練習寫日記
你們覺得我們班誰最聰明?為什么?
同學們說的對嗎?壞習慣要改正!接下來把剛才同學們講的話用日記的格式記下來,就成了日記。
試一試,寫一寫,行嗎?
先寫他的外貌,接著寫他的聰明,最后寫他不好的地方,按這樣的順序,開始。
五、展示日記
板書設計:
日記夢想心情
第一則穿上白紗裙不高興不買白紗裙愛心
第二則省錢買書
送給苗家小姑娘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14
生字學習,我最棒!
1.認真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相信自己一定能讀好!
生字中會認的字:
經過努力認識的字:
2.“我會寫”的字中容易記住的字:
組詞方面有困難的字:
書寫方面有困難的字:
3.從課文中我又認識了幾個新詞語: ,我還能說幾句話呢: 。
朗讀課文,收獲大!
1.讀了課文,我知道講了一件什么事?
2.寫日記還要注意格式呢!日記格式包括三部分內容:(1)
(2) (3)
邊讀邊想,我能行!
1.媽媽為什么沒有給“我”買那條白紗裙?
媽媽真得很“小氣”嗎?為什么?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媽媽?
2.兩則日記中的“我”有變化嗎?表現在哪兒?
3.讀完課文,我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呢!想和老師、同學一塊交流。
生活探秘,我在行!
在生活中,我也有關愛他人的事例,和大家說說吧!
今后我會做更多的事,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因為“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
《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片斷 篇15
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學習默讀。
3.能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能閱讀淺近的童書,向往美好的情感,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5.有學寫日記的興趣,有表達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在聽中投入閱讀思考:
聽老師讀第一篇日記,想想說說:媽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媽媽會做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學習根據詞句和圖畫從已知猜測將會發生的事。預測沒有對錯,而是有意識的閱讀,讓自己跟文本很快建立關系。預測文本的發展能幫助學生投入閱讀。)
二、在讀中初步感知課文:
讀課文,提要求:
1.讀準字音,讀正確;
2.邊讀邊想:這篇課文和前面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完成字詞檢查,初步感知文體特點)。
三、在討論中把握課文的特點: 回憶上節課學的日記的特點,討論這兩篇日記的特點。
(可提出問題來幫助學生思考:這兩邊日記都寫了“我”的夢,而兩個夢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兩幅插圖也表現出“我”的不同的心情)
四、學習在默讀中思考:
1.默讀課文后說說:媽媽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找到書上的句子讀一讀。
2.“我”對媽媽的看法變了,心情也變了,“我”想做什么?重點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3.我們可以用哪些具體行動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五、在擴展閱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一起讀繪本《凱琪的包裹》。
在環襯中發現“一九四五年五月的美國印地安納州曼菲爾市”和“一九四七年五月的美國印地安納州曼菲爾市”的不同。體會“你們的友誼不但填飽我們的肚子,也振作我們的精神。”
2.說說課文中的阿英面對幫助是如何做的,《凱琪的包裹》中凱琪面對幫助是如何做的?
3.游戲:促膝談心:面對幫助你的人你會怎么做?
(學習文本與文本連接,文本與生活連接)
六、按照日記的格式試著寫一篇日記:
1.說說日記的格式。
2.如果寫一篇昨天的日記,說說你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