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迎接蠶寶寶的誕生
第四單元 動物的生命周期 1 迎接蠶寶寶的誕生教學目標:指導并鼓勵學生開展養蠶活動,引導學生在養蠶過程中發現生命的發展變化,通過養蠶活動的經歷和體驗,培養學生親近生命,珍愛生命的情感。
親歷養蠶的過程。
經歷對蠶的身體變化進行比較和測量的過程。
經歷對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堅持不懈地觀察記錄的過程。
教學重點:親歷蠶由“卵→蟻蠶→幼蠶”的過程。
教學難點:付出一份愛心,細心地進行養蠶活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
供小組或個人觀察用的蠶卵,放大鏡和養蠶用的小盒。教師應準備一些其他動物卵的圖片或實物。
教學活動過程
1.引入。
誰知道美麗的蝴蝶是什么變來的?大自然中就有不少的動物像蝴蝶一樣,在生長的不同階段會有很大的變化和差異,蠶的一生就要經過多次的變化。
2.蠶卵的觀察。
•觀察蠶卵,讓學生思考:蠶也是生命,但生命在哪里呢?
•用放大鏡觀察蠶卵,描述蠶卵的大小、形狀和顏色。•還有什么新發現?
3.比較不同動物的卵,發現它們的異同點。
•討論:哪些動物像蠶一樣產卵?
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地出示一些動物卵的圖片并提問:"這些卵一樣嗎?這些動物產卵的地方一樣嗎?"•討論:這些動物的卵有相似的地方嗎?
4.討論蠶寶寶出世前的準備。
•"誰知道我們出世前,我們的媽媽給我們準備了些什么?"•"小鳥出世前,鳥媽媽會給小鳥準備些什么?"•"蠶寶寶出世前,我們應該給它們準備些什么呢?"
5.從卵里出來的小生命。
討論:"我的蠶寶寶孵出來了,我們能為它做些什么呢?"•觀察剛孵化出來的蠶是什么樣的。
•給蠶寶寶準備好干凈的桑葉,蟻蠶吃的桑葉還要切成碎片或條狀。
•記錄蠶寶寶的生長過程,有哪些辦法?
"蠶寶寶一出世我就給它畫一張像,然后隔一段時間就畫一張。我給蠶寶寶照相。我出生、滿月、一歲時,我的爸爸、媽媽都給我照相。蠶寶寶吃桑葉的樣子可愛極了,我把它記下來。"
6.測量蠶寶寶的體長。
•討論:怎樣做能讓蠶寶寶長得又大又壯?
•蠶寶寶一天天長大,我要隔三天就測量一下它的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