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神經
(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神經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大腦、脊髓和神經是協同工作的,其中大腦和脊髓是人體的神經中樞。
2.知道人體活動中神經傳導的線路。
3.能夠做不同部位,不同個體之間的神經反應速度實驗并進行解釋。
4.能夠解釋人的神經反應過程。二、教學重點:知道人進行各種活動時,神經的反射線路(即反射弧)
三、教學難點:能說出人體進行不同的活動時,神經傳導的線路。
四、教學準備:人體神經系統掛圖,兩支削好的鉛筆(每人),一塊橡皮。五、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
1.同學們,我們同桌同學之間來做一個游戲,看看誰被打到手的次數多,誰被打到的次數少,每位同學實驗五次。
2.講明游戲的規則和要注意的事項。
3.開始測試。
4.學生匯報實驗的結論,并討論分析原因。
5.共同討論分析原因后,得出實驗的結論。每個人的反應速度是不相同的,反應快的人不易被打到手,反應慢的同學則被打到手的次數比較多。
6.質疑:我們大家所說的反應快慢是怎么一回事。
引導討論:將學生已有的前知識引入到即將進行的新知識研究中來。(二)探究人體內的神經是怎樣分布和傳遞信息的。
1.談話引入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已知:人對外界的刺激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反應,那么外界刺激的信號是通過誰來幫助傳遞的?我們大腦發出的命令又是通過誰幫助傳向身體各處的?
2.學生討論、匯報。
3.提問:請大家分析一下,向大腦輸送信號的神經和傳遞大腦發出命令的神經會不會是一種神經呢?
4.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不會是同一種神經,因為它們傳遞信號的方向不相同,傳遞信號的作用也不一樣)
5.小結:
把信號從感官或身體的其他部分傳入大腦(或神經中樞)的神經稱之為傳入神經,因為這種神經的作用是傳遞感知的,所以又稱為感覺神經,把大腦發出的信號(命令)傳遞到肌肉等處的神經,稱之為傳出神經。因為這種神經傳遞的命令大多是分布到肌肉上去的,指揮身體的運動,所以又被稱之為運動神經。
6.談話:神經在身體各部位的分布是否均勻呢?
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探究一下吧!
7.學生實驗
測測皮膚里神經的敏感性,通過實驗探測到身體的不同部位感覺有很大的差異,說明神經末梢在身體的各部位分布是不相同的,有些部位分布多,有些部位分布少。(三)了解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相同。
1.談話: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它分管人類的感覺、運動、語言、思維、記憶和情緒等功能,它是人的高級神經中樞,人類的絕大多數活動都要經過它的思考并做出判斷。和腦相連的是脊髓,它位于椎管里,它和大腦共同組成了人體的神經中樞,只不過它是低級的神經中樞,只能分管一些簡單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射,排便、排尿反射等。
2.學生活動
同桌同學互做膝跳反射實驗。(眨眼反射等)
3.討論
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作用
①從腦發出的神經叫做腦神經,它主要分布在人體的頭部和內臟,相關的反射活動是不經過脊髓的,如人“看到紅燈停、綠燈行”,相對應的反射活動過程是這樣的:(反射弧)
大腦
眼傳入神經↓作出反應
(接受紅、綠燈信號)(視神經)脊髓→傳出神經→腿部肌肉
②從脊髓發出的神經叫脊神經,它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軀干和四肢,相關的反射活動是要經過脊髓的傳遞的,如人的手觸摸到仙人掌后,會很快地縮回來,相對應的反射活動過程是這樣的。(反射弧)
大腦
上傳信號↑↓作出反應
手上感應器→傳入神經→脊髓→傳出神經→效應器 (四)總結: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