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畢業復習提綱
(一)生命世界1.植物的特征
鳳仙花植株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部分組成的。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料,滿足植物生長需要,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能把根吸收來的水分和養料輸送到葉、花、果,又能把葉上的養料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分,有些植物的莖還有繁殖的作用。植物的莖分為直立莖(向日葵)、匍匐莖(番薯)、攀援莖(葡萄)、纏繞莖(牽牛花)。
人們根據植物莖的軟硬程度把植物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一片完整的葉具有共同的構造,包括葉片和葉柄兩部分。葉片中有葉脈,它是輸送水分和養料的管道。葉片表面有氣孔,氣體從氣孔自由地進出葉片。葉具有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植物的葉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長所需的養料并釋放氧氣,稱為光合作用。公式為:綠葉(葉綠素)+水+二氧化碳——氧氣+養料
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
果實一般是由果皮和種子構成的。有肉果和干果。
植物的種子由種皮和胚構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葉。胚根將來長成植物的根,胚芽將來長成莖和葉。
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有利用風力(如蒲公英、臭椿、楓樹、松樹)、利用動物(如蒼耳、鬼針草、山楂、葡萄)、利用彈力或噴射作用(如鳳仙花、噴瓜)、利用水流(如蓮蓬、椰子)。
開花植物的生長主要經歷了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主要過程。
植物的繁殖方式分為:(1)種子繁殖:利用種子來進行繁殖的;(2)營養繁殖:由莖和根來進行繁殖(如番薯用塊根進行繁殖;水仙花、甘蔗、馬鈴薯、大蒜、洋蔥、姜是用莖來進行繁殖;蘆葦、狗尾巴草用地下根莖進行繁殖。);(3)扦插:直接從莖上剪下一段枝條,插在土里進行繁殖(如葡萄、石榴、楊柳)。
2.動物的特征
蠶是從蠶卵里孵出來的。剛孵出的小蠶稱為“蟻蠶”。
蠶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會吐絲結繭,變成蛹。
蠶蛾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羽毛狀的觸角,胸部有兩對翅膀和三對足。
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種形態。昆蟲的特點: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有翅或翅退化。
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頭部有一對觸角。
蝸牛的觸角是來辨別和尋找食物。
魚靠著鰭和身體的擺動在水中自由地游泳,魚是靠鰓呼吸的。
鯽魚的身體由頭、軀干、尾三部分組成。身上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動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態會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變態。
幼體在水里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岸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動物,叫兩棲動物,如:青蛙、蟾蜍、蠑螈等。
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
動物的繁殖方式常見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昆蟲、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都是卵生動物,哺乳動物是胎生動物。此外其他的繁殖方式有分裂(如草履蟲、變形蟲)、出芽(珊瑚)。
各種動物都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