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畢業(yè)復習提綱
輪軸由輪和軸固定在一起而組成的簡單機械,在輪上用力可以省力。斜面也是一種能省力的簡單機械。
滑輪有定滑輪和動滑輪兩類。定滑輪不省力但可改變用力方向;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滑輪組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滑輪組能省力,能改變用力方向。
斜面是一種省力的簡單機械。在提升重物時,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自行車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簡單機械,并通過不同的傳動方式傳遞力量。
5.物質的變化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都會發(fā)生變化。
金屬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可塑性和金屬金屬光澤等屬性。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以后,會產生新物質——二氧化碳。
鐵會生銹,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
鐵生銹給人類造成了巨大損失,人們通過涂油漆、制成合金等方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三)物質世界之能量表現形式
1.聲音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聲音的強弱用音量來描述,常用單位是分貝。音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聲音的高低用音高來描述,音高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聲音的傳播離不開物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6米/秒。
聲音傳播到我們的耳朵,使鼓膜產生振動,通過神經傳到大腦,我們就聽到了聲音。
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有可能損傷我們的聽力。
2.光 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空氣中光速是30萬千米/秒。
光遇到物體后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陽光下的物體溫度與物體受到的光照強度有關。光線越強烈,物體的溫度就越高。
人們利用凹面鏡和凸透鏡將光線會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
陽光下的物體溫度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關。
物體的顏色越淺、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溫度就越低。
放大鏡是一種凸透鏡,它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
3.電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靜電。有正電“+”和負電“-”兩種;同種電相互排斥,異種電相互吸引。
從電源中流出的電流通過燈絲時,小燈泡就會發(fā)光。
導線、電池(電源)和小燈泡(用電器)可以組成一個簡單電路。
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叫做電路。
容易導電的物體稱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絕緣體。
開關是電路中控制電流通斷的元件。
電路根據不同的需要,有串聯和并聯兩種連接方式。
4.熱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
物體溫度的上升或下降,說明了物體的熱量在增加或減少。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體溫為37℃、水結冰的溫度為0℃、水沸騰的溫度為100℃。
水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水的這種性質叫做熱脹冷縮。
空氣以及許多液體、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這種傳熱的方式叫熱傳遞。
不同的物體傳熱性能是不同的。金屬的傳熱性能比較好,但保溫性能較差。
各種不同材料的吸熱和散熱能力是不同的。
5.磁 磁鐵能吸引鐵的性質叫磁性,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