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四單元 巖石和礦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活動中樂于與他人合作交流,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發展對探究礦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能用所學方法與知識開展應用性觀察并鑒別礦物。
教學難點:能對觀察的礦物進行鑒別。
教學準備:放大鏡、小刀、瓷磚、不知名的礦物(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觀察和描述巖石的一些方法,現在讓我們來研究一塊自己身邊的礦物吧?
二、探究過程
1、它們是什么礦物
①研究礦物的方法
a、說一說,你學習了哪些觀察和描述巖石、礦物的方法?
b、學生交流匯報。(用觀察礦物顏色和條痕、檢測礦物硬度、觀察礦物透明度和光澤等方法。)
c、我們需要哪些工具幫助研究?(生:放大鏡、小刀……)
②研究我們的礦物
a、猜測:打開盒子,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礦物?
b、學生猜測
c、要想知道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應該怎樣做?(小組討論)
d、學生發表意見:借助工具觀察;查找資料識別;收集礦物的特征等。
e、投影圖片,師介紹地質學家鑒別礦物的方法。
f、運用前面所講的方法研究礦物。
g、交流匯報
?你發現了礦物有多少特點?
?你怎么去描述這些特征呢?
?小組活動:互相描述,評一評。
③為礦物做份“簡歷”。
2、確定“身份”
①閱讀單元資料庫的《礦物特征卡》
②對照《礦物特征卡》鑒別它們分別屬于什么礦物。說說我們是根據它們的哪些性質做出判斷的?
③交流反饋
3、猜猜它是“誰”
請一學生描述礦物,其他人猜。
4、舉例說一說
選擇兩種礦物或巖石,詳細了解利用它們的不同特性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三、課外延伸
做一個巖石展示盒
?你想做個怎么樣的展示盒
?你打算怎么去做呢?
7、巖石、礦物和我們
?科學概念
讓孩子經歷調查研究活動,探究生活中、身邊的巖石和礦物。
?過程與方法
讓孩子在經歷查閱資料的活動過程中,增加對巖石、礦物用途的進一步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孩子初步樹立起保護、利用巖石和礦物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巖石和礦物對人類的作用。
教學難點:會整理自己調查研究活動的資料。
教學準備:
以小組或個人為形式,課前開展孩子調查研究生活中的巖石、礦物活動;同時鼓勵孩子們帶著問題從科普讀物等書或網上查閱相關文字資料。教師收集相關采礦、用巖石與礦物制成的物品等圖片資料或實物。
教學過程:
1、課前調查研究活動。
調查人員:
調查地點:
調查結果
生活、學習用品 所用巖石、礦物
2、課堂進行資料整理活動。
3、科學討論會開始。
?“猜一猜”活動。
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巖石與礦物,請你介紹一塊最感興趣的巖石或礦物,請大家猜猜它的名稱。
?說說巖石與礦物在家庭和學習生活中的應用。
?介紹巖石與礦物在其它生產領域中的應用。
分類標準 巖石或礦物名稱
冶煉金屬
建筑材料
生活用品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