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了,結果了
一、 教學目標1、及時反饋學生對鳳仙花的觀察記錄,并鼓勵他們持續地、多方面地進行課外觀察; 2、指導學生解剖花的方法及對鳳仙花花的結構的認識; 3、初步認識果實是由雌蕊發育而成; 4、指導學生認識果實的形狀及顏色的變化。 二、 教學重難點重點:鳳仙花花的結構的觀察和認識。 難點:學生對花與果實關系的認識。 三、 材料準備長有花朵和果實的鳳仙花植株、科學文件夾中的記錄卡和長有花芽的鳳仙花圖畫、鑷子、放大鏡 四、 教學過程教學
內容
教學
媒體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思路一、導入師生一起種植的鳳仙花1、今天老師站在這鮮花盛開的教室里,心情感到無比的舒暢,你知道為什么嗎? 2、大家說地真好!因為老師看到你們親手栽種的鳳仙花終于開花了,真為你們感到自豪。 3、那么,大家有沒有對鳳仙花進行認真的觀察記錄?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的觀察記錄,好嗎?1、 學生猜測老師高興的原因。 3、學生回答。1、 對學生勞動成果的肯定。 2、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鳳仙花的種植和觀察記錄。二、交流過去幾周觀察的記錄學生的觀察記錄、多媒體投影片1、誰來回答上節課我們預測的三個問題?(⑴鳳仙花會繼續長高嗎?⑵花會長在什么位置?⑶什么時候開花呢?多媒體出示) 2、通過我們的匯報,我們發現前兩個問題的預測和實際結果相一致,你們真了不起!但第三個問題,好象我們的回答各不相同。現在請你們根據自己的觀察記錄,到其他小組去了解開花的情況,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最先發現花芽?哪一組種的鳳仙花最早出現花蕾?第一朵花是哪一天開的? 3、現在請大家談談交流結果。 4、讓我們為最先發現花芽、最早出現花蕾和開出第一朵花的小組鼓掌。因為如果沒有他們認真及時的觀察、記錄,我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發現。 5、現在,我們的鳳仙花還在繼續長高嗎? 6、你知道鳳仙花高度增長緩慢甚至停止增長,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討論一下。 7、分組匯報。1、 學生根據記錄回答實際情況。 2、 各小組間交流觀察記錄。 3、 學生回答。 4、 學生鼓掌。 5、 學生回答。 6、 各小組討論后回答。1、教會學生通過預測前和預測后相對比的方法了解事實。 2、通過“哪一組最先發現花芽?哪一組種的鳳仙花最早出現花蕾?第一朵花是哪一天開的?”一系列問題既激發了學生交流的興趣,又能促進學生及時積極的進行觀察記錄。三、觀察鳳仙花學生花盆里的花、實物投影儀、放大鏡1、你知道鳳仙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現在請大家從花盆里采一朵花,接下去讓我們一起來研究花的結構好嗎? 3、先說說你準備怎樣觀察花? 4、我們可以用鑷子細心地從外到內撕下花的各個部分,粘貼到學生活動手冊上后,認識花的結構。分組活動。 5、誰來說說鳳仙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6、哪些部分和結果有直接關系,請各小組討論以下? 7、討論好了嗎?哪個小組先來回答? 8、鳳仙花的果實長在哪里? 9、我們用手輕輕挑開干枯了的花瓣,就看到果實了。1、 學生回答。 2、 學生采下鳳仙花。 3、 學生回答。 4、 學生解剖花,認識花的結構。 5、 學生通過實物投影講解。 6、 小組討論。 7、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8、 學生回答。 9、 學生動手觀察。1、教會學生花的解剖方法。 2、通過小組討論、實物觀察,突破重點——雌蕊發育成了果實。四、課外延續1、你對果實的觀察又有什么發現? 2、果實沒有明顯變化的小組可以到其他小組觀察。 3、回去以后,請大家密切關注果實顏色的細微變化,并做好記錄。1、 學生回答。 2、 學生自由的到其他小組觀察果實。一方面指導學生及時發現果實顏色變化,另一方面果實成熟就可以教學下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