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縮的空氣》教案(精選2篇)
《被壓縮的空氣》教案 篇1
被壓縮的空氣一、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感知空氣可以被壓縮,感受壓縮空氣有彈力。2、運用實驗的方法知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會產生彈力。3、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二、 教學重難點: 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三、 材料準備:按組準備小皮球、注射器、橡皮、空氣槍、紙面巾、水;每人準備科學文件夾。 籃球兩個(一個氣不足,一個氣足)、一支充氣針、一個打氣筒。四、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師行為學生行為教學思路(一)感知空氣可以被壓縮,初步感受壓縮空氣有彈力。(二)用實驗的方法知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會產生彈力。(三)日常運用(四)整理器材小皮球注射器籃球兩個、一支充氣針、一個打氣筒?諝鈽1、(出示小皮球)你打算怎樣來玩這個球?2、玩的時候有什么發現?(做好記錄)3、你們組有哪些發現?(板書)4、對于這些現象你能提出哪些問題?(選定今天的研究課題)(1) 為什么小皮球能被捏癟?(2) 手松開后為什么能彈回?(3) 為什么有的小皮球彈的高,有的彈不高?5、你們猜測一下是什么原因?(板書)(1) 空氣可能可以被壓縮。(2) 壓縮空氣可能有彈性,會產生彈力。(3)壓縮空氣越多,彈性可能會越大。1、(出示注射器)誰有辦法證明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會產生彈力?(做好記錄)2、誰有辦法證明壓縮空氣越多,彈性可能會越大?3、通過實驗驗證了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1、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哪里利用到壓縮空氣?2、怎樣獲得更多有關壓縮空氣的知識?1、學生回答。2、學生觀察、記錄。3、學生匯報、交流。4、學生匯報、交流。5、生討論,匯報,交流。1、分組探究,記錄,上臺匯報、交流。2、學生匯報、交流。一生上臺實驗。1、學生匯報、交流。玩空氣槍。2、學生匯報、交流。讓學生在實驗中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
課題:流動的空氣一、教學目標:1、通過探究知道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空氣的熱的也有冷的;2、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嗅覺來體驗風的存在;3、鼓勵學生用畫圖、想象等多種方法來感知空氣的流動。二、教學重難點:空氣可以流動形成風。三、材料準備:一瓶花露水、每組同學一支香、一盒火柴、一把扇子。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媒體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思路
一、引入
實物投影1、出示謎語;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風的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風的知識?討論,猜謎;思考,回答。用猜謎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探
究
活
動
1、
了
解
風
vcd1、播放關于風的vcd;2、提問:怎樣看到風?大自然中都有哪些類型的風,我們是怎樣判斷的?觀看vcd;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視覺、聽覺來了解風的知識。
2、
游
戲
1、在教室門口打開花露水的瓶蓋;2、提問:誰把香味帶到了你的鼻子里?聞到香味后舉手,觀察其他同學聞到香味的先后順序;畫出香味在教室里飄散的線路圖并作說明;回答問題。讓學生用游戲的方式通過嗅覺來親身感受風的存在。
3、
實
驗
⑴
煙
的
實
驗
實物投影1、巡視指導學生實驗,提醒學生不要對著香吹氣;2、展示學生畫的空氣流動路線圖。點燃香,觀察煙飄的方向;觀察其他小組的煙飄的方向;畫出教室里空氣流動的線路圖;想象空氣在教室里流動的情況。通過實驗來感知教室里空氣流動的情況;通過想象來感受教室里風的存在。
、
制造風
指導學生制造不同的風。用手頭的工具制造出不同方向、不同大小風;想制造熱風和冷風的方法。讓學生親自動手制造風,進一步了解空氣的流動產生風;
三、作業
收集關于空氣和我們的生活,以及和動物、植物生活的關系的資料,思考如果地球上沒有了空氣會怎樣?
《被壓縮的空氣》教案 篇2
《被壓縮的空氣》教學反思
受這次骨干培教師訓班屈倩清老師執教《被壓縮的空氣》的啟發,這學期在我們學校執教該課時,我采用了拿來主義,運用了屈老師的一些教學策略,并作了些許補充,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上課伊始,我舉起一支注射器問:“見過嗎?這是什么?”“注射器!”“可今天它在老師手里變成了一把空氣槍,想玩嗎?”“想!”剛才還十分喧鬧的教室頓時安靜了下來。我用一小團紙巾堵住針筒口,推動活塞,“啪”的一聲,“紙彈”飛出了三、四米遠的距離,我又請出了兩三位同學玩“空氣槍”,有的成功了,有的卻沒能把紙彈射出去,“想把你們的子彈射得更遠一些嗎?為什么有的空氣槍能射得那么遠,有的卻沒有成功,愿意研究一下里面的秘密嗎?”
教學的真諦是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興趣點和興奮點,激發他們內心“我要學”的愿望。游戲和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最能引起小學生探究的欲望。“玩具槍”是大多數孩子童年時的伙伴,能自制一把玩具槍,每個孩子都渴望享受成功的喜悅。
接下來我讓學生觀察注射器的構造:針筒、活塞、刻度,討論刻度有什么用,刻度上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毫升,并讓他們嘗試讓針筒里裝滿5.4毫升空氣,通過這些活動為下面的探究做好了鋪墊。我給每組同桌的兩位同學如下的記錄表,并要求仔細閱讀。
用注射器研究空氣實驗記錄單(第 組)
記錄者 記錄時間:
推壓前
注射器活塞位置
推壓時
注射器活塞位置
松開手后
注射器活塞位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們的發現:
用注射器研究空氣的實驗過程中操作要注意:
1、先把針筒抽空一段。
2、注射器針筒出口要緊緊頂在橡皮擦上,不能漏氣。
3、往下推壓針管時,當你感到壓得比較費勁,就不要繼續往下壓了,讓活塞停留在這個位置。
4、小組合作,一人推壓、一人讀數、一人記錄。大多數小組的同學都順利完成了自己的記錄單,讓我喜出望外的是他們記錄了許多不同的發現:當我們賭注口向下壓,如果我們放開手,活塞的位置就會向上走?諝馐强蓧嚎s物(體),沒有固定體積?諝饪梢哉紦臻g。(壓縮)空氣的力量非常大,像一個巨大的手。推壓前和松開手后的數據(刻度讀數)不一定一樣,因為空氣占據了空間,所以(活塞)無法推壓到底。如果壓(堵)住空,(活塞)就算推壓了下去,松開手后會回到大約是推壓前的位置。空氣可以占據注射器的空間,空氣(是)可以被壓縮的。壓的時候好像有一個大力士不給我們壓。推壓前是6,松開手后是5,也就是說松開手后比推壓前少了毫升。我們壓的時候,壓著壓著,就會越來越難推,因為空氣占據空間;松開手的時候,活塞就會因為空氣而彈上去,而且會彈到推壓前的活塞位置。……學生表現出來的細致的觀察力,在完成任務時動手動腦動口能力,清晰地表達記錄能力,讓我感到欣喜,真正實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在實踐中進步提高。接下來的環節,同學們迫不及待的設計、玩耍自己的空氣槍,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意猶未盡的結束了這節課。好玩的游戲設計,加上任務驅動的記錄單,是這節課成功的關鍵,特別是任務驅動的記錄單,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支架,幫助三年級的小學生去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和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