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和影子》教案(精選5篇)
《太陽和影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太陽的三個特點,知道太陽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
2、體會關聯詞的作用。能夠正確填寫關聯詞。
3、了解列舉數字的作用。
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謎語
出示謎語:(齊讀)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
出示課題。
2、有關太陽的神話、傳說、故事
太陽給人類送來了光明與溫暖,從古至今,有許多關于太陽的故事。
看,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陽——三足烏。(出示圖片)
。◣熤v述:太陽的傳說)
3、過渡語
我們的課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開頭的。
學生齊讀,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問題呢?
現在人們對太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4、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
。ò鍟禾攸c關系密切)
二.新授
1、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
太陽是個大火球。
太陽這個“大火球”有什么特點?各用一個字概括。
2、分析指導
遠:距離地球1.5億公里。在學生回答時,出示有關的圖片。
問,課文是分幾步來說明太陽的“遠”的?(列數字、比較)
齊讀有關的句子。
教師小結。
(出示要點)用具體的數字說明太陽的“遠”,
再用比較的方法讓人形象地感到太陽的距離遠。
學生齊讀要點
3、學生自學“大”和“熱”
大:130萬個地球。
熱:表面溫度6000度,中心溫度更高。
分小組自學,自學后交流,說說課文中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的?
4、能不能把太陽的這些特點連起來說?
剛才同學的話中運用了許多數字,用了這些數字有什么好處?
通過列舉數字和比較,可以給人留下比較清晰的印象。
5、教師小結:
太陽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恒星,它有巨大的質量和引力,它與地球距離有1.5億公里,那么遙遠。
6、太陽與人類的關系
A出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劃出重點句子。
劃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組交流中提出來。提出問題,解答疑問。
B學生讀有關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問題。
C歸納,集體解答
7、學生表演:
誰愿意來扮演太陽,回答同學們的幾個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
教師提問:太陽,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嗎?
為什么我每次看你總感到很刺眼?
書上說,埋在地層底下的煤炭與水的循環、風的形成你有關,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來,你能告訴我嗎?(觀看有關的影片)
媽媽很喜歡曬被子,她說有好處,這是真的嗎?
老師說,刮風下雨,也和你有關,這是什么道理?
三.結束
1、練習:
我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沒有配音,誰愿意當一回播音員,給影片配音?
(先看一遍影片,討論后確定解說詞)
。ㄟ吙从捌吪湟簦
2.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太陽》,它介紹了太陽的幾個特點以及太陽與人類的關系。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它與地球的關系十分密切。
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有些有了答案,有些還沒有答案。因為人類對于太陽的了解還十分有限,宇宙中還有許多奧秘正等待人們去揭開。希望在將來,人們能揭開這些奧秘。
《太陽和影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重疊方法安排畫面。
2、在表現大家背太陽的畫面中體會人們互相之間友愛的情感。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
1、畫有五棵樹的畫面
2、樹背太陽、房子背太陽的畫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繪畫主題。
1、前段時間由我們國家研制的飛船上天了,那兩位叔叔會在太空中看到什么呢?
2、兩位叔叔一天會看到好多次日出,那是不是我們世界上有很多個太陽呢?
3、太陽只有一個,每天清早,太陽第一個起身工作,把陽光撒向大地,給大家帶來光明,傍晚,人們開始上班回家,那太陽到哪里去了呢? (太陽翻過山頭,洗了個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邊。太陽總是不停的工作,從不休息)
二、擬人化手法,講解繪畫要求。
1、太陽實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樣讓他工作得輕松點,大樹說:“我來背太陽吧”可是太陽這么大,一棵大樹怎么能背得動呢,于是兩棵、三棵、四棵一起來背太陽。
2、咦,怎么只有一半呢?這棵樹是怎么擠進去呢?(教師順著輪廓描畫,與幼兒共同討論)看見邊就停,看不見當看見跳過去,看見了接下去
3、這么多樹一起來背太陽可是太陽太重了,還是背不動。第五第六棵樹也來背太陽,這兩棵樹站在哪里?能不能和前面的樹拉起手來呢?
4、這邊還有兩條縫,說不定太陽會叢逢里滑下去,還有更多的樹快來幫忙吧。
5、啊,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終于背起來了。畫上的太陽這么美麗用的是什么方法?(教師出示畫好的畫)
三、布置繪畫任務。
1、大樹背了太陽走了一天,被房子看見了,房子說:“我來背太陽吧。幾幢房子怎么背得動呢?
2、許多房子象大樹一樣手拉手背了太陽走了一天,這個消息傳向四面八方,還會有誰會來爭取背太陽呢?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許多朋友一起努力。
4、請你們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朋友們,讓他們來背太陽吧。
四、評價
1、太陽很感謝你們,是你們的幫助,才讓他能工作得更輕松更快樂。
2、教師針對幼兒的重疊畫法重點評價。
活動反思:
在以后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太陽和影子》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到影子的方向和長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知道這種變化是太陽的運動(視)造成的。
2、能力目標:能夠通過辨認影子了解物體和影子的關系,能夠通過玩影子游戲感受到陽光和影子的關系。
3、情意目標:體驗到平常事物的變化中包含著科學的規律,有意識的關注身邊的科學。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一系列活動了解到影子變化有什么規律
三、教學準備
1、教師為學生準備好每人一根牙簽、一張約15厘米寬的方形卡紙,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書第58頁的前兩幅插圖。
2、學生每人準備一把剪刀,各小組組長準備好一支粉筆。
3、教學地點:寬闊的操場上。
四、教學過程
。ㄒ唬┘と
猜一猜:這是誰的影子?
1、師先出示三個小孩的圖片,然后出示一個影子,讓生辨別這是誰的影子,為什么這么認為?
2、師同樣出示三盆花的圖片,然后出示一個影子,讓生辨別這是誰的影子,并說說理由。
。ǘ┳灾鲗W習
1、游戲
游戲一:踩影子。學生五、六人一組,站在陽光下,盡可能的踩到別人的影子,同時,盡可能不讓別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游戲二:站在影子上。這是一個全班性的活動,讓一個孩子站立不動,其他學生依次站在影子上。再這個游戲之前,可讓學生預測,最終大家會站成一個什么圖形。
游戲三:做手影。讓生用手做成各種各樣的動物。
2、通過游戲可提示學生思考并小組討論: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康氖亲寣W生將活動中的感性認識在自己的頭腦中進行歸納整理,發現影子形成的規律,尤其和太陽的關系十分密切,太陽
的位置直接影響影子的形狀和方位。)
3、畫一畫
讓學生在《活動記錄》中畫下小樹、電線桿的影子。
。ㄟ@個活動是讓學生實際畫出物體的影子,了解影子和物體是相連的,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是有一定聯系的。)
4、說一說我們周圍的物體影子
5、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
。1)每一組選出一位同學,組長畫下他的影子。
。ㄌ嵝阉麄兠柘履_印,記下時間,20分鐘后再站回來看看影子是否發生了變化。)
。2)預測
師提問:過一會兒時間后,影子還是原來的樣子嗎?(如果學生說影子會動)應立即追問會怎樣動?——向哪個方向動?為什么會向這個方向動?除了方向變化還會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請他們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猜測。
。ㄅ囵B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對未來事物做出較準確預測的能
力。)
。3)做一做
師:趁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制作一個日影儀。這是一個方便我們今后長期觀測記錄日影的簡單儀器。
(a)指導學生制作日影儀;
(b)指導學生進行日影儀的操作(穿插指導指南針的使用)。
(4)生再去觀察原來畫下的自己的影子
(a)生站回原來的腳印中,看看影子還會落回原來的輪廓嗎?
(生會發現,影子已經偏離了原來的位置,而且長度也發生了變化。)
(b)師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有趣的現象呢?(指名口答)
(c)小組討論:影子變化有什么規律?
小組長做好記錄并在組內做好記錄。
(d)集體交流:各組選派代表做交流及補充。
小組長應在自己的觀察記錄上及時做好補充。
(經過一系列豐富多采的探究活動,孩子們有了不少發現,這時候讓他們借助語言整理思維,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
識。)
(三)課外拓展
學生用自制的日影儀觀察一天中太陽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太陽和影子》教案 篇4
課題
太陽和影子
課型
課時
時間學習目標1.了解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變化與溫度.時間變化的關系;知道同一物體在陽光下影子長短和方向變化的規律;并能運用太陽和太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來辨別方向! 2.引導學生對日常事物進行觀察.置疑,養成長期觀察的好習慣;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3.知道利用太陽光和太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為人們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重點難點了解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變化與溫度.時間變化的關系;知道同一物體在陽光下影子長短和方向變化的規律;并能運用太陽與太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來辨別方向。學法指導課前準備1.多媒體一套、透明的物體、三個太陽的圖片、早晨、中午、傍晚影子的圖片各一張2.實驗準備:手電筒、粉筆、硬紙板等。 學生準備:記錄紙,課前觀察提示卡片等。學習過程二次備課導 學活動一:做影子游戲,發現產生影子的條件。1、我來做:兩名學生利用多媒體投影儀的光源做手影游戲,讓同學猜測手影像什么?做的正帶勁時,師故意切斷投影儀的電源,影子怎么沒了?2、我來猜:影子的產生與 有關。(光) 3、打開電源,有影子嗎?影子的產生與 有關。(物體)4、找一張空白的幻燈片,剪成可愛的小動物,放在燈光前,這是不是物體?怎么沒有物體的影子呢?我知道 。(因為它是透明的)5、我來總結:從這個游戲中我知道了,物體影子產生的條件有 和 。我還知道除了手影,在日常生活中還在 、 、 等看見過影子。導 學活動二:探究太陽與影子之間的關系。1、我來說: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的變化:早晨 ,中午 ,傍晚 。2、我來貼:我能根據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貼出太陽在黑板中中位置。師生評議3、我也能說:太陽位置的變化與物體影子的關系:早晨 ,中午 傍晚 。(1、影子與影子長短比較。2、影子與物體自身長短比較。3、物體與影子的方向比較。) 4、我也能板書:在黑板的太陽下板書:影短 影長導 學活動三:用模擬的方法,繼續探究太陽與影子之間的關系。1、我能用手電筒、粉筆、卡紙做實驗證明太陽與影子之間的關系。手電筒代替 , 粉筆代替 2、師出示溫馨提示:(1)、將粉筆豎直立在卡紙的中間。(2)、將手電筒放在距粉筆大約30厘米處,打開手電筒。 (3)、用手電筒先在鉛筆的正上方照射,再向兩側照射。分別觀察記錄并畫出影子。(4)、可反復實驗幾次3、在這個實驗中我發現了:燈光位置的變化與物體影子的關系:(早晨)燈光在東方 ,燈光在南方(南方) 燈光在 西方(傍晚) 。 (影子的長短、方向)導學活動四:我能完成猜測時間,體驗生活1、我能根據太陽的在天空中的位置估測時間。一同學在黑板上轉動太陽,一同學估測大約的時間,其他同學評議2、我能根據太陽下的影子位置估測時間一同學出示陽光下的影子,一同學估測大約的時間,其他同學評議。3、深入研究,發現新知我除了知道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影子的方向有變化,一天中的溫度也有變化:早晚溫度 ,中午溫度 。冬天和夏天同一時間的影子的長短不一樣 , 當堂檢測(1)我知道:一天中太陽溫度的變化對我們的生活有 , ……(2)我也知道:人們利用太陽能 , , ……(3)我還知道:人們利用陽光下影子能 , , ……實踐活動:我能利用本課所學知識創造計時工具: 。這課中,我不明白的問題有: 。
板書設計
《太陽和影子》教案 篇5
四年級科學上冊《太陽和影子》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觀測一天中影子和溫度的變化
能用溫度計和自測影長裝置觀測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并將觀測結果以不同的形式的圖標記錄下來,能和小組積極合作,堅持較長時間的觀測,實事求是的記錄下來。
第二部分:分析觀測記錄圖表
這一部分,能根據記錄的數據發現一天中影長和溫度的變化與太陽的東升西落有關系,能找出多種辨認方向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引用自己設計的影長裝置測量出一天中物體影子的變化情況。
2、能用溫度計測一天中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的溫度變化情況。
3、能從記錄中的數據中分析出一天影長的溫度變化與太陽的關系。
重點:觀測和記錄一天中影長和溫度的變化
難點:分析和觀察數據,研究太陽的東升西落與影長及溫度變化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猜猜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什么?
。囟扔,卷尺,標桿)
設計意圖:今天這節課就是觀測和記錄應玚和溫度的變化
二、研究觀測影長和溫度的變化
1、建議4人一組
2、明確任務后,根據學校條件,選擇觀測方法
第一種:在校園內向陽的地方插一標桿,是標桿與地面垂直,從早晨開始,每節課后在陽光下用粉筆在地上畫出標桿的影子,用卷尺測影長,并把時間和溫度記錄下來,晚上進行總結。
另一種方法,自制一個影子鐘,用木板做底板,底板中間釘一鐵釘或木棒,注意鐵釘一定要垂直釘入,標出四個方位,每過一小時,記錄位置和時間,晚上小結分析影長,位置和太陽東升西落的關系。
3、小結:太陽是自東向西移動的,陽光下的影子是自西向東移動的。但在用溫度計測量時,要注意液柱停止或下降時再讀數。
三、分析觀測記錄圖表
1、本活動要在學生按要求切實的情況下完成記錄的基礎進行的
2、太陽的東升西落與溫度的變化關系記錄下來,學會發現問題,如:“為什么中午時溫度并不是最高”感興趣,要使學生有自己的解釋。
3、可在桌上立著一支筆,用手電筒從不同角度照射鉛筆觀測影子長短變化
總結:小組分析記錄:
1、太陽的東升西落與影長變化的關系
變化規律:長,短,長。
2、太陽東升西落與溫度的關系
變化規律:低,高,低。
四、板書設計
太陽和影子
溫度變化曲線圖
日期
地點:
影子長度:
氣溫:
結論:
五: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在觀測,記錄過程中認真,細致。
2、進一步鞏固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