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找拱形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圓頂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點,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
過程與方法
用已有知識對常見弧形結構承受力的特點作解釋。
發展觀察、聯想和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科學技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完整的和對半剖開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開的塑料飲料瓶。
教師自己準備:類似拱形、圓頂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關圖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紙條(演示拱形拼成圓頂形和球形)。
教學過程:
一、引入:我們周圍有許多圓弧形的東西。它們和拱形有沒有關系?
二、認識圓頂形、球形,研究它們承受壓力的特點。
1、觀察:圓頂形建筑和物品的圖片,問:這些物體的形狀可以叫做什么形狀?
2、演示:圓頂形與拱形有聯系嗎?演示幾個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個半圓形。
3、提問:我們看到的這些物體為什么做成圓頂形?圓頂形承受壓力的能力如何?
4、觀察、實驗、分析:
觀察剖成兩半的乒乓球,看球殼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軟硬。你們估計一下,把半個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壓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壓力?現在我們在三個這樣的半個乒乓球上摞書,看能摞多少本?實驗演示。你們認為圓頂形承受壓力的能力如何?試著解釋一下,為什么半個乒乓球能承受這么重的書?
5、小結
三、塑料瓶形狀的分析
1、談話:在我們周圍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強度的例子很多。我們來做一個“關于塑料瓶形狀的研究報告”。你們可以先觀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狀,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與剖開的塑料瓶對比,試一試強度上的差別,寫出發現。
2、小組研究,教師巡視。匯報交流。
四、認識生物體結構中的拱形結構
1、談話:我們自己身體中存在著拱形結構嗎?人的肋骨是什么形狀的?有什么好處?頭骨是什么形狀的?有什么好處?人的腳骨也是拱形的嗎?
小組內討論
2、提問:
觀察龜殼、貝殼、蛋殼等,說說這些形狀對它們自身有什么意義?
3、小結:研究了拱形后,你們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