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數除以分數》教案(精選5篇)
《整數除以分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整數除以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整數除以分數的試題。
2.使學生在探索整數除以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3.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 和 學 的 過 程
一、導入
1.口算:
38 ÷3 45 ÷4 95 ÷6 413 ÷2
2.揭題:整數除以分數。
二、教學例2
1.提問:幼兒園李老師把4個同樣大小的橙子分給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
指名讀題,并要求口頭列式。
問:為什么用4÷2來計算?
明確:要求分給幾個人,就是把4個橙子按每2個一份進行平均分,看能分成幾份。
繼續提問:如果每人吃1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
學生各自列式計算,指名說說列式的依據。
2.出示第(2)題,指名讀題,口頭列式。
追問:解答這個問題,為什么也是用除法計算?
明確:要求可以分給幾個人,就是把4個橙子按每12 個分一份,看能分成幾份。
談話:請大家觀察這道算式,它和上節課學習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后揭題:整數除以分數
3、出示掛圖,請根據圖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樣計算4÷12 ?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再組織全班交流:
把4個橙子每個分成12 一份,可分成幾份?4÷12 是幾?
板書:4÷12 =4×2
看到這個等式,你能想到什么?
4、出示第(3)題。
(1)學生讀題,列式。
(2)你能在圖中分一分,再想出計算結果嗎?
三、教學例3
1.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列式。
2.請根據每23 米剪一段23 ,在圖上分一分,看看結果是多少。
3.想一想:4÷23 可以怎么算,為什么?
4.歸納和總結:想一想,整數除以分數可以怎么算?
四、練習
1.做“練一連”第1題。
先讓學生各自在書上獨立填寫,再指名交流。
課后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經歷探索整數除以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整數除以分數的試題。使學生在探索整數除以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整數除以分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p56--57
例2、例3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明確算理。
2、 能正確計算整數除以分數,并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3、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進行觀察、抽象、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獲得良好的學習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復習整數除法的意義
課件出示題目:幼兒園李老師把4個同樣大的橙子分給小朋友。
每人吃兩個,可以分給幾人?每人吃一個呢?
指名列式計算,并說明列式的理由,教師隨機板書。
4÷2=2(人) 4÷1=4(人)
回顧在整數除法中,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幾要用除法計算。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出示例題:每人吃1/2個,可以分給幾人?
(1)理解1/2個在題里表示什么?
(2)指名列式,4÷1/2,問:為什么可以用除法計算?
把整數除法的意義推廣到分數,使學生明確,只要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幾就用除法計算。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它和剛才的那幾道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根據學生回答,揭示課題:整數除以分數
2.探究計算方法
(1)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同學們根據除法的意義列出了正確的算式,那這4個橙子,每人吃1/2個,可以分給幾人?指名回答,提問:你是怎么想到可以分給8人?
在答題紙上獨立分一分,并嘗試著算一算,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計算方法。
(2)小組匯報,明確算理。
先匯報分法:4個橙子,每一個都平均分成2份,一共分成8份。
再匯報算法:
算法① 4÷1/2=4×2=8(人)
重點理解 :為什么可以把4÷1/2轉化成4×2?
使學生明白:1個橙子可以分給2人吃,4個橙子就有4個2人,4個2可以列式為4×2。
算法② 4÷1/2=4÷0.5=8(人)
小結:同學們通過分一分算一算,找到了解決4÷1/2這個題的方法,這些方法是否適用于所有的題?繼續嘗試計算。
3.驗證并優化算法
(1)繼續明確算理
課件出示例2,指名讀題:每人吃1/3個可以分給幾人?每人吃1/4個呢?
全班同學分兩組,各研究一道題。先在小組內按照題意分一分,看結果是多少?再選擇剛才的方法做一做,看結果是不是一致。
(2)優化算法
找兩個小組分別匯報分和算的結果,研究算法,說出計算道理,小組同學互相補充。
討論為什么不選擇剛才的算法②?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當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時,第2種算法是有局限性的。從而優化算法。
(3)小結計算方法
同學們觀察這三道題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點?
都是用整數乘分數的倒數。
繼續觀察這三個分數的分子有什么共同特點:分子都是一。
教師質疑:整數除以分子是1的分數可以這樣算,那如果除以分子不是1的分數也可以這樣算嗎?(學生是不確定的)
現在只是一種猜想,要想知道猜想的準確性,我們應該來繼續驗證一下對不對?
4.推廣方法
(1)繼續驗證方法
出示例3
指名讀題,列式板書,指2/3米問:2/3米在這里表示什么?4米里面有幾個1米?
給學生提供一條彩帶,讓學生在小組里一起動腦筋想辦法驗證猜想。
學生匯報結果:分的結果是6段,用乘倒數的方法計算結果也是6段。
師小結并適時鼓勵:猜想是正確的。用不同的方法來證明猜想是非常了不起的辦法。
(2)總結計算方法
剛才我們一起探索了各種整數除以分數的題,現在誰能來說一說,整數除以分數可以怎樣計算?
三、鞏固練習
1. 填一填
p60 第6題,快速轉化倒數
2.判斷
通過這組判斷,提醒學生注意,計算時避免犯同類錯誤。
3.練一練
8 ÷ 1/4 =
12÷ 2/3 =
6/7 ÷ 9 =
39÷13/3 =
四、全課總結
《整數除以分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p56--57 例2、3。
教學目標:
1、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明確算理。
2、能正確計算整數除以分數,并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3、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進行觀察、遷移、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獲得良好的學習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分數除以整數的算法和算理
2、教師小結:前面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分數除以整數,它的計算方法
是用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這節課我們要繼續研究分數除法
二、新授
1、復習整數除法的意義
課件出示例2(1):幼兒園李老師把4個同樣大的橙子分給小朋友。每人吃兩個,可以分給幾人?每人吃一個呢?
學生列式計算,說明列式的理由
2、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例2(2):每人吃1/2個,可以分給幾人?
(1)理解1/2個的含義。
(2)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并說明理由。
(3)觀察算式特點,根據學生回答,揭示課題:整數除以分數
3.探究計算方法
(1) 合作探究計算方法
布置操作要求:先獨立分一分4個橙子圖,再與小組同學交流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2)學生匯報算法并說明理由。(有可能算法多樣化)
(3)教師結合課件,滲透算法和算理。
4.驗證計算方法
出示例2(3)指名讀題
(1)先在圖中按照題意分一分,填上結果
(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
(2) 學生匯報。
(4)優化算法,使學生明確整數除以這幾個分數都可以轉化成整數乘分數的倒數。
(5)觀察這三個除法算式的共同特點:分子都是1
引導學生繼續探究:整數除以分子不是1的分數是否也可以用整數乘分數的倒數呢?
5.總結計算方法
課件出示例3
(1) 指名讀題、列式并板書。
(2) 理解2/3米的含義。
(3) 繼續驗證方法:
先在圖中分一分,寫出分的結果;再用整數乘這個分數倒數的方法
計算,看分得的結果和計算的結果是否一致。
(4) 總結計算方法
觀察黑板上的4個算式,都是整數除以分數,他們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學生嘗試總結,教師引導歸納:整數除以分數,就等于整數乘這個分數的倒數。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進行分數除以整數的轉化練習
2、判斷。使學生明確:除號要變乘號,除數要變倒數,而被除數是不變的。
3、練一練。
四、全課總結
《整數除以分數》教案 篇4
出示這樣一組信息:
出示:一只小鳥小時飛行12千米。1小時行多少千米?
你會用線段圖表示條件嗎? (師生一起畫出線段圖)
求小鳥1小時飛行多少千米,算式怎么列?
這是整數除以分數(板書課題)
1、12÷怎樣計算呢?
學生可能有以下三種方法:
(1) 12÷=12÷0.2 (這是轉化成整數除以小數進行計算。)
你還能否根據線段圖發現不同的解法呢?
(2) 12×5 (這是根據線段圖理解的。)
為什么乘5?能在圖中解釋一下嗎?
(3) 12÷1×5 (說出這種做法的同學是班上一個比較認真的孩子,看的出她很動腦子,但是解釋的并不是很清楚。)
(4) (12×5)÷(×5)=60 (這是根據商不變的規律進行計算的。)
師:從計算上面來看似乎第二種算法最簡單!
這時有學生舉手說:我認為整數除以分數,可以除以他的倒數!(我看的出來他在課前已經看過書了。)
師:對,你真聰明,大家從剛才的第二種方法也能看出來,12÷= 12×5,那這個結論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在來看例題。
教學反思:
課堂的一開始,我并沒有直接從書本例題開始討論,而是從一個除數是幾分之一的簡單例子推想出結論,在讓孩子們來考慮是否適用于所有的例子呢。這樣的安排,讓學生們能真正理解整數除以分數的算理,讓學生們的思維有一個緩沖階段,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并沒有把學生的思維束縛在整數除以分數的一般計算方法中。以這樣的教學,我相信肯定會給學生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空間。
《整數除以分數》教案 篇5
教學整數除以分數時,我根據課改的要求,采用了新的教學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體現了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思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也倍加活躍,教學效果非常好。
首先,我大膽“放”手。
出示例題后,讓學生自主讀題,自行列式;再推導計算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自己發現,試著讓學生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歸納概括。比如,學生對18÷2/5究竟如何計算?這是本課的新知識,但是,我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看線段圖,然后根據圖和數量關系,學生列出了算式:18÷2/5=18×1/2×5;有的同學聯系以前所學的知識------乘法結合律得出:18×1/2×5=5/2,我沒有想到的是,有的學生由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直接推想到18×5/2。所有這些想法,思路正是我在充分相信學生的基礎上,學生才有了思維的天地,學生才有了展示自己學習的舞臺。所以,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的相信學生,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不抹殺孩子的想象空間。
其次,我引導恰如其分
綜觀其變,教學就是如何引導學生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所謂放,并不是放手不管,袖手旁觀,恰恰相反。我敢于放手,因為我在課前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做到了充分的估和與之相應的措施,這也正是我教學的特點。我的措施是如何更好的引導學生。如:學生列出18÷2/5計算式后,能及時提出研究的程序:(1)自己畫圖(2)看圖獨立進行思考(3)自己嘗試求出結果。這樣做能更好的使有困難的學生通過投影提示為他們的思維方式導航。與此同時我要學生合作交流,起到了彼此幫助、開導的作用。我桌間巡視,參與學生行動,特別關注較差的學生,起到了個別輔導的作用,提高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對前一個環節“放”的教學的完善。這也正是我講解形式的擴展,對“放”的教學起到了保證作用。此后,我根據學生的建議畫線段圖,適當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計算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發展規律。
最后,激發學生的思維
大家都知道人的思維活動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借助情境的刺激產生的。我靈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情趣激昂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其中運用了評價作用。如對學生回答問題聲音的評價;根據學的關系式列出計算式時,我抓住學生獲得知識的喜悅心情,不錯過時機詢問怎樣計算,是我教還是自己探究學習,學生一致要求自己學。此刻的學習是學生發自內心的要求主動性相當積極,效果可想而知。
我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不僅*幾句激發的語言,更多的是*我真情的關懷。
雖說這是一節比較好的課,但還存在著不稱心的地方。比如對個別學生關注的少,如果給他們更多的幫助本課的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