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比較》(精選12篇)

《比較》

發布時間:2023-08-26

《比較》(精選12篇)

《比較》 篇1

  一年級數學教學案例                 

  江陰市花園小學  俞昊

  教學思路: 

  通過觀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目標或者自定的目標對物品進行分類,并會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厚薄等。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有關分類、比較的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初步匯報和交流自己的想法。經歷分類和比較的過程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養成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但是專門讓孩子被動的認知讓整個課堂很枯燥,孩子也沒有興趣。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時候,我想采用一系列游戲的方式和方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如《小組找家》《男女小朋友找家》《小小花果山》《美麗的大海邊》,一環接一環,讓孩子在新奇的時候就結束,意猶為盡,既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又保證了孩子在玩中所學的知識。 

  教學目標 : 

  1、         通過觀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標準或自定的標準對物品進行分類并會比較事物的大小多少輕重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后薄等。 

  2、         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3、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有關分類、比較的簡單數學問題。 

  4、         經歷分類、比較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養成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選取學生習慣的生活環境場景為基本素材。通過幫媽媽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動,啟發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中學習分類和比較,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信息窗是幫媽媽分類放衣服,通過媽媽和小朋友的談話啟發學生利用經驗,學習比較多少、大小、輕重、粗細、高矮等,在我學會了么欄目中比較遠近寬窄,達到寬展鞏固的目的。 

  學校學生情況分析: 

  學校處于城市,教室里設有多媒體,利用課件讓學生投入這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在家也有一些生活經驗,和教材的生活場景基本差不多,所以對于孩子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大小多少輕重高矮的分類不是太難。 

  教學過程 : 

  一、   動手游戲導入  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下面我們一起玩一個《老師說你們做》的游戲。老師說學生邊說邊做 

  (大小,高矮,長短,胖瘦,粗細。。。) 

  二、新授 

  1、        小朋友,你們在家愿不愿意幫助媽媽收拾家務?我們的好朋友小明他幫助媽媽把家務收拾好后,把媽媽、爸爸、自己的衣服分類放好,說“媽媽的衣服真多啊”,你能告訴老師,小明是怎么知道媽媽的衣服多?(出示課件圖片) 

  2、        學生自由發言(因為我看到媽媽的衣服疊的最厚了。。。。) 

  3、        看到老師的圖片,你還能比較什么?(媽媽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比小明的衣服長,所以小明的衣服最短;還能比較花瓶,觀賞的裝飾品,古董馬,媽媽小明的身高。。。) 

  4、        同學們觀察的真細致。閉上眼睛,跟老師旅游輕松一下!看!出示課件,我們到哪兒了啊?(花果山)你能在這兒比較什么?(學生盡情發揮,數,猴子,比較多少)接著去旅游出示課件我們又來到哪兒了啊?(海邊)我們能比較什么啊?(學生自由說) 

  5、        我們旅游到了這么多的地方,能不能從我們生活中進行比較呢?把你們課前收集的資料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告訴大家你比較的是什么。(礦泉水瓶,汽車,球,鉛筆,紙。。。。。。。)看看我們教室里能比較什么?生活中我們還能比較什么?(學生自由回答,老師隨機鼓勵肯定其想象力和觀察能力) 

  6、        游戲《小組找家》出示課件讓學生比較完書的厚和書的多少之后,分組,聽老師口令找家。 

  7、        游戲〈男女找家〉出示課件,輕重的比較,然后男生女生分組找家。 

  8、        小貓看到我們玩的這么開心,也來參加我們的游戲,但是它帶來一只小貓和兩團線球,它要問問我們小朋友哪團線球長?學生自由發揮,肯定起想象的答案。你還能比較什么? 

  9、        動手涂一涂。出示課件,看到大數受不了了,為什么?(我們小朋友可不要象他這樣,要愛護樹木)下面把你認為是大樹的涂上深綠色,小樹涂上淺綠色,動手涂一涂,比一比誰涂的又快又好,老師就獎勵他一個大拇哥。學生動手老師巡視。 

  二、   小結 

  我們這節課學會了比較,以后在生活中就可以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下面我們就到大自然中看一看還能比較什么?男女排隊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是上一節課《分類》的延續,是小朋友在幫媽媽整理完衣服后,與媽媽一起放衣服的情景,通過媽媽和小朋友的談話提出比較厚薄的問題,以此引導學生討論問題研究問題比較事物的方法。這節課在設計上能吸引學生,上課實際效果中學生能主動積極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但游戲的運用還可以設計的更吸引孩子又能把本節課的知識讓孩子在玩中掌握。環節的設計也注意了對教材的知識的比較和補充,還滲透了保護環境的教育。但是環節的巧妙并不能代表課堂的成功。在真正上課時,沒有想象中的預期效果。首先在備學生中準備的不充分,對學生的回答老師沒有很巧妙的回答,需要進一步提高調空能力和語言藝術。其次在出現知識性的問題應該充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急噪和不允許學生發言的現象。教具和課件應該做的更加精美一點。充分發揮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情景教學,使數學更加生活化情景化。

《比較》 篇2

  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地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二)能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三)能正確地寫出省略萬后面尾數的近似數。

  (四)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億以內的數位順序。

  難點:數位與位數的區別,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

  教具和學具

  投影片。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在下面○里填上>、<或=,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999○1010 601○564 687○678

  提問:

  1.第一組兩個數你是怎樣比較的?

  (三位數與四位數比,四位數一定比三位數大,因為三位數比一千小,四位數大于或等于一千。)

  2.第二、三組數都是三位數,你是怎樣比較的?

  (兩個三位數比較,百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過萬以內數的比較大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一個內容,是億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板書課題:比較數的大小)

  1.出示例5。

  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1)99864和101010。

  提問:

  ①兩個數各是幾位數?

  ②五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六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

  9萬多與10萬多來比較,誰大誰小?

  (10萬多比9萬多大。)

  所以99864<101010。(板書)

  由此來看,五位數與六位數比較,誰比誰大?

  (六位數比五位數大。)

  ③同學們推想一下,七位數與六位數比較呢?八位數與七位數比較呢?那么如果兩個數的位數不同,怎樣比較大小呢?

  (如果兩個數的位數不同,位數多的那個數大,七位數比六位數大,八位數比七位數大。)

  出示第二組數:(2)356000和360000。

  提問:

  ①這兩個數各是幾位數?

  ②這兩個數都是六位數,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怎樣比較大小呢?先比較哪位上的數?

  ③兩個數左起第一位十萬位上都是3,怎么比較?

  (兩個數左起第一位十萬位上都是3,看左起第二位,第一個數左起第二位萬位上的5比第二個數萬位上的 6小,所以356000<360000。)

  教師把第一個數356000的萬位改成6,即366000和360000。

  ④兩個數左起第一位十萬位上都是3,萬位上都是6,怎么比較呢?

  (兩個數左起第一位十萬位上都是3,第二位萬位上都是6,就要看第三位。第一個數第三位千位上是6,第二個數千位上是0,所以366000>360000。)

  啟發學生逐步總結出完整的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提問:

  ①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有幾種情況?位數不同怎么比?

  ②如果位數相同怎么比?先要從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怎么比呢?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中關于比較兩數大小方法的結語,并提問學生結語的最后為什么有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舉例說明。

  教師說明:“位數”是指一個數用幾個數字寫出來的(最左端的數字不能是0),有幾個數字就是幾位數。如99864是五位數,101010是六位數。“左起第一位”是數位,數位是指一個數中的數字所占的位置。如 99864左起第一位是“9”,“9”是在萬位上,101010左起第一位是“1”,“1”在十萬位上。“數位”與“位數”是不一樣的。

  練一練

  (1)比較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說說是怎么比的?

  70080○70101 98965○100000

  (2)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

  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指導學生做第(2)題時,先比較位數的多少,再把位數相同的幾個數進行比較,也可以把這四個數排成一豎行,相同數位對齊。如:

  可以看出:400400最大,40400最小。再把它們從小到大編成序號,按序號進行排列:40400<4400<50004<400400就不容易錯。

  2.教學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出示50000,讓學生讀數。

  教師指出:這是一個整萬的數。像這樣整萬的數,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比較簡便。

  提問:萬位在右起第幾位?整萬的數萬位后面有幾個0?

  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只要把后面的四個0去掉,加上一個萬字就行了。例如 50000寫成 5萬,或 50000=5萬。又如 1800000寫成 180萬,或 1800000=180萬。

  練一練

  把下面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1)250000

  (2)3200000

  (3)1994年我國共生產自行車40450000輛。

  其中第(3)題強調單位名稱,即4045萬輛。

  3.教學求近似數。

  教師談話:我們學過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請同學們把下面各數千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數。

  4926 9375

  提問:省略千后面的尾數,根據哪一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根據百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

  教師敘述:比萬大的數,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求它的近似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二個內容。(板書課題:求近似數)

  出示例6:把下面各數萬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它們的近似數。

  (1)84380 (2)726310

  出示第(1)題。提問:

  (1)省略千后面的尾數時,是根據百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的,省略萬后面的數,要根據哪一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強調,只要根據尾數的最高位,不要管尾數的后幾位是多少。教師把千位上的4用方框框起來,即8(4)380。

  (2)千位上的數不滿5,怎么辦?

  根據學生的回答,把萬后面的尾數舍去。教師板書:8(4)380≈8萬。

  (3)為什么中間用約等于符號連接起來,而不用等號?為什么整萬的數用萬作單位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

  出示第(2)題。

  由學生說一說,根據哪一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千位上的數比5大,該怎么辦?教師板書:72(6)310≈73萬。

  練一練

  把下面各數萬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近似數。

  (1)63599 (2)709327

  (3)1994年我國大學畢業生有637000人。

  其中第(3)題要強調寫單位名稱,即637000≈64萬人。

  (三)鞏固反饋

  1.總結性提問:

  (1)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2)怎樣比較兩個整數的大小?

  (3)怎樣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4)怎樣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2.發展性練習。

  指導學生做練習三的第5題。

  第(1)題指導性提問:

  (1)49999前面一個數是多少?把它寫出來。

  (2)49999后面一個數是多少?把它寫出來。

  第(2)題指導性提問:

  (1)最小的一位數是幾?最大的一位數是幾?

  (2)最小的兩位數是幾?最大的兩位數是幾?

  (3)最小的三位數是幾?最大的三位數是幾?

  請獨立填寫練習三第5題第(2)題。

  3.思考性練習。

  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數字?

  19□785≈20萬 60□907≈60萬

  9□8765≈1000000 9□4765≈900000

  先出示第一橫排兩道題,相鄰兩位同學討論怎樣填,然后全班交流。同學們可能填不全,最后由老師小結:第一道題,19萬多的近似數是20萬,說明千位上的數是5或比5大的數,方框里可填9,8,7,6,5;第二道題,60萬多的數的近似數是60萬,說明千位上的數是比5小的數,方框里可填0,1,2,3,4。第二橫排則由學生獨立來填。

  4.課后練習:

  練習三第1,3,4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億以內數的讀寫方法以后,學習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雖然內容不十分集中,但與過去學過的舊知識聯系緊密。因此,教學過程 的設計,采用幫助學生回憶有關的舊知識,引導學生探索出新方法。

  本節課分三個層次,分兩段提出課題。

  第一層次是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由復習萬以內數比較大小,引伸到比較億以內兩個整數的大小。分成位數不同和位數相同的兩種情況,引導學生總結出比較兩個整數大小的方法。

  第二個層次是學習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第三個層次是學習求近似數,由復習省略千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類推到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歸納為根據尾數的最高位,進行四舍五入。這樣引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教學中采用邊講邊練的形式,對課本中的練習進行適當地指導。最后的思考性練習對本節課所學的求近似數知識,起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的作用。

  板書設計 

  比較數的大小 求近似數

  復習:

  999○1010

  601○564

  687○678

  4926≈5千

  9375≈9千

  例5 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99864和101010 356000和360000

  99864<101010 356000<360000

  50000=5萬 1800000=180萬

  例6 把下面各數萬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數。

  (1)84380 (2)726310

  8(4)380≈81萬

  72(6)310≈73萬

《比較》 篇3

  活動目標:

  1.      知道物體有長有短

  2.      學習比較長短的方法,并能比較物體的長短

  3.      體驗學習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學習比較長短的方法,并能比較物體的長短

  活動準備:手工制作的長短不一的兩條褲子,兩根金箍棒,兩條絲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以故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教師:今天,長頸鹿媽媽帶著它的寶貝小長頸鹿要去超市買東西,他們看見了很多有趣的東西,那寶貝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看見了什么有趣的東西啊?)

  二.知道物體有長有短,學會比較長短

  (一)利用故事中出現的長短不一的褲子、金箍棒、絲帶等物體,讓幼兒知道物體有長有短

  (二)通過談話法,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還有什么長短不一的物體,進一步鞏固知識,知道物體有長有短

  (三)通過觀察、談話等方法,讓幼兒學會比較長短

  (四)教師總結

  知道物體是有長短的,比較長短時,要使物體的一端對齊

  三.活動延伸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發現還有什么長短不一的物體

《比較》 篇4

  小寶寶們難管教并不只是孩子的原因,做為家長的們也托不了關系,以下就讓我們來具體的解析下小孩子難管教的一些原因了,希望父母們平時都能夠更多的反思下自己的行為!

  從年齡的定義來看,青少年指的是12~18歲之間的孩子。從目前大多數的婚育年齡來看,一個12~18歲的孩子,他的父親正好處于現今總是被渲染得沸沸揚揚的、很時髦的、充滿著焦慮張力的一個新詞匯——“中年危機”的四五十歲當中,而他的母親則正在雌激素分泌水平猛烈震蕩的前更年期或更年期之中,辛苦地經歷身心和情緒的不穩定。

  試想,一家三口,都處于或溫和或劇烈的身心變化階段中,就好像構成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點,每一個都存在著發生劇烈搖晃的可能性。而且,只要有一個點確實發生了搖晃,另外兩個原本就根基薄弱的點的穩定性就受到了威脅,被觸發爆炸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聽見青少年的父母很挫折地說:這個孩子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他小時候很乖、很聽話呀,怎么長大之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或者是:這孩子原本什么話都會跟我說,從學校回來以后總是黏著我、圍著我轉,可是現在問他什么他都是敷衍幾句,而且現在翅膀硬了,動不動就沖著我喊,惹我生氣!早教網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抱怨孩子長大了、變了,但卻忘了自己也許已經不再完全是從前那個年輕、樂觀、敢于夢想、精力飽滿、情緒平和的自己。也許我們自己也受到更年期激素分泌變化的影響,變得暴躁、不耐煩和容易被小事激怒;或者因為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和體力不濟的原因,而越來越沒法安靜下來。我們可能因為年歲的關系變得越來越愛嘮叨,或者因為對自己的前途失望,而把更多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我們也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改變可能比孩子的改變還要多、還要大,而這可憐的、半大不小的孩子,其實也正在忍受“爸媽怎么變成這個樣子”的情緒壓力和挫折!

  他是個高中二年級的男孩,被媽媽拉來聽我的講座。他坐在面向我右手邊第一排的座位中間,很專心地聽我講了一個半小時有關如何管教孩子的演講。當我的講座結束,開始進入問答互動的環節時,他的媽媽一馬當先舉手站了起來,用了兩三分鐘的時間,在會場內起碼有300人以上的大庭廣眾之下,絮絮叨叨地描述自己的兒子是如何的不好好學習和喜歡玩電腦。

  我一面聽著那位媽媽慷慨激昂的陳述,一面偷偷地拿眼睛瞄著她的兒子,一面還嚇得全身直冒冷汗。我很害怕那個幾近崩潰的兒子會站起來拿塊磚頭砸向他的母親。(如果他真這么做了,我也真的可以理解!)當我終于婉轉地制止了那幾乎歇斯底里的媽媽的陳述之后,真的很想立刻沖下臺去,抱著那飽受羞辱的孩子,好好地安慰他。

  會后散場時,我留意那媽媽滿帶著愛意地和男孩一起走出會場。她頻頻探身問孩子需不需要喝水,還輕輕拍打他外衣肩上的一些毛屑。她全心全意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自己在表達這些愛意的同時,已經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我相信不是每一位正經歷更年期的母親,都會像這位媽媽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我們仍然很有可能因為一件本來不需要大發脾氣的事和孩子鬧得不愉快,或抓住一件事就嘮叨個沒完。我向來以為自己是個很優秀、很懂得青少年心理的母親,后來在一次和兒子的聊天中,才知道他覺得我有時候“蠻唆”的!

  正處于“中年危機”的父親,對孩子有時也有一些消極的影響。我曾經和一位少女的父親有過一次長談。在整個會談的過程中,他不止一次地說:“太累了,我放棄了!我不想管了!交給她媽媽管吧!反正她也不聽我的!”這位工作繁忙、在職場上承受很多壓力的父親,眼睛浮腫,眼角的皺紋清晰可見。我知道他很疲倦,睡眠質量很差,對孩子既失望又生氣,他很挫折,完全不知道應該怎么繼續下去,于是,選擇了冷漠地走開。

  選擇走開的爸爸可能不知道,他的冷漠背影正“落實”了孩子的想法——“反正你們根本就不在乎我!”或:“好吧!反正我也準備放棄我自己,不管我更好,這樣大家都省事!”

  我不想在這里危言聳聽,或事不關己地忽略做父母的疲倦和感受。我只是想實事求是,從解決事情的角度來說,因為我們比孩子成熟有經驗,比他更堅強勇敢,比他擁有更多可應用的資源,而且,關鍵是,我們是他的父母,所以我們必須在解決問題上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是我們的義務,也是孩子可以向我們要求的權利。所以,我們得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在把挑剔的眼光投在孩子身上之前,也同時檢視一下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

  還好,在漫長的一生中,青春期、更年期或是中年危機,只是一個并不算長的階段,內分泌水平也并非總是處在風雨飄搖的震蕩之中,只要我們理解孩子和我們都正在一處不太平靜、風浪有些大的海面上行船,彼此對對方在風浪中行進的辛苦有足夠的認知和感同身受,那么,駛過了這段不穩定的海域之后,前方絕對就是風平浪靜的美好景象了!早期教育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寶寶,最注重的還是方法,其此父母們平時沒事了可以多反思下自己的行為,必竟想要教育好孩子需要多方面的考慮,希望此篇小文章可以為家長提供有利的參考!

《比較》 篇5

  【設計意圖】

  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小數大小比較”,那時比較一兩位簡單的小數,一般不得脫離現實情景和具體的量,且小數部分僅限于兩位。而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不僅不受小數位數的限制,而且還要求學生漸漸脫離具體內容采用不同的策略來比較小數的大小。教材中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比較出小數的大小,并得出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小數的大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猜想、總結歸納能力,滲透比較、類比等數學思想。

  3、在操作、游戲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感受小數大小的相對性。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用正確的方法比較大小,有效地協調好同整數大小比較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回憶整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2、比較下面兩個數的大小(幻燈片1)

  1089 ○ 989 1887 ○ 1878

  5680 ○ 4608 999 ○ 9999

  整數是怎樣比較大小的?

  3、利用小數的結構進行填空練習(幻燈片2)

  (1)3.72是由個一,個十分之一和個百分之一組成的。

  (2)41.295的整數部分是,十分位上是,表示,百分位上是,表示,千分位上是,表示。

  [設計意圖]整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結構是學生學習小數的大小比較的知識基礎,在學習準備環節設計這兩項內容的復習,目的在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遷移學習新知。】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導入:

  東方小學的學生正在開運動會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幾幅運動會圖片)(幻燈片4、5、6)

  同學們跳遠比賽的成績已經出來了。

  師:根據他們的成績,你能給他們排除名次嗎?(幻燈片7)

  小組討論。

  師:你在排名次時是怎樣想的?

  出示課題:小數的大小比較。

  2、學習新知。

  (1)、探索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師: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呢?

  全班交流。

  先挑最大的,3.05的整數部分最大,所以3.05最大;再看余下的三個數,整數部分相同,2.88的十分位最大,所以2.93最大;再看余下的兩個小數,2.84和2.88的整數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都相同,但2.88的百分位上的數大,所以2.88大于2.8。(幻燈片8、9、10、11)

  [設計意圖]例4從解決問題入手,列表給出4個學生的跳遠成績,要求給他們排出名次。引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教材分三步呈現了比較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的,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的,比較百分位。每次比較都放手讓學生嘗試,關鍵處給予點撥。

  (2)做一做:比較2.93元和3元2.723和2.79 1.21和1.23

  學生獨立完成。

  重點分析:2.723<2.79強調:比較小數大小時位數多的小數不一定大,要注意按數位順序逐位比較。

  引導學生小結:先比較小數點前面的數,小數點前面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如果小數點前面的數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數,小數點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設計意圖]“做一做”有兩道題目,第一道比較帶計量單位的小數,第二道脫離具體的量,直接比較兩個小數。由具體到抽象讓學生逐步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并且安排了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讓學生注意比較小數大小中的問題,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最后通過想一想:怎樣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對小數大小的比較有了較深的理解。

  (3)計數器上寫數并比較大小(幻燈片12)

  1.21和1.23

  [設計意圖]

  讓學生練習在計數器寫小數,使學生更進一步認識了計數器上不但可以表示整數也可以表示小數,還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4)、引導學生小結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兩個小數比大小,先比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從十分位開始順次比較小數部分

  [設計意圖]

  通過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系統的概括。

  (5)做一做

  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幻燈片13)

  3元2.6元6.35米6.53米4.7234.79 0.458 0.54

  [設計意圖]

  第一行借助具體的量來比較,第二行脫離具體的量直接比較兩個小數,由具體到抽象讓學生逐步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另外第二行安排了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大小比較,目的是讓學生注意并非小數位數越多小數就大,加深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6)小結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兩個小數比大小,先比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從十分位開始順次比較小數部分。

  三、應用拓展,鞏固練習

  1、請把這些小魚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幻燈片15)

  4.9 3.7 5.1 4.2 4.0

  2、按體重由大到小給他們排排序。(幻燈片16)

  小軍43.6千克小芳38.5千克小紅37.8千克小強43.9千克

  3、我買1本練習薄用了0.58元我買1套三角尺用了0.6元。三角尺和練習薄,哪個貴一些?(幻燈片17)

  4、哪個洗衣機容量最大?將它們按容量從大到小排序。(幻燈片18)

  2.3千克5.0千克3.3千克4.5千克5.8千克

  5、每種用品到哪個商店買便宜一些?(幻燈片19)

  下面的小數各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幻燈片20)

  <1.8<2 <23.47< <5.006< <70.02<

  9、比一比(幻燈片21)

  3.25O4.25 3.43O3.348 9.98O10.03 89.9O89.8

  5.78O5.48 3.01O4

  [設計意圖]

  變換練習形式,點燃學生練習激情,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并能熟練地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10、我是小法官(幻燈片22)):

  (1)所有的整數都比小數大。

  (2)比2.5大比2.7小的小數只有2.6

  (3)小數的位數越多小數越大。

  (4)3.60和3.6的大小相等,但計數單位不同

  [設計意圖]

  【以判斷形式出現,目的在于突出”小數位數多少并不決定小數大小“,突破難點。】

  四、歸納總結(幻燈片23)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掌握了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希望你們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考驗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成果

  五、板書設計

  小數的大小比較

  3.05>2.93 2.93>2.88 2.88>2.84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小數這個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時,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數,就說明這個小數就大;如果十分位也相同時,就比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小數這個數就大;以此類推……

  教學反思

  教為學而設計,本節課我所采用的教法是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知識遷移、合情推理、自主探究、表達交流多種學法中得以體現。在設計教學流程上我主要設計了復習遷移-創設情境-嘗試探究-應用拓展-歸納反思幾個環節。

  教是為了不教。上課伊始,我設計復習環節,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然后群毆推掉”教“的任務,通過問題導入,讓學生借助原有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合情推理,實現知識遷移。這樣的教學,目的是突出學生主人公地位,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靈動,數學思想更加豐富,數學學習更加有效。

《比較》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回比較多少。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圖片3張、紙偶2個、記號筆、鈴鐺、凳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課題。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汪汪狗,一個是跳跳兔。

  二、出示禮物,感知物體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

  出示圖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個別幼兒)蘿卜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一數?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

  出示圖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我們是用什么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有幾塊餅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現了什么?

  三、游戲:

  1、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游戲,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解放軍繞著凳子走,鈴聲停馬上坐下,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幼兒游戲。

  2、搶凳子的游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們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誰最能干,會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比較》 篇7

  小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新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都需要買一些文具,今天老師就給你們介紹三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現在我們就請三家文具店的售貨員分別給我們介紹商品的價錢,請同學們注意聽,看看你們能發現什么?

  (由三個同學扮演售貨員,分別介紹商品的價錢。)

  師:聽完售貨員的介紹,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1:三家商店都有賣橡皮的,但價錢不一樣。

  生2:我發現到“丁丁文具店”賣的書包會便宜一些。

  生3:我發現同樣的鉛筆盒在“奇奇文具店”與“丁丁文具店”賣的價錢不一樣。

  師:由這些發現你們想到了什么?

  生1: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賣的價錢可能不一樣,我們買東西時要進行比較后再買。

  生2:我們應該到價錢比較低的商店買東西。

  師:在生活中,我們喜歡到物品價錢比較低的商店去買東西,我們的這種做法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貨比三家”。 師出示課題:貨比三家。

  二、學習新知。

  1、探索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師:大家都知道買東西應該“貨比三家”。如果我要買鉛筆盒到哪家文具店買便宜呢?

  生:到“奇奇文具”店買便宜。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奇奇文具店”的鉛筆盒是4.9元,“丁丁文具店”的鉛筆盒是5.1元,只要比較4.9元與5.1元的大小就知道了。

  師:怎樣比較4.9元與5.1元的大小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個小組的同學想出的辦法最多。

  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

  策略一:

  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5元1角大于4元9角

  策略二:

  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策略三:

  先比較小數點前面的數,小數點前面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如果小數點前面的數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數,小數點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師小結: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關于比較小數大小的辦法,真棒。

  2、提出關于比較小數大小的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有關比較小數的大小的問題,你們能根據情境圖提出這樣的數學問題嗎?下面請同學們輪流在小組里提出問題,請小組的同學來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

  師: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來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并請一個同學來回答。

  生1:我要買一個書包到哪一個文具店買便宜呢?

  生2:到哪家買橡皮便宜?

  (解決這個問題涉及三個小數的大小比較,要讓學生來說一說怎樣比較這三個小數的大小。)

  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東西最貴?

  生4::“丁丁文具店”的什么東西最便宜?

  ……

  三、拓展運用。

  1、游戲——抓珠子。

  (1)介紹游戲規則:

  師:下面我們要進行一個很在意思的活動——抓珠子游戲,這盒子里有紅珠子和藍珠子和綠珠子,一個紅珠子代表1元錢,一個藍珠子代表1角錢,一個綠珠子代表1分錢。你們任意從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會得到多少錢?

  (2)老師示范。

  (3)小組活動。

  師:每個小組都有一個這樣的盒子,小組同學輪流從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寫在統計表中。

  填完統計表之后,在小組里比一比誰抓出的錢多。

  紅珠子幾個藍珠子幾個綠珠子幾個共幾元幾角用小數表示(幾元)

  3元2角1分3.21元

  (4)師:請各小組抓出的錢最多的同學向大家匯報自己抓了多少錢,我們最后來比一比全班的冠軍是誰?

  (5)小結:想一想,抓到多少錢跟什么有關?

  2、完成書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互相說一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

  四、回顧總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真好,上完這節課之后,你有什么收獲、你最喜歡哪一個活動呢?

《比較》 篇8

  在教學本冊《數的比較》之前,學生已經學過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種物品的多少,能用20以內的數序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并已掌握了100以內的數序(當然中重度除外),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是在此基礎上教學的。此刻,我反思的是這其中的第一個環節,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以前學習“多和少”都是用具體形象的事物來進行比較。現在要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而且要用“>”、“<”來表示,是一種感知上的過渡——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想要過渡得好的關鍵還是舊知識的遷移,把所要學習的知識和已學的知識銜接起來。

  遵循“小步子,多循環”的原則,我在導入過程中,用了很多實物來演示,讓學生說說哪些多哪些少,憑直觀觀察,就一些中重度的學生也能看出,哪些多哪些少。有了這樣的過渡,學生的已有知識又喚回來了,但目的是不僅僅停留在原有認知上,而要把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上。例1是通過比較蘋果和梨的個數同樣多,引出兩種數量相等。出示例圖時,學生都在數是幾個,結果我沒問多少個,我問:“發現它們有什么關系?”輕度的學生一下子就說出一樣多,都是四個。中重度的學生也緊跟的說出是一樣。這對于他們來講是比較容易掌握的環節。所以我也沒有浪費很多時間去講解,只用一句簡短的話概括:表示兩個數相等用等號“=”,如4等于4,寫作4=4,讀作4等于4。之后,也舉了很多例子,再說明幾遍。

  等到學生基本掌握之后,我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教學例2,認識“>”、“<”。過渡時,我設置疑問,問:“兩數相等用等于號,不一樣了,用什么符號表示呢?”緊接著,我出示例2圖,小雞和小鴨、三角形和圓形。學生忙著數數,我讓他們先不用急著數,用眼睛看看,哪些多,哪些少,這樣學生很快就回答是小雞、圓形多,小鴨、三角形少。為達到教學目標,我進一步講解:“這就說明他們之間有多有少,不是相等的。那么相等用等于號,不相等用什么呢?不等號有兩種-----大于號和小于號。”接著我讓學生數數,數后我板書。在我板書后,學生這下都蒙了,不認識這兩個符號,不懂得應該怎么樣讀。借例題我進行一番講解:小雞5只,小鴨3只,5只比3只多,所以5比3大,寫作5 >3。三角形5個,圓形6個,5個比6個少,所以5比6小,寫作5<6。講解完后又帶領學生讀了幾遍。為了讓學生記住兩個不等號的讀法,我又向學生說明:主要看左邊,把大于號小于號看成口,左邊張大嘴就是大于號,閉著嘴就是小于號。讀式子的時候,我指著左邊,讓學生反復的練習,最后基本能分清楚大于號和小于號了。在分清楚之后,我設計了一個小小的課堂游戲,我教他們用手勢語來判斷大于號和小于號。(是<的,伸出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緊;是>的,則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然后出示1到9九張卡片,發給九位學生,告訴同學,這九位是數字王國成員中不可少的,他們現在要進行比賽,比比誰的年齡大。你們用手勢語來表示,老師分別請兩位學生上來,下面的同學紛紛舉起手勢,剛剛開始可以說是手無足措,都亂了,后來才慢慢適應了。這節課就在游戲中結束了。

  目的是基本達到了,輕度學生基本掌握,中度學生初步掌握,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戲這一環節,學生的情緒激昂,他們可能注重的是游戲本身的趣味,而忽視了活動能給他們所帶來的認識。還有鼓勵做得太少,雖然知道有些學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應該給與表揚,至少參與其中了,不能給予忽視。這節課突出的瑕庇是玩與學的結合不是那么的理想。通過不斷的反思,我想今后,我會在教學中不斷有突破的。

《比較》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方法,區分2-5樣物體的厚薄,并對其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

  3、通過分類合作比較,體驗快樂。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木板,書,圍巾,紙,襪子,毛巾,餅干,鞋盒,飲料,積木,籃子

  活動過程:

  (一)目測

  1、師: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們現在穿的要怎么樣啊(厚)那現在的的呢(薄)2、出示木板師:我這里有一塊木板,你們覺得是厚還是薄呢?

  師:那我現在在拿出一塊,現在這塊木板是厚還是薄呢?

  小結:原來一樣東西是不能比的,要兩樣或兩樣以上的東西才能比較厚薄師: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這塊木板厚的(用眼睛看)師:你們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3、出示書師:那請你們再來說說這兩本書誰厚誰薄師:請你上來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的啊4、出示鞋盒師:咦,那這兩個盒子呢,請你上來指指看,你用這么辦法啊小結:我們能通過自己的眼睛,來比較東西的厚薄。

  (二)觸摸

  1、教師出示圍巾師:天氣變得冷起來了,我要圍怎樣的圍巾,那請你們想想看,這兩條,我要圍哪一條呢師:你們都覺得是這條厚嗎師:那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呢師:對了還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來比較。

  2、教師請幼兒上來摸,上來區分師:那金老師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是哪條厚,哪條薄小結:我們剛才可以用自己的手來摸一摸,來比較物體的厚薄。

  3、在每張椅子下面放兩樣厚薄不一的東西師:老師在你們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個籃子,請你來比較籃子里的東西,在最厚的東西上面貼上紫色的記時貼,貼好的小朋友把籃子送到這里,記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教師檢驗2-3樣物品小結:我們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觸摸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厚薄。

  (三)并放比

  1、教師出示兩塊厚薄不明顯的肥皂(桌上地面上)師:那請你來看看,這兩塊肥皂,誰厚誰薄師:哇,有些人覺得是這快厚,有些人覺得是這快厚,那底是誰厚呢,請你來想想辦法比一比。

  師:恩真棒你的辦法真好,是把兩塊肥皂,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師:咦,那里又有一塊肥皂,跟這里的肥皂比是厚的還是薄的啊師:你用什么辦法進行比較啊講述比較厚和比較薄

  2、出示餅干盒師:現在的這三盒餅干誰最厚誰最薄,請你也來比一比師:你用什么辦法比較出來的小結:對于有些物體厚薄不明顯的,我們可以用并放比較的方法。

  (四)超市

  1、出示不同厚薄的東西師:剛才我們的小朋友都學會了并放比較厚薄的的方法是不是啊,有位超市的售貨員,想請你們幫幫忙,你們愿意嗎,原來超市有很多厚薄不同的東西需要整理,并要找到自己的家,你看有用品區,飲料區,食品區,玩具區師:等一下請每個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們的家,然后再進行比較,你可以從厚到薄,也可以從薄到厚的給他們排排隊。

  檢驗: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排的對不對,這一組,這是最薄的,這是最厚的。

  教師依次檢驗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很多種辦法去比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五)尋找,操作師:我們的家里,教室里都有很多的東西可以用來比厚薄,那現在我們就到教室里去比一下。

《比較》 篇10

  教材分析:

  《比較水的多少》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水和空氣單元的第四課。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液體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為學生繼續運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實驗器材進行觀察,通過比較、猜測、討論、合作實驗等方式,多角度的認識水的一些基本性質,以及學習如何進行科學的描述打下扎實的基礎。教材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少"入手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歷假設(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最簡單方便的材料進行驗證比較、實驗后得出結論,最后交流結果的過程,其次是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比較認識水體積多少的不同,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導學生測量比較.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在知識儲備上已經形成一定基礎,但由于剛接觸科學學科,對其相關的技能和知識缺少了解和掌握,因此,要以興趣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以實驗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應該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液體具有一定的重量、沒有固定的形狀,可以流動,因此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有多種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比較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個問題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解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比較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動中形成注重證據的意識,認識證據在證實假設的過程中的重要。

  教學重點

  通過比較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個問題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解決。

  教學難點

  通過用量筒來測量水多少的活動,感受標準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教學準備

  瓶子(每組1套)、記號筆、漏斗、量筒、課件等

    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和解決重難點。我設計了探究式活動,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實驗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參與研究實踐活動,尋找最簡單找出水的多少的方法。把學習的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使學生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全過程,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為了更好的凸顯“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設計符合三年級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過程,本節課我將進行如下教學:

  1、創設情境,通過學生喜愛的故事《西游記》導入,以激發學生興趣,探究內在需要,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意識到身邊的科學。這節課是學生在科學課中第一次接觸探究性的實驗活動,所以每一個環節的進行一定要清晰,要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課開始的問題情境,不但達到了這個要求,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科學的興趣,為后面比較水的多少埋下了伏筆,同時順利地導入了新課。

  2、提出猜想,任何的發現、發明都建立在大膽猜想的基礎上。在平等輕松的課堂上,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猜想,通過猜一猜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去觀察、比較、思考,然后說出判斷水多的理由,給學生留有思維的空間,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3、設計實驗。學生對三瓶水的多少有了一個初步的猜測,此時教師提出問題:“你們準備采用什么方法來證實你們的猜測呢?”鼓勵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再進行小組間的交流。此時不論學生提出什么樣的方法,只要能說出道理就要鼓勵。對于學生提出的方法教師可以按照水的特征給予歸類。比如:比輕重(根據水有重量)、比液面(水在相同的容器中會有同樣的液面高度)、比流速(水可以流動)等。使學生對水的認識從概念轉化到應用層面。

  4、實驗驗證。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有讓學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進行實驗,包括研究材料的選擇,研究途徑、方法、手段的選擇等,而是自己限定了實驗材料,只用一只杯子和筆以及漏斗。其原因是我認為三年級的學生在科學探究和實驗方面還不具備自己任意選擇材料進行實驗的能力,如果讓他們自己選擇材料進行實驗的話,會在操作上出現各種困難,只要他們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描述,就應該給予鼓勵。

  5、交流與表達

  通過探究,訓練學生觀察,劃線記錄、統計等基本技能,訓練學生收集事實,分析事實的存在,來驗證假設猜測的正確與否,學生經歷了這個過程,使學生從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并且讓學生認識到任何猜想都可能不準確,只有通過實驗來證明,認識實驗在我們科學課當中的重要性。

  6、測量水的多少

  由孫悟空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描述多多少,從而讓學生自主地引出用統一的容器來測量,從而引出了量筒及毫升。在學生對量筒的構造有一定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量筒進行一些實際的測量活動。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能很快地量出多出來的這些水是多少毫升。用比賽的形式練習使用量筒,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懂得用科學、簡便的方法,并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又能節約課堂時間

  7、課后延伸。

  課到此時,我想每一位學生都有很多的收獲與想法,同是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比較液體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擇。如:我們家里沒有量筒我們如何測量液體的多少。

《比較》 篇11

  教材分析

  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的讀寫法和小數的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數感的培養,為后繼“小數的加減法”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從學生在以前已經學習了“整數大小比較”,掌握了整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小數與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也有所不同。所以做好從整數到小數比較大小方法的遷移、類推、比較分析很重要。學生有了以前的知識基礎,這部分內容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但學生容易直接把整數大小比較的方法遷移過來,錯誤的認為小數的大小比較時也是小數的位數越多小數就越大,需要在這點上做了重點強調。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會正確比較小數大小,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2.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培養遷移類推能力和探究意識,滲透合作學習的方法。

  3.情感目標: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難點:能較熟練比較小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準備:

  師: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學過整數比較大小的方法。下面請大家看課件的這道題,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整數是如何比較大小的?

  師:你能完整的描述出整數師如何比大小的嗎?

  生:……

  師:(小結)整數進行比較時,首先要看它的數位,數位多的數就大。數位相同時,從高位一位一位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二:新課學習

  師:剛才,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回顧了一下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那么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板書課題:小數的大小比較)

  出示例5,你能從這副圖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排排名次吧!要分別排出這四位同學的名次前后。就要將他們的成績一一進行比較,那下面老師把他們分別分成兩組來進行比較,看看誰會是優勝者。

  師:老師把他們先分成兩組,小明和小紅一組,小莉和小軍一組。我們先看小明和小紅的成績,這兩個成績該怎么比呀!有哪個小朋友想來說一說他的想法。

  生:小明和小紅比,3比2大,所以小明比小紅跳的遠。

  師:(小結)小明和小紅比,3.05和2.84比,其中,3和2是它們的整數部分,3比2大,也就是這兩個數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了,這個數就大了。那當小朋友們要對兩個小數進行比較時,應該先比較整數部分。(板書:先比較整數部分)

  師:我們再仔細的觀察一下這幾名同學的成績,只有小明一人的成績超過3米,所以,我們可以說小明跳的最遠,給他一個名次的話,那他就是第一名。

  師:下面,我們再來比一比小莉和小軍的成績,他們的成績中,整數部分都是2,接下來,又該怎么比呢?

  生:比下一位,師:下一位就是十分位。

  師:要進行十分位的比較,8和9哪個數大,9大,那也就是說小軍比小莉的成績更號,我們再看一看小紅的成績,2.84米,十分位也是8,那么小軍也比小紅跳的遠,給小軍一個名次的話,他應該排第幾?(第二)

  師:現在就剩下小紅和小莉的名次還沒有出來了,那到底誰是第三名呢?

  生:小莉。

  師:哦,你為什么認為是小莉呢?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為2.88和2.84在進行比較時,整數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都相同,則要比下一位。

  師:下一位是百分位。

  生:則比百分位,百分位上分別是8和4,8比4大,所以小莉跳的更遠些。

  師:你們同意這種說法嗎?還有誰想來說一說。

  生:……

  師:那么也就是說小莉是第三名,那么小紅就是第四名了。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排名,他們之間可以用一個什么符號來連接呢?

  生:大于號

  師:真不錯,剛才我們在對他們幾個同學的成績進行比較時,其實就是對幾個小數進行了一次比較。那有哪位同學能夠說一說小數是如何比較大小的嗎?

  生:……

  師:小數進行比較時,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就比較百分位;……

  師:那如果在百分位上還不能比出大小呢/

  生:比千分位。

  師:就要一位接一位的比下去,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三、練習鞏固

  四、今天這堂課你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比較》 篇12

  【教材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小數大小比較”,那時比較一、兩位簡單的小數大小,一般不得脫離現實情景和具體的量來抽象地比較小數大小的,且小數部分僅限于兩位小數。而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不僅不受小數位數的限制,而且還要求學生漸漸脫離具體內容采用不同的策略來比較小數的大小。教材中安排了一個“給跳遠的成績排名次”的生活情境,結合生活經驗比較出小數的大小,并得出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根據課前對本班的調查,學生對于整數和簡單的一兩位小數的大小比較掌握得都較好,但是比較的方法較單一。本課以“簡單的小數大小比較”、“整數的大小比較”和“小數的意義”為依托,以“學校運動會的比賽成績單”的情境為主線,引導學生探究出小數的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但是同整數的大小比較相比,本節課的知識很容易會產生“位數多的小數就大”的負遷移影響,所以如何恰當處理好小數同整數的大小比較關系,是本節課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的定位不僅影響著教學預設的質量,而且也左右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小數的大小比較呢?在材料的構建上,通過幾張卡片,創設了學生的跳遠成績單排名次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比較、判斷、分析中落實教學目標;在探究的方式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發現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在發現中生成,在生成中突破。

  【教學內容】

  小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經歷探究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并能掌握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來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在獨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猜想、驗證、比較、概括的思維能力。

  3、進一步體會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滲透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的思想,通過多樣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究并概括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有效地協調好同整數大小比較的關系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

  (在黑板上貼出星星卡片)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燦爛的星星,這可不是普通的星星,他們代表著智慧,老師將會把它們送給本節課的學習之星,在每顆星星的后面都藏有一個數字。提問:如果這兩組卡片分別代表兩個整數,你覺得哪個整數會比較大?為什么?

  2、隨即,在兩個方框中間都點上小數點,提問:現在你覺得哪個小數會比較大?

  學生猜測大小。(預設:前面大;后面大;不能確定)

  3、揭題。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小數的大小比較”并板書課題,只要你認真看書,勤于思考,一定會獲得智慧星的青睞。

  (設計意圖:以發送智慧星的方式鼓勵學生,以猜一猜的導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學習目的。)

  二、自學,探究新知

  根據自學指導:

  1、自學書中40頁例5,仔細捕捉重要的數學信息,讀一讀,畫一畫,記一記。試著填一填課本上的空白處。

  2、同桌討論一下:怎樣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自學教材例題,并完成預習檢測。

  自學檢測:

  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是:先比較部分,整數部分這個數就;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小數部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這個數就,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的,再比較位上的數,依此類推。

  請一名同學根據自學情況演示如何比較小數大小。

  同學們總結小數大小比較方法(板書)

  根據同學們總結的方法,例題的排列順序是?(確定第一名通過比較整數部分確定.....)

  請同學們根據總結的方法完成嘗試運用。

  嘗試運用:

  1、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量的大小。

  10 ○9.9 2.1○1.9 0.2○ 0.7

  5.85 ○5.89 0.458○0.54 4.723○4.79

  3元○2.6元6.35米○ 6.53米2.05噸○2.16噸

  2、下面的括號里能填哪些數字?

  6.8 > 6.48 3.11 < 3.1

  3、選擇題

  (1)三名同學進行立定跳遠比賽,紅紅跳了1.53米,聰聰跳了1.72米,丫丫跳了1.61米,跳遠第一名是。

  A.紅紅B.聰聰C.丫丫

  (2)小明和小亮進行自行車比賽,行同一段路程,小明用了1.8分鐘,小亮用了2分鐘,成績好的是( )

  A.小明B.小亮C.無法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小組交流讓學生充分經歷比較過程,歸納比較方法,通過解決例題,注重引導思路,提高探究的實效性,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比較方法。)

  三、導學,內化知識

  比較:小數的大小比較跟整數的大小比較有什么區別嗎?

  觀察幾組小數比較大小,發現位數多少與小數大小的關系。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經歷比較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小數部分需要從高位逐一比較,位數多的小數不一定大。)

  四、互助,應用練習

  現在我們要使后面的小數比前面的大,允許你做一些改動,你有哪些不同的辦法?(預設:調換一些數字;移動小數點)你們為什么要這樣改動?

  進行鞏固練習,完成學案,完成后小組內進行講解批閱。有疑問的可以提出來。

  鞏固練習:

  5、判斷(在對的后面打“√”,錯的后面打“x”)。

  (1)兩位小數比一位小數大。

  (2)所有小數都比整數小。

  (3)大于0.4而小于0.6的小數只有0.5.

  (4)所有的小數都比0大,比1小。

  (5)3.1432大于3.2。

  6、把下面的小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7、下面的小數各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

  (1)□<1.8<□(2)□>23.47>□

  (3)□<5.006<□(4)□>70.02>□

  五、拓展延伸。

  1、這是小胖、小丁丁、小亞、小巧50米跑的成績。但在他們的成績單上的一些數字被不小心弄臟,看不見了。現在只知道他們的名次,你能知道他們的成績分別是多少嗎?

  (設疑:剛才的跳遠成績單中是小數越大成績就越好而這里為什么小數越小而成績越好呢?)

  2、用數字卡片1、5、7和小數點(不重復不遺漏使用),能夠組成多少個不同的小數?最大的小數是幾?最小的小數是幾?

  如果用數字卡片0、5、7和小數點(不重復不遺漏使用),能夠組成多少個不同的小數?最大的小數是幾?最小的小數是幾?

  (先獨立思考,有困難的在小組里合作交流)

  六、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遺憾?

  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本節課知識?希望同學們能學以致用!

  板書設計:

  小數的大小比較

  從高位比起

  先比較整數部分

  再比較小數部分

《比較》(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及相關資料的作用(精選17篇)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教材十一冊 “圓的周長”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進行簡單計算;2. 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3. 領會事物之間是聯系和發展的辨證唯物主義觀...

  • 《圓柱的認識》 教學實錄(通用15篇)

    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親臨課堂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大家歡迎嗎?生:(歡迎)師:怎么歡迎?(熱烈鼓掌)師:今天老師也非常高興,特意給大家帶來了兩位老朋友,(出示長方體,正方體)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能進一步說...

  • 爺爺的蘆笛(通用16篇)

    一、檢復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生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3、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爺爺的蘆笛》會帶你走進一個充滿詩情畫意而又神秘的氛圍里,感受大海的溫柔與狂暴,體味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生...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教材分析(精選13篇)

    一、本單元教材編排說明 分數除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和前面學習的很多知識具有比較直接的聯系。如分數除法,除了與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及其應用有聯系外,還與整數除法的意義,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關。...

  • 《節約能源》(通用14篇)

    節約能源鳳辦中心小學 蔡蘭芳一、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九冊第63頁。二、 教學目標:1、通過調查,了解家庭用水用電的情況。查找相關資料,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對比,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 《圓錐的認識》說課(精選16篇)

    教學流程1、復習提問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圓柱的有關知識,誰能告訴老師圓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2、導入新課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物體,觀察一下,觸摸感覺一下,它與圓柱有什么不一樣?生觀察感知后,說出自己的結果,師肯定:這...

  • 《納稅》教案 人教版第十一冊教案(通用6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第十一冊第98頁例5。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稅收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2、通過學習,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納稅觀,懂得納稅的重要性。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稅收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 第十一冊《我是什么》(通用15篇)

    課前透視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識性課文。本課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而生動,是一篇寓科學知識于趣味故事的優秀教材。...

  • 周長與面積(精選3篇)

    周 長 與 面 積-----規則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教學提示]:通過引導學生對小學階段所學的規則圖形的周長、面積的計算公式和方法進行復習,達到使學生對此熟練進行計算的能力。...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国产精品粉嫩在线播放 | 美女诱惑一区 | 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 sm鞭打高潮喷水抽搐调教玩弄 | 四虎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 BBW.妇女被内射 | 正在播放群交换视频国产 |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第二一区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不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成人xxxx| 深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91|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 | 日韩福利一区 | 熟妇女领导呻吟疯狂 | 亚洲色图都市激情 |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 久久视频在线看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点播时间 |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天天玩天天操天天干 | 国产免费午夜福利在线播放11 | 久草青青在线观看 | www.九色| 忘忧草www中文在线资源 | 成年人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 亚洲网站h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幕精品 | www.亚洲免费 | 妇女性内射冈站HDWWW000 | 亚洲优女在线 |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 性饥渴的老头小说 | 三级视频兔费看 | 爱干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