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 7 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學習有關向左轉,向右轉,向前直走,以及東南西北的單詞。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進行呈現,通過對去老師家的路進行描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語言交流,展開活動。上完這一課,我覺得自己收獲很大,現在談談自己的看法。成功之處:
1、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教師尊重學生的情感營造一種愉悅、寬松、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注重了情感交流在課堂上李老師始終處于樂觀向上高昂的精神狀態中,對教學一往情深對學生滿腔熱情用這種熱情引起學生積極情感,不是高高在上,二是用自己肢體語言調動位學生的情感,課堂氣氛和諧愉快!
2、教學設計比較新穎。
一般學生對教師本人生活充滿好奇,我就說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去我家的路線,馬上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然后通過一步步講述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呈現并教授新單詞,這樣的設計比較自然,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也認識了去老師家的路,并且歡迎學生以后的光臨,在感情上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3、任務型活動設計比較有效。
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一個幫助新體育老師找到學校這個任務。讓學生先通過小組討論,然后畫出路線,然后進行交流。這個任務的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經歷,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興趣越濃求知欲越強,參與意識越高,越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越能主動進行任務的學習。
二、教學中不足之處:
本堂課,還有很多有欠考慮的地方:
1、時間安排不夠緊湊。
我在通過講述路線來教授新單詞: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 但是這樣平面直觀圖形表述,與地圖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相沖突,造成后面在地圖上教學東南西北時,學生難以理解,難以適應,從而無法輸出語言:beijing is north of china,并且這里在向學生詢問北京的方位時,缺少參照物,北京到底相對什么來說,在中國的北面,否則也可以說北京在中國的東面呀。
2、教師指令性語言不夠明確。
例如在讓學生準備去學校的路線時,我沒有明確讓學生在紙上是畫出來,還是寫出來,也沒有給學生進行分工,只是告訴學生there is a piece of paper in your desk ,take it out and write down , 沒有明確告訴學生怎么做,其實可以在紙上,教師事先設計好句形: first , next , then . 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這個任務設計更加具有有效性。
3、教師在教學中教學機智不夠。
本課的內容安排是比較多的,在后來還剩15分鐘的時候,其實還有一個新內容:東南西北的教學尚未實施了,因此表現比較急躁。學生學得就比較粗糙,不夠扎實。其實可以索性將這一部分內容留到下堂課進行教學,將其他時間用來讓學生進行實踐交流合作,比如可以讓學生充分反饋去學校的路線,還可以設計去書店,去醫院等等的路線,也可以將作業,講述去他們家的路線提上來。另外教師在發出一條指令之后,因為給學生留一點反應與思考的時間了,畢竟已經六年級學生了,應該對教師的指令性語言已經非常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