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教學反思5篇
(學生就動筆寫了起來。)
生1:我補的是:跟著一朵朵芬芳的野花”
生2:(馬上就有學生反駁)原句中的‘山風’和‘云霧’都是可以動的,這‘野花’不能動,雨怎么跟呀,所以這句不好。
生3:跟著一陣陣幽幽的清香。
生4:“一陣陣”已經用過了,最好不好重復,所以要用“一陣陣”“一縷縷”以外的詞。
生5:我覺得可以用“一絲絲”。
大家對“跟著一絲絲幽幽的清香”還比較滿意,就把這個分句補到了書上,然后一起把第一自然段朗讀了一遍。那位學生顯得特別自豪。隨后,又有學生相出“跟著一聲聲隱約的音響”,我們覺得也挺適合的,就也一起寫在了書上,加以肯定。
第二個訓練點是在第二自然段中,“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這里連用了連個“傳來”,我覺得可以將其中的一個進行換詞練習,于是就讓學生想一想,后面一個“傳”還可以用什么詞代替。學生們開動腦筋,換了好幾個,比如“飄”“飛”“送”最后我們一起商定,覺得“滾”來最合適。
其實,課文的另外好幾處也可以進行類似的訓練,比如很多句子可以從修辭角度進行挖掘,這里不再展開。
我希望自己的語文課除了讓學生感覺文章所描述的景物美之外,更要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從而激發他們積累和運用美的語言文字的欲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