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教學設計
男女生對讀第一組對話。
11、到這兒,桑娜心上的石頭還沒有落下,兩個人沉默了一陣,桑娜想什么?漁夫又在想什么?
桑娜終于鼓足勇氣告訴了丈夫,這時她又沉默,這時她想的是什么?
教師小結:他們想到一塊兒了。在他們看來,把孩子抱回家是義不容辭的,責無旁貸的。
指名分角色讀第二組對話。
12、“你瞧,他們在這里啦”強調“在”。“桑娜拉開帳子。”課文到這里就結束了。你覺得這個結尾怎么樣?這樣的結尾,使我們想到些什么?你能接下去補充兩句嗎?
13、總結:托爾斯泰爺爺通過這篇小說告訴我們窮人生活窮苦但品質高尚,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緊扣桑娜的內心活動展開教學,一方面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本身,從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去發現她的性格特點;另一方面,啟發學生想象課文中省略的部分去揣摩人物形象。整個過程都注意由學生自己去讀、去體會。)
三、拓展延伸
1、續編《窮人》故事
2、讀托爾斯泰的其他作品。
教學反思:
《窮人》這篇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根據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主要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品質。通過讓學生感情朗讀、思維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內心,從而受到愛的教育。
首先,抓住教材特點,長文短教。在學生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課文,提出疑問后,進行啟發引導,直奔中心段。
其次,在學生劃出“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句子”后,針對桑娜的做法談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對省略的內容補充、想象;在學生找出并劃出“能體現漁夫‘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語句”后,又進一步讓學生對漁夫、桑娜和孩子們的將來進行想象,體會出窮人勤勞、淳樸和善良的本性,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好品質。這樣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使他們從中受到愛的教育。
再次,讓學生充分地讀,使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