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在多媒體教室進行了公開課《彩色的翅膀》一課的教學,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講了戰士小高把昆蟲帶往寶石島,希望這些精靈們能在海島上安居樂業,同時也體現了海島戰士們保衛海島、建設海島的愛國情懷。
課文學習完了,但總體感覺這節課自己和學生們都學的很累,思其原由還是因為自己講得太多了,沒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雖然說本課的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了,但新課標要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卻沒有很好的體現,教學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思考與學習都是我提前預設好的,學生大多數時間里還是跟著老師走,學習顯得很被動,本不該被動的學生卻被動了,本不該主動的老師卻主動了,以致于課堂中學習顯得很沒有生氣,或者說沒有學習的那份激情,這樣的課堂教學成了自己一個人的表演,沒有了生成的精彩,學生們的思維被自己牢牢地牽著,總在一個小的框框里轉悠。。。。。。。
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總想著略讀教學應該把時間交給孩子們,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可是自主學習,又害怕孩子們浪費時間,自己心里很矛盾,在授課時,設計的幾個問題其實也就是課文的重點內容了,可是發現學生們總是很迷茫,總是領悟不到其中的內涵,反思其中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讀沒有到位,沒有真正得走進課文中間,走進文本人物的內心,只是在老師的引導下泛泛地談一點自己的想法,從學生的回答中我也發現他們的這些感受都很生硬,根本沒有真正得和文本進行對話,一節看似流暢的課堂教學,但其中的隱藏問題真讓人深思。
雖然,沒能真正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沒有引導學生體會、表達出文本的中心思想,但我想有失就有得,這一不成功的課堂教學又喚醒了我對自己教學方法的反思,閱讀教學,讀是最重要的,讀的到位,讀的真切,讀出自己的真實的感受來,或許文本想要傳達的思想也就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了,或許課堂學習中的生成也會更精彩,課堂教學的精、氣、神也會更加的突顯!
給孩子一雙彩色的翅膀——《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彩色的翅膀》,一個很美的課題。課文講述了一群可愛的士兵在祖國的寶島上克服重重困難,愛上海島,建設海島的故事。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讓人不能不為士兵們的淳樸、純凈所感染。
這課的教學目標是:第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了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第二,細讀課文,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心熱愛之情。
課文讀起來妙趣橫生,那些可愛的戰士們的一頻一笑,一舉一動都顯得那么質樸可愛。為了一個西瓜,全島的戰士都傾注了心血和汗水,西瓜成熟了,那場別開生面的嘗瓜會讓人熱淚盈眶。“戰士們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兩句話讓我百讀不厭。每當讀到這兩句話,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戰士們一張張憨厚燦爛的笑臉。他們的要求很簡單,他們的笑容很真誠,他們的幸福很真實。我總在想,人是不是在物質匱乏的地方反而會更純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