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精選12篇)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執教的課題是《彩色的翅膀》。這篇課文是我們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今天的發言分兩大方面。第一:談談我對略讀課文的認識。第二:談談我本節課的教學思路。
一、自己對略讀課文的認識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精讀課文教學的多,研究略讀課文教學的少。基于這點,我邊實踐邊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教材中,課題序號上帶小花的都是略讀課文。每個單元組四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也是兩篇。我數了一下,咱們本冊教材共28篇閱讀課文,略讀課文就是14篇。也就是說,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半對半。從教材的編排上,不難看出略讀課文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從略讀課文承擔的教學任務看,它也同樣重要。每組兩篇略讀課文,緊緊地跟在精讀課文之后。略讀課文是精讀課文習得的閱讀方法與人文內涵的遷移,使學生在講讀課文中所學到的各種方法,在此有一個充分的實踐機會,是精讀課文的練兵場,它和精讀課文共同承載著深化單元訓練重點的任務,比如說,第二單元總的情感目標是: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總的能力目標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彩色的翅膀》這篇略讀課文,就是對“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的” 一個補充、深化,對“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的一個實踐和訓練。
為什么羅嗦這么多來討論略讀課文的重要性呢?因為前幾年我自己就不很重視略讀課文的教學,你想,沒有生字、詞的教學任務,也不考試,讓學生自己讀讀就是了。但現在想想,那真是錯誤的。
二、談談本節課的教學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海島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二是繼續領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綜觀本課教學,我注意了五個方面問題:
(一)、充分預習
我覺得五年級的學生了,都應該養成一個預習的好習慣了。這對講讀課文很重要,對略讀課文更重要。學生充分的預習可以克服略讀課文篇幅長、教學時間短的不利因素。學生在預習時,就已經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句子,從而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明確任務
本節課,我從課前的連接語入手,讓學生迅速地提煉出兩個學習任務,即教學目標。第一個學習任務,是個次要目標。即,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小高為什么要把昆蟲帶往寶石島。這個目標設立有兩個意圖,其一,訓練學生快速默讀,培養學生迅速提取、整理重要信息的能力。其二,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初步感知了課文的大體內容。由于是次要目標,也不難。所以,在教學中我給學生的時間比較短,只要掌握了就可以了。
第二個學習任務是個重點目標,即:抓住關鍵詞句,交流讀文后的體會,這個目標的落實,正是單元訓練重點——“讓學生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的前提。我整堂課的教學,主要圍繞完成第二個學習任務展開,花大氣力來落實這個重點目標。教學中,我讓學生認真讀課文,走進文章的字里行間,靜靜地看,細細地品,找到最能體現出戰士熱愛海島的詞語句子,然后,緊緊地抓住這些關鍵詞句去體會,真正感受到戰士對海島對祖國的熱愛。
(三)、寫出批注
為完成第二個學習任務,我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第二遍默讀,邊讀邊要畫出相關的詞句,并在旁邊寫上自己的一些感受,這個過程就是寫出批注的過程。我經常對我的學生講“不動筆墨不讀書”,教育他們,讀書過程中,一定要邊讀邊想,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并把讀書的感受寫在旁邊,留下思考的痕跡,也就是寫出批注。這是一種很好的引領學生潛心讀書的方法。讓學生邊讀書邊寫批注的做法,我已經在自己的班級中堅持三年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突出重點
在學生交流自己讀書體會的環節中,我也很好的領會了略讀課文教學的精髓,那就是——突出重點。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戰士熱愛海島的?”學生可以從文章中找到很多有關戰士熱愛海島詞句。對這么多詞句的體會,在教學中不能面面俱到。重點指導理解句子時,我主要引領學生深入地理解了一個句子,就是“他們像撫養嬰兒似的照看這個小瓜”。首先幫學生喚起自己照料嬰兒的回憶,體會到照料嬰兒怎樣不容易,然后創設幾個情景,如,當下暴雨時,戰士們是怎么做的?當刮大風時,戰士們是怎么做的?當嚴重干旱時,戰士們又是怎么做的?讓學生體會到戰士照料小瓜如何像撫養嬰兒一樣不容易,從而更進一步地使學生體會到戰士愛海島的思想感情。
重點指導“朗讀”時,也是抓住了一個句子,就是戰士怎樣吃瓜那段。教師通過讓學生做動作表演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體會,然后再指導學生個人讀、齊讀,讀出了戰士自豪、喜悅、激動和不舍之情。這樣,以讀代講,以讀促思,達到了訓練朗讀,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之目的。
另外,我想說的一點是,在教學環節的編排上,我也時刻本著“突出重點”的原則。本課有些四字詞語也很美,像碧空如洗,波濤起伏;還有插敘的知識。但由于略讀課文的教學時間有限,不宜貪多求全,這些地方就不用講,而可以讓學生在寫課內讀書筆記的時候再做簡單的指導。“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一堂課,要圍繞教學重點安排各個環節,對落實教學目標作用不大的環節完全可以刪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有所得,否則,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哪一樣都蜻蜓點水,造成訓練不扎實、不到位的后果。
(五)、讀寫結合。
本課的最后一個環節安排了一個讀寫結合的小練筆。在引導學生深讀了課文,深刻地體會到戰士們是如何去改造海島、建設海島的愛國深情后,我又用富有詩意的語言,鼓勵學生乘著彩色的翅膀,放飛想象,去想今天的海島又是什么樣子,以“海島新景象”為題寫一段話。我想,學生在學完課文后,內心一定涌動著許多屬于自己的感想,大有不說出來不快的感覺。此時,我今天這堂課在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還有欠缺,學生對課文讀得力度還不夠,對有些語句的理解也不到位等。
對略讀課文的教學,我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很多問題也感到迷茫,希望能借此機會向大家學習,希望老師們多批評多指正。
最后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同仁好友:身體健康百事可樂千事順心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忍受到現在,謝謝!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2
教學內容7、 彩色的翅膀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邊防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熱愛祖國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1.了解邊防戰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教學難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教學準備課前閱讀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的資料教 學 過 程個性 化 補 充(一)導入新課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1.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2.交流讀文后的體會)2.帶著這兩個問題學習本文。(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同桌分段讀課文,注意糾正同學的讀音,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2.再讀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如: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自然就會顯露出來。比喻事情真相大白。安居樂業:生活安定,對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滿意高興。3.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記敘了一位扎根海島的戰士,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捕捉小昆蟲,并將它們帶上海島來,給他們種植的蔬菜瓜果傳授花粉的事。)(四)自讀課文,體會情感1.快速瀏覽課文,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注意聯系課前閱讀的資料考慮)(因為小高想讓小昆蟲在海島安居樂業,為海島的瓜果蔬菜傳播花粉。只有這樣才有要能有所收獲,小島才能越變越美麗,島上的生活才能越來越美好。所以,把昆蟲帶往寶石島。)2.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3、這些感受又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呢?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多讀幾次,并在旁邊做上批注,寫上自己一些感受。(邊防戰士的生活很苦,昆蟲與瓜果蔬菜有密切的聯系,小高愛海島,愛祖國,有扎根邊疆的心愿,也想改造海島,讓海島越變越美……)(1. 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卻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緊閉著嘴唇,兩眼直發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緊閉了,臉色比先前還難看。”體會到因為海面上波濤起伏,船身前后晃蕩,小高擔心紙箱被損壞;另外紙箱里裝著的小昆蟲,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護它們。而且小高在暈船,身體極不舒服的情況下緊緊抱著紙箱的。)(2. 兩年前,戰士們來到荒蕪人煙的小島上,壘出“海島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沒有昆蟲授粉,一個西瓜也沒有結。今年戰士們用人工授粉,結出小瓜,誰知又被暴風雨襲擊。那個唯一殘存的小瓜在戰士們精心的照料下,才結出了第一個大西瓜。體會到戰士們為了西瓜的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它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3. 好像一股甜絲絲的甘漿,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體會到這個西瓜是戰士們對祖國、對小島無限熱愛的結晶,是戰士們在艱苦的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美好果實。)(4.我就不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寶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體會到戰士相信小昆蟲會在島上愉快地生活、勞動。這段話充分地表明邊防戰士們早已作出了在海島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這里建設著自己的家園。同時,又反映出他們為保衛祖國而不怕艱苦,自覺在那“比大陸苦得多差得多”的環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質。)教學說明:教學過程中,學生談到什么地方就一起體會那個地方,體會以學生所體會到的為主,體會表達出來后,讓學生帶著這樣的體會讀書,其它同學在這個同學理解的基礎上可以補充自己的體會,加深理解,再集體朗讀。(五)交流表達,朗讀深化,歸納總結。1.交流自己的感受。2.從你們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體會到一個什么中心?讀所勾畫的句子。(邊防戰士熱愛海島,熱愛祖國。)、板書設計7*彩色的翅膀邊防戰士愛海島、愛祖國作業設計摘抄你最喜歡的句段。教學反思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3
教材簡析:
課文通過寶石島觀察通訊站信號兵回家探親,在從黑龍江探親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紙箱小昆蟲帶回小島的故事,贊揚了海島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選編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海島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二是繼續領會關鍵詞句對表現人物品質的作用。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了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
2、細讀課文,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摯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向,激趣入課
1、出示一組詞語:壘田 播種 出土 拖蔓 開花
2、讀上面詞語,按照上面的發展順序,最后一個詞應該是什么?
3、可是,出乎意料,一群戰士,他們辛苦勞動,換來的卻是“一個小瓜也沒結”。看到這樣一個結果,大家有什么疑問嗎?你們的疑問也是老師的疑問,請你們自讀課文,看有誰能幫老師解開心中的疙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獨立、快速地閱讀課文,掃清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圍繞著“島”字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上島”與“島上”。
三、點撥導讀,側重體會
1、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部分自主閱讀,一邊讀一邊把自己的體會或疑問在文中做好批注
2、小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
“上島對話”部分:大家從這一部分中讀出了什么問題?他為什么把大提包扔在一邊卻緊緊抱住一只紙箱子?
“島上嘗瓜”部分:哪個地方詳細寫了戰士們嘗瓜?他們怎么吃瓜的?他們會怎么稱贊,說些什么?我們也來嘗一嘗,說說你嘗出了什么味道?(引導學生讀文中有關的句子)
這兩件事之間有什么聯系?你從哪里發現的?小高為什么稱小昆蟲為小精靈?
四、揭示課題,認識升華
1、小高的心愿能不能實現呢?請大家讀最后一段;
2、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自主練習
1、把你覺得最值得記憶的句子摘抄下來;
2、給寶島戰士寫一封信,說說你的心里話。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邊防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教學難點】
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課前準備】
有關海島戰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環境的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x課件x 導語引入
二、初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了解故事大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語句讀給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3、思考:故事發生在哪里?主要介紹了有關海島的哪些事?
三、研讀課文,感悟戰士的愛國精神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研究:戰士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會這樣做?
2、學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進行班級交流。
交流的重點是:
⑴小高為什么上島時把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⑵在嘗瓜會戰士們是怎么吃瓜的,作者為什么描寫得那么詳細?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描寫戰士嘗瓜的那兩個句子,體會戰士的心情,感受語言表達的準確。
四、引導學生考慮兩件事之間的聯系,揭示課題含義
1、質疑: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島上戰士為第一個西瓜開嘗瓜會兩件事有什么聯系嗎?
(小高探親回來時把小昆蟲帶上島,小昆蟲在海島安家落戶后,蔬菜瓜果就能長得更好,戰士們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設美好的海島的理想就能實現。)
2、讀課文最后一段,為什么寫看到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在海島安居樂業,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士愛島如家,安居樂業的愛國情感。點明了課題。)
【課后反思】
本課通過初讀,學生能很輕易地弄懂戰士小高要將昆蟲帶往寶石島的原因,了解到嘗瓜會上那只西瓜的來之不易,并通過對第二、第十三自然段地研讀、演示,體會到邊防戰士熱愛小島、建設小島的熱情及愛國之心。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5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在多媒體教室進行了公開課《彩色的翅膀》一課的教學,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講了戰士小高把昆蟲帶往寶石島,希望這些精靈們能在海島上安居樂業,同時也體現了海島戰士們保衛海島、建設海島的愛國情懷。
課文學習完了,但總體感覺這節課自己和學生們都學的很累,思其原由還是因為自己講得太多了,沒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雖然說本課的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了,但新課標要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卻沒有很好的體現,教學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思考與學習都是我提前預設好的,學生大多數時間里還是跟著老師走,學習顯得很被動,本不該被動的學生卻被動了,本不該主動的老師卻主動了,以致于課堂中學習顯得很沒有生氣,或者說沒有學習的那份激情,這樣的課堂教學成了自己一個人的表演,沒有了生成的精彩,學生們的思維被自己牢牢地牽著,總在一個小的框框里轉悠。。。。。。。
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總想著略讀教學應該把時間交給孩子們,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可是自主學習,又害怕孩子們浪費時間,自己心里很矛盾,在授課時,設計的幾個問題其實也就是課文的重點內容了,可是發現學生們總是很迷茫,總是領悟不到其中的內涵,反思其中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讀沒有到位,沒有真正得走進課文中間,走進文本人物的內心,只是在老師的引導下泛泛地談一點自己的想法,從學生的回答中我也發現他們的這些感受都很生硬,根本沒有真正得和文本進行對話,一節看似流暢的課堂教學,但其中的隱藏問題真讓人深思。
雖然,沒能真正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沒有引導學生體會、表達出文本的中心思想,但我想有失就有得,這一不成功的課堂教學又喚醒了我對自己教學方法的反思,閱讀教學,讀是最重要的,讀的到位,讀的真切,讀出自己的真實的感受來,或許文本想要傳達的思想也就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了,或許課堂學習中的生成也會更精彩,課堂教學的精、氣、神也會更加的突顯!
給孩子一雙彩色的翅膀——《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彩色的翅膀》,一個很美的課題。課文講述了一群可愛的士兵在祖國的寶島上克服重重困難,愛上海島,建設海島的故事。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讓人不能不為士兵們的淳樸、純凈所感染。
這課的教學目標是:第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了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第二,細讀課文,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心熱愛之情。
課文讀起來妙趣橫生,那些可愛的戰士們的一頻一笑,一舉一動都顯得那么質樸可愛。為了一個西瓜,全島的戰士都傾注了心血和汗水,西瓜成熟了,那場別開生面的嘗瓜會讓人熱淚盈眶。“戰士們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兩句話讓我百讀不厭。每當讀到這兩句話,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戰士們一張張憨厚燦爛的笑臉。他們的要求很簡單,他們的笑容很真誠,他們的幸福很真實。我總在想,人是不是在物質匱乏的地方反而會更純凈呢?
當然,戰士們對西瓜的特別感情其實是對祖國寶島的熱愛,他們是為了讓祖國海島能美麗富饒起來,這也就是對祖國的真摯的熱愛。上好這堂課,也就要帶著孩子們走進戰士們的內心境界,去體會他們美好的心靈。
最終我決定還是從孩子們的喜好出發進行這課的教學。
首先,讓孩子們分組自學課文,讀讀畫畫,批批注注。交流的時候,我同樣從引導孩子們從他們最喜歡的片段的入手。沒想到,孩子們最喜歡的片段也是戰士們的嘗瓜會。順理成章,我帶著孩子們細細品讀了嘗瓜會的幾個句子,并讓孩子們學著戰士們的樣子“嘗嘗”西瓜。除了帶著孩子們聲情并茂地朗讀外,我還讓孩子們展開想象,戰士們品嘗著西瓜,想到了什么呢?并讓孩子們動手寫一寫。孩子們的聯想很豐富,很自然的,孩子們想到了海島的未來,其中不乏對海島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最后,孩子們一起去了解了這個西瓜的來歷,并簡要了解了戰士小高帶昆蟲的原因和帶昆蟲的過程。
這是一篇非常美麗的課文,但是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中缺乏一種情趣,一種享受美麗的情趣,因為我沒有把這篇課文所展現的美讓孩子一同分享。
《彩色的翅膀》教學片段及反思
在討論交流第二自然段時,讓我感觸頗深,現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但愿不會漏下孩子們那精彩的、引人入勝的思維碰撞的火花。
【課文內容】
小高在碼頭上有說有笑,這時候不吭聲了,緊閉著嘴唇,兩眼直發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教學片斷】
生1:(讀完第二自然段,尤其把那個“緊緊”突出了一番)我感受到紙箱里的昆蟲在小高(小戰士)心目中特別重要,小高才緊緊地抱著它。
──嗯,能通過關鍵詞去體會人物的品質,他在有意識地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已經很不錯了。因為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就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生2:船在海浪中顛簸,他怕一不留神把紙盒子給簸掉了。
──也不錯呀,他還能聯系上下文去體會,我已經有點揚揚自得了。
生3:他把紙箱子里的昆蟲看得跟寶貝似的,生怕它跑了。
──她的回答可以說是情真意切,我也很滿意。
……
一下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在交流紙箱子里的昆蟲在小高心目當中的重要性。
師:同學們,你們都說得非常精彩,還有其它的發現嗎?
剛才還很熱鬧的課堂一下子又趨于平靜了,有人在躍躍欲試,但更多的是在沉思。這班的孩子們在讀書的深度上確實還存在一些差距。
師:沒關系,如果你暫時還沒有什么發現,我建議可以再把這一段讀一讀。
──我不想讓真理老是掌握在少數人身上,我一直期盼、嘗試讓更多的孩子去發現那埋在更深一層的美,這樣汲取起來才會更有滋味、更有營養。
不久,舉手的人越來越多。
生4:我發現小高緊閉著嘴唇,兩眼直發愣,他是暈船了,在暈船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保護這紙箱子里的昆蟲,我很佩服他。
──頓時,教室里掌聲雷動,我會永遠記住他──劉欽──一個看問題總是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孩子。
生4繼續:老師,我就暈過船,那滋味真不好受,翻胃,想吐。
──他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似乎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我喜歡。
經他這么一更形象的解釋,發言的人越來越多,有人還從后面的段落中找到了相關的句子作支撐,教室里又活躍起來,一個邊防戰士愛島愛國的深情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眼前。我帶頭為孩子們的精彩表現鼓起掌來,可以想象他們對這一段的感情朗讀一定更為精彩。
時間在流逝、課堂在繼續,精彩在繼續上演。這堂課,我一直感動著,為課文里小戰士的高尚品德而感動,更為班上孩子們那特有的靈氣、那美麗的可愛而感動。我真的很慶幸自己沒有拘泥于教案,我也第一次這么強烈地感受到,不拘泥于教案原來會如此精彩。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6
【教材簡析】課文通過記述寶石島觀察通訊站信號兵小高從黑龍江探親返島將一紙箱小昆蟲帶往寶石島的故事,贊揚了海島戰士心系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愛國情懷。
【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聯系,理解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回寶石島。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海島戰士在艱苦條件下扎根海島、改造海島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體會海島戰士扎根海島、建設祖國的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的意思;領悟“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的含義。
【課前準備:】學生課前預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語言創境,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大屏幕播放音像課件,教師口述導入詞: 同學們,在距海南省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象朵朵星蓮,漂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這便是位于我國南部的西沙群島,又名寶石島。島上遍布礁石,缺乏土壤,再加上它地處熱帶區,經常遭受風暴和臺風襲擊,因此島上沒有定居的居民。但,在這里卻常年駐守著我國的邊防戰士。島上淡水緊缺,各種物資匱乏,戰士們開玩笑說:“在西沙活著就是光榮,生存就是工作”,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忠誠地履行著建設海島,保衛海島,保衛祖國的神圣天職。戰士們滿懷信心地說:“這是咱第二故鄉,我們定要把西沙建設成一座“海上花園”。(停止播放音像課件)
2、揭示課題,明確課型。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沙,去了解一個真實而動人的故事。(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同學們,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需要我們用精讀課文習得的方法來自主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2、交流初讀感知。
◆根據學生讀書交流情況,適時板書:戰士——昆蟲——授粉——收獲
◆先讓學生說說對課文的整體感知,隨后教師小結:本文抓住小昆蟲這一線索,以“我”隨小高上寶石島一路的見聞為順序展開。先寫“我”發現小高探親回島時帶回一只裝了蝴蝶之類小昆蟲的紙箱,暈船時他把紙箱緊緊地抱在懷里。接著寫“我”參加戰士們的嘗瓜會,聽到了關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經歷,看到了戰士們嘗瓜時的喜悅。最后寫第二天天亮時,“我”看見一只小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三、再讀課文,體會情感。
1、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2、匯報交流。(交流過程中,相機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語句,體會戰士們的愛島、愛國情懷。)
(1)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大提包里可能裝著些什么?紙箱里呢?為什么 “扔”大提包而 “緊緊地抱著”紙箱呢?此時此刻,小高在想些什么? (戰士小高探親返島不忘帶昆蟲,暈船時還緊緊抱著昆蟲。多么可愛的戰士,他真是一心想著海島!板書:心系海島)
(2)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戰士們這般品嘗著西瓜,你們平時是這么吃西瓜的嗎?我們一起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嘗嘗這個西瓜吧!可以讀,也可以想象畫面,還可以模仿戰士們吃西瓜時的神情和動作。
(生自由“品嘗西瓜”)
◆你從中嘗出了什么?帶著這種感情讀讀課文!(嘗到了西瓜之來之不易;嘗到了高興、喜悅之情;嘗到了希望。)
◆從哪兒看出這個西瓜來之不易?能用文中的句子說說嗎?( 理解“殘存”,了解西瓜不平常的來歷。)
◆是啊,戰士們滿懷希望盼著這些授了粉的小瓜能長大,可結果只殘存著一個,面對這樣的場面,假如你就是那些戰士,你會怎么想?是啊,狂風暴雨可以摧殘西瓜,可摧打不垮戰士建設海島的信心和決心。板書:建設海島
★殘存下來的這個西瓜在戰士們的精心照料下終于成熟了,端詳著手中的西瓜,戰士們怎舍得一下子吃掉? 戰士們都笑著……(男生讀)
★這個殘存的小西瓜經過戰士們的細心呵護,終于長大了,戰士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怎能不激動、高興呢?戰士們都笑著……(女生讀)
★是啊,一個西瓜成熟了,將會收獲更多的西瓜,這是一個滿載著希望的西瓜,想到這兒,戰士們都笑著……(齊讀)
(3)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
◆這些小精靈一定會愛祖國的海島,一定會在這里安居樂業!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句話。
◆戰士們也一定會愛上祖國的海島,一定會扎根海島!(板書:扎根海島)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句話。
◆這些小精靈真的在這里安家了嗎?引出下一句——
(5)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彩色的翅膀,它肯定很快樂!其他的小精靈也會很快樂,生活在海島上的戰士們也一定會很快樂。“彩色的翅膀”表面上指這些小昆蟲,實質上指戰士們豐富多彩的海島生活。
★是啊,同學們,花叢中,蜂飛蝶舞,這群可愛的小精靈怎會不愛祖國的海島呢?小高自信地說……
★凝視著一塊塊海島田,撫摸著西沙的一草一木,戰士們信心百倍,小高堅定地說……
◆是啊,同學們,荒涼的西沙群島迎來了活潑可愛的小精靈,迎來了扎根海島的的邊防戰士,更迎來了生機蓬勃的春天,寶石島熱鬧起來了……讓我們靜靜地閉上眼睛,放飛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寶石島欣欣向榮的景象吧!(播放輕音樂,學生閉眼想象。)
◆同學們,剛才大家在美妙的音樂中,乘著想象的翅膀去了寶石島,看到的景象肯定多姿多彩,請大家拿起手中的筆把它描寫下來吧。
(學生想象畫面寫句子,寫后進行交流。)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 是啊,美麗的西沙群島花團錦簇,蜂飛蝶舞,瓜果飄香,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同學們,祖國西沙寶石島,遠離大陸在前哨,人們都說這島兒荒,全是那石頭和茅草,自從咱戰士上了島,管教荒島變模樣。讓我們在美妙的樂曲聲中再次去感受邊防戰士艱苦而快樂的海島生活吧!(播放配樂圖片)
◆同學們,正是因為這一代又一代日夜守護海島的人民子弟兵,扎根海島,建設海島,保衛著海島,這里的天更藍,這里的水更美,這里的人更歡!我們堅信,可敬的邊防戰士建設海島的美好愿望一定會迎著朝陽,乘著彩色的翅膀,綻放奇異的光彩!(完善板書 )
六、作業(任選一題)
1、想一想,經過十幾代海島戰士的努力,現在的海島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新景象呢?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把它們寫下來或畫下來吧。
2、給遠在祖國海島的邊防戰士寫一封信,說說你的心里話。
3、課外閱讀《博士政委守西沙》的故事。
附:板書設計
愛島 愛國
7* 彩色的翅膀
昆蟲 ← 戰士
↓ ↓
授粉 心系海島
↓ ↓
收獲 建設海島
↓ ↓
安居樂業 扎根海島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7
一、揭題
同學們,在前面幾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分別感受到了詹天佑與季羨林先生對于祖國那真摯的愛。今天,我們要隨著課文《彩色的翅膀》一起來走進海島戰士的生活,看看他們對祖國母親又有著一份怎樣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
碧空如洗 波濤起伏 矮墩墩 發愣 拖蔓 水落石出 撅嘴巴 雌花 殘存 撫養 嘖嘖贊嘆
安居樂業 嘗瓜會 授粉 來歷
2、檢查學習情況。
(1)正確朗讀詞語:輪讀--個別讀--集體讀
(2)用上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說課文內容。
二、再讀課文,體會海島戰士的艱辛生活。
1、默讀課文,結合同學的說話,想一想課文寫了作者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哪兩件事?(一是發現小高不遠千里從黑龍江帶回了一箱昆蟲;二是參加戰士們的嘗瓜會,了解西瓜不平常的來歷。)
2、研讀兩件事,體會戰士對海島的特殊情感。
事件一:
(1)從黑龍江帶回昆蟲,強調黑龍江,從地理位置上分析,兩地相距甚遠,可小高為什么要不惜千里帶昆蟲,從中了解海島惡劣的環境。
(2)小高把一箱昆蟲帶上島的過程中碰到困難了嗎?他是怎樣克服的?體會"扔"和"抱"。
(3)為什么小高會這樣做?
事件二:
(1)戰士們吃瓜時的樣子(作者參加嘗瓜會,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抓住動詞:捏、端詳、聞、咬
想象語言:嘖嘖贊嘆些什么?
感情朗讀該段。
(2)了解西瓜不平常的來歷。
了解“插敘”這種寫作方法.
集體朗讀課文第十一、十二自然段。
(3)從西瓜不平常的來歷以及戰士們嘗瓜時的喜悅,你們體會到了什么?(戰士們以島為家,在島上安居樂業的精神.)
四、重拾課題,升華主題。
1、同學們,學到這兒,你知道彩色的翅膀指的是什么了嗎?課文除了課題還有哪兒提到了“彩色的翅膀”(課文結尾)。是啊,第二天清晨,被小高帶上島的昆蟲已經在環境惡劣的小島上生活了下來,它們朝陽扇動著彩色的翅膀,我相信大家透過這彩色的翅膀一定看到了更多的東西,你看到了什么?
2、師小結:我們祖國守衛海防的戰士們都扇動著自己彩色的翅膀,在海島上深深扎根,無私地奉獻自己,相信我們可愛的祖國一定能越來越繁榮昌盛。
教研組評課:
1、《彩色的翅膀》一課為略讀課文,故安排在一課時內完成。董老師在執教該文時重點突出,教得扎實,學生從一開始的字詞掌握到課文中心的理解一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老師設計精彩、思路清晰、結構緊湊,很好地進行了長文短教。
3、板書設計概括了課文內容又出現大型蝴蝶,富有特色,同時又點明了課題《彩色的翅膀》,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了一個學習的興奮點。
4、商榷點:在課堂上是否應加大對重點句段的朗讀訓練?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8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語文(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學生的語文素質有很大的提高,基本養成了正確的學習習慣,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3.教學內容分析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課內閱讀課文,語言樸實,善于通過一些重點語句體現海島戰士熱愛祖國海島的感情。課題有兩層含義: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蟲,強調了這些小昆蟲在改造海島環境、豐富戰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戰士豐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在教學本篇課文時,我著重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海島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邊防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熱愛祖國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教學難點分析
(1)了解邊防戰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難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6.教學課時 一課時
7.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2.交流讀文后的體會)
2.帶著這兩個問題學習本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桌分段讀課文,注意糾正同學的讀音,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再讀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
(如: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自然就會顯露出來。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安居樂業:生活安定,對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滿意高興。
3.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記敘了一位扎根海島的戰士,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捕捉小昆蟲,并將它們帶上海島來,給他們種植的蔬菜瓜果傳授花粉的事。)
(四)自讀課文,體會情感
1.快速瀏覽課文,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注意聯系課前閱讀的資料考慮)
(因為小高想讓小昆蟲在海島安居樂業,為海島的瓜果蔬菜傳播花粉。只有這樣才有要能有所收獲,小島才能越變越美麗,島上的生活才能越來越美好。所以,把昆蟲帶往寶石島。)
2.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文章透露出來的是感動,戰士帶著昆蟲歸隊,大家對那個來之不易的瓜的愛,擴大開來,是對海島對祖國的愛,那樣的愛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動著,沒有豪言壯語,只是字里行間里所透露出來的濃濃的愛。)
3、這些感受又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呢?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多讀幾次,并在旁邊做上批注,寫上自己一些感受。
(邊防戰士的生活很苦,昆蟲與瓜果蔬菜有密切的聯系,小高愛海島,愛祖國,有扎根邊疆的心愿,也想改造海島,讓海島越變越美……)
(1. 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卻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緊閉著嘴唇,兩眼直發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緊閉了,臉色比先前還難看。”
體會到因為海面上波濤起伏,船身前后晃蕩,小高擔心紙箱被損壞;另外紙箱里裝著的小昆蟲,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護它們。而且小高在暈船,身體極不舒服的情況下緊緊抱著紙箱的。)
(2. 兩年前,戰士們來到荒蕪人煙的小島上,壘出“海島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沒有昆蟲授粉,一個西瓜也沒有結。今年戰士們用人工授粉,結出小瓜,誰知又被暴風雨襲擊。那個唯一殘存的小瓜在戰士們精心的照料下,才結出了第一個大西瓜。
體會到戰士們為了西瓜的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它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
(3. 好像一股甜絲絲的甘漿,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體會到這個西瓜是戰士們對祖國、對小島無限熱愛的結晶,是戰士們在艱苦的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美好果實。)
(4.我就不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寶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
體會到戰士相信小昆蟲會在島上愉快地生活、勞動。這段話充分地表明邊防戰士們早已作出了在海島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這里建設著自己的家園。同時,又反映出他們為保衛祖國而不怕艱苦,自覺在那“比大陸苦得多差得多”的環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質。)
教學說明:教學過程中,學生談到什么地方就一起體會那個地方,體會以學生所體會到的為主,體會表達出來后,讓學生帶著這樣的體會讀書,其它同學在這個同學理解的基礎上可以補充自己的體會,加深理解,再集體朗讀。
8.課堂練習
1.交流自己的感受。
2.從你們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體會到一個什么中心?讀所勾畫的句子。
(邊防戰士熱愛海島,熱愛祖國。)
3.有感情地朗讀你最喜歡的句段。
9.作業安排
1,讀句子,回答問題
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
①給句子換個說法,意思不變.
②從這個句子我體會到了海島戰士
的感情.
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 )起一小片來,細細地( )著,
輕輕地( )著,慢慢地( )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①在括號中填入合適的動詞.
②這兩句話寫出了戰士們收獲西瓜后 的心情.
2,課文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作題目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教學準備:課前閱讀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的資料
11. 自我問答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一篇老課文,一年前我也曾教學過該課,但說句實話,我不是很喜歡這類課文,所以教過也沒留下什么特別深的印象。
事隔一年后的今天,當我又一次教學此課的時候,或許是年齡增長的原因,我對這篇課文有了新的認識和別樣的感受,教過以后,感覺效果不錯,現將一點做法記錄如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后,我讓學生找出令人感動的句子,體會邊防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學生很快就能把感人的地方找出來了,但怎樣才能體會出感情呢?首先我通過關鍵字詞的理解幫助學生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其次我通過體驗與想象豐富學生的感受。“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段文字,我不僅讓學生從戰士嘗瓜的動作中體會戰士們對島上結的第一個西瓜的珍愛,還讓他們邊學著嘗瓜的動作,邊想象戰士們嘗瓜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嘴里是怎樣嘖嘖贊嘆的,體會他們為了西瓜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這西瓜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啊!朗讀是體會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學生朗讀的指導一直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一件事,有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這節課中孩子們有了這樣的感受,學生們再讀出來時就自然有滋有味了。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所以我讓學生充分讀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多讀幾次,并在旁邊做上批注,寫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的孩子從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卻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緊閉著嘴唇,兩眼直發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緊閉了,臉色比先前還難看。”一句中體會到因為海面上波濤起伏,船身前后晃蕩,小高擔心紙箱被損壞,另外紙箱里裝著的小昆蟲,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護它們。而且小高在暈船,身體極不舒服的情況下緊緊抱著紙箱的;有的孩子從“兩年前,戰士們來到荒蕪人煙的小島上,壘出“海島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沒有昆蟲授粉,一個西瓜也沒有結。今年戰士們用人工授粉,結出小瓜,誰知又被暴風雨襲擊。那個唯一殘存的小瓜在戰士們精心的照料下,才結出了第一個大西瓜。”中體會到戰士們為了西瓜的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它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有的孩子從“好像一股甜絲絲的甘漿,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中體會到這個西瓜是戰士們對祖國、對小島無限熱愛的結晶,是戰士們在艱苦的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美好果實;還有的孩子從“我就不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寶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中體會到戰士相信小昆蟲會在島上愉快地生活、勞動。
看!孩子們的體會多深哪,我不僅為邊防戰士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懷而感動,更為我的孩子們的深刻理解和獨到的感受而喝彩!
(2)《彩色的翅膀》是略讀課文。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后,我讓學生找出邊防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學生很快就能把感人的地方找出來了令人感動的句子體會,但怎樣才能體會出感情呢?
首先我通過關鍵字詞的理解幫助學生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
其次我通過體驗與想象豐富學生的感受。“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段文字,我不僅讓學生從戰士嘗瓜的動作中體會戰士們對島上結的第一個西瓜的珍愛,還讓他們邊學著嘗瓜的動作,邊想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象戰士們嘗瓜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嘴里是怎樣嘖嘖贊嘆的,體會他們為了西瓜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這西瓜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啊!當然,朗讀是體會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學生朗讀的指導一直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一件事,有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想,有了這樣的感受,學生應該能夠讀出感情了。
(3)《彩色的翅膀》是篇略讀課文。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后,我讓學生找出令人感動的句子,體會邊防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學生很快就能把感人的地方找出來了,但怎樣才能體會出文字以外的感情呢?
首先我通過關鍵字詞的理解幫助學生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
其次我通過想象與體驗豐富學生的感受。“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段文字,我不僅讓學生從戰士嘗瓜的動作中體會戰士們對島上結的第一個西瓜的珍愛,還讓他們邊學著嘗瓜的動作,邊想象戰士們嘗瓜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嘴里是怎樣嘖嘖贊嘆的,體會他們為了西瓜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這西瓜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啊!
當然,朗讀是體會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學生朗讀的指導一直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一件事,有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想,有了這樣的感受,學生應該能夠讀出感情了。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邊防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教學難點】
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課前準備】
有關海島戰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環境的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
二、初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了解故事大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語句讀給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3、思考:故事發生在哪里?主要介紹了有關海島的哪些事?
三、研讀課文,感悟戰士的愛國精神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研究:戰士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會這樣做?
2、學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進行班級交流。
交流的重點是:
⑴小高為什么上島時把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⑵在嘗瓜會戰士們是怎么吃瓜的,作者為什么描寫得那么詳細?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描寫戰士嘗瓜的那兩個句子,體會戰士的心情,感受語言表達的準確。
三、引導學生考慮兩件事之間的聯系,揭示課題含義
1、質疑: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島上戰士為第一個西瓜開嘗瓜會兩件事有什么聯系嗎?
(小高探親回來時把小昆蟲帶上島,小昆蟲在海島安家落戶后,蔬菜瓜果就能長得更好,戰士們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設美好的海島的理想就能實現。)
2、讀課文最后一段,為什么寫看到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在海島安居樂業,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士愛島如家,安居樂業的愛國情感。點明了課題。)
【課后反思】
本課通過初讀,學生能很輕易地弄懂戰士小高要將昆蟲帶往寶石島的原因,了解到嘗瓜會上那只西瓜的來之不易,并通過對第二、第十三自然段地研讀、演示,體會到邊防戰士熱愛小島、建設小島的熱情及愛國之心。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邊防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教學難點】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課前準備】有關海島戰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環境的圖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
二、初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了解故事大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語句讀給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3、思考:故事發生在哪里?主要介紹了有關海島的哪些事?
三、研讀課文,感悟戰士的愛國精神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研究:戰士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會這樣做?
2、學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進行班級交流。
交流的重點是:
⑴ 小高為什么上島時把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⑵ 在嘗瓜會戰士們是怎么吃瓜的,作者為什么描寫得那么詳細?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描寫戰士嘗瓜的那兩個句子,體會戰士的心情,感受語言表達的準確。
三、引導學生考慮兩件事之間的聯系,揭示課題含義
1、質疑: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島上戰士為第一個西瓜開嘗瓜會兩件事有什么聯系嗎?
(小高探親回來時把小昆蟲帶上島,小昆蟲在海島安家落戶后,蔬菜瓜果就能長得更好,戰士們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設美好的海島的理想就能實現。)
2、讀課文最后一段,為什么寫看到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在海島安居樂業,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士愛島如家,安居樂業的愛國情感。點明了課題。)
【課后反思】
本課通過初讀,學生能很輕易地弄懂戰士小高要將昆蟲帶往寶石島的原因,了解到嘗瓜會上那只西瓜的來之不易,并通過對第二、第十三自然段地研讀、演示,體會到邊防戰士熱愛小島、建設小島的熱情及愛國之心。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駐守海島的解放軍戰士不怕條件艱苦,熱愛生活,想方設法改造海島環境的事跡。教育學生熱愛生活,不怕困難。
2、通過詞、句、段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掌握中心思想。
3、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系,是怎樣聯系起來的,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
4、自學本課生詞,要求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系,它們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教學難點】 “戰士把昆蟲帶到海島上是為什么?”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理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彩色的翅膀
你從課題想到了什么?
二、教師介紹課文內容
課文描寫的是駐守海島的解放軍戰士探親回來,特地帶來一些小昆蟲,這是怎么回事呢?
三、學生自讀課文
1、想想寶石島是個什么樣的島?戰士們到這個島多久了?
2、戰士小高為什么要把一些昆蟲帶到島上來?
(學生初讀課文,不要求回答得很準確。)
四、默讀課文
1、讀準生字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共有19個自然段。
五、練習讀熟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7自然段)在船上發現小高抱著紙箱子。
第二段(8~19自然段)在寶石島開西瓜會。
第三段(20自然段)第二天發現玻璃窗上有一只蝴蝶扇動著彩色的翅膀。
六、作業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生通讀課文
回憶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去寶石島的船上看見小高抱著一個紙箱子,他說里面裝的是小昆蟲。來到海島,我參加了嘗瓜會,知道海島需要昆蟲,戰士們回家都帶回些昆蟲。)
課文是怎樣分段的?你為什么這樣分?
《彩色的翅膀》說課設計 篇12
師:從剛才的交流看,同學們對海島戰士嘗瓜的情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我們就重點來學習這部分。請每位同學再仔細地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學生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
師:現在,誰來告訴大家,讀了這段話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怎么樣的情景?
生:我看到了戰士用兩個手指捏著西瓜往嘴里送,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
師:你們平時吃西瓜會用這樣的姿勢嗎?你對戰士的舉動奇怪嗎?
生:不奇怪。這表明戰士們是多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西瓜呀!
師:繼續。
生:我看到了戰士在高興地看著西瓜。
師:戰士們拿到瓜不是往嘴里送,他們先要看看,是不認識嗎?
生:不是。這是他們好不容易在海島上收獲的第一個瓜,就像剛誕生的嬰兒,他們要好好地看看。
師:你看到了戰士的喜悅。
生:我看到了戰士把瓜放在鼻子下開心地聞著。
師:那份瓜香就隨著呼吸進入到了戰士的體內,多么激動啊!
生:我看到了戰士一邊吃,一邊在嘖嘖稱贊。
師:是吃嗎?再看看。
生:哦,沒有用“吃”,用的是“咬”。
師:想想這“吃”與“咬”會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覺得“吃”很隨意,而“咬”字有種用力的感覺。吃西瓜是不用那么用力的,我覺得用“咬”寫出了戰士舍不得很快吃完。
生:我還感受到戰士是一邊吃,一邊在品味。
師:他們還一邊在嘖嘖稱贊呢。會說些什么呢?
生:這瓜真甜。
生:多好吃的西瓜,我從來沒有吃到過這么好吃的西瓜。
生:瞧,這瓜,肉多嫩!汁多鮮美!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段話。
(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戰士一邊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邊還會想起什么嗎?
生:想起了他們在巖石下、小路旁壘“海島田”時的情景。
生:想起了他們小心地給每一朵花人工授粉那笨拙的樣子。
生:也想起了臺風過后,小瓜被打掉后的那份傷心。
生:還想起了他們對最后那個西瓜的呵護。
師:想著這些,讓我們再來看戰士嘗瓜的情景。請大家第三次朗讀這段話。
(學生自由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