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教學設計
師: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確實不太好懂,沒有注釋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借助工具書。(出示)你覺得“謂”在這里應該是什么意思?
謂:①稱為 ②認為,以為 ③評論
生:認為、以為。
師:那么“乃”呢?
生:“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師:理解了之后,我相信能讀得更好。
生:(朗讀此句,讀得準確而且有韻味)
師:真有古文的味道。還有哪個句子比較難讀?
生: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覺得這句話比較難讀,是因為要在字和字之間分開,尤其是這個“兮”字后邊要做一下停頓。
師:你知道了怎么斷句。我想問問你,為什么要在“兮”字后邊斷句?
生:因為注釋里說“兮”是個語氣詞。
師:你看,借助注釋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還能幫助我們朗讀呢。這個“兮”和前邊的“哉”一樣都是語氣詞,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啊——”,在這樣的詞后邊一停頓,一延長,古文的味道就出來了。不信我們來找個同學讀讀。(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朗讀,讀得很有韻味)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注意讀好“哉”和“兮”后邊的停頓。
生:(齊讀)
師:難讀的句子都會讀了,誰能一口氣把這篇古文讀下來?
生:(朗讀全文,很有韻味。全場掌聲)
師:沒讀幾遍就能把一篇古文讀成這樣,我真想說一句:善哉。(笑聲)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范讀,全場掌聲)
生:(齊讀,朗讀明顯有進步)
二、高山流水明知音
師:我們能從課文哪些句子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鐘子期又真的善聽呢?
生:可以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體會到。
師:怎么理解?(提醒可借助注釋)
生:伯牙鼓琴,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就說:好啊,高高的猶如泰山一樣。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就說:好啊,廣大的像江河一樣。
師:注意到沒有,他在理解這兩句話的時候,有注釋的就借助注釋,沒注釋的就聯系著上下文用自己的話來補充,這是學習古文的好方法。(出示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師:這兩個句子中的“善哉”和第一句當中“善鼓琴、善聽”的“善”意思一樣嗎?怎么個不一樣,你要能說出個所以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