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
這段曲子的旋律、節奏怎樣,你想到了什么?
鞋匠聽到后也有想象,看看課文哪一句是對這段音樂想象的描述?為什么?
面對大海月亮緩緩的升起。
(節奏緩慢,旋律優美音,很弱指導讀。)
⑵ 鞋匠聽到后還想象到了什么?
用筆在課文第9自然中段畫出來。
⑶ 小組討論:
看看課文其它描述鞋匠聽音樂的想象的句子,所對應音樂的節奏、旋律應該是怎樣的?
指導:
理解文意,想象情景,想象音樂的節奏和旋律。
海面撒滿銀光(……)
升高穿云層(……)
大風卷浪(……)
浪花涌過來(……)
⑷ 聽著起伏跌宕的樂曲,為什么哥哥感覺到妹妹仿佛也看到了這番景象?
樂曲優美懂音樂。
仿佛看到的是:
由樂曲產生的聯想。
(哥哥是看和聽產生妹妹是聽和情感產生的。)
3、品讀:
這么優美的樂曲,作者是通過兄妹的聯想來展示的。下面我們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個自然段。
(先自由練習,再指名讀。)
4、貝多芬看到兄妹倆完全陶醉在他的樂曲中,激動萬分他飛奔客店花一夜的功夫記錄下這首月光曲。
5、最后完整的欣賞《月光曲》。
五、作業布置
回家完成課后的思考練習。
【板書設計】
聽 斷斷續續
彈一首 “多純熟啊!”
彈 慢 輕
再彈一首 平靜柔和
急驟 奔放
記 飛奔
《月光曲》教學反思
教學完《月光曲》,我個人認為我在教學中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重視預習:
上《月光曲》這課前,我提前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準、讀通,進行三查一想:一查生字表,看看生字出現在課文中的什么地方,組成哪些新詞;二查字典、詞典,弄懂自己不懂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三查有關資料初步了解貝多芬;一想是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預習中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課堂上與同學、老師一起討論。
2、創設情境,以情激趣,張揚個性:
《月光曲》這課的情境教學,我主要采用語表情境和音樂幫助想象情境。第八自然段采用語表情境,學生才能把當時的情景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第九自然段采用音樂幫助想象情境,學生才能體會樂曲由舒緩到明快到激昂,從而才能把九自然段讀得有滋有味。
3、以讀為主,重視熟讀成誦的指導,充分感悟語言:
教學中,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在讀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讀中進入美的意境,在讀中感悟美的語言,以至熟讀成誦,熟讀成背,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4、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所產生的感悟、體驗并不全面、合理時,教師及時、積極地指出來,靈活地引導學生作出正確的回答。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個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飛揚。
5、體會聯想,拓展思維,創新教育:
聯想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非常重要。教學中,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深入、豐富多彩的聯想,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使學生對聯想的含義有了更深入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