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臺》教學反思
這一問題把學生的思維自然導向第三板塊。而且稍微拔高了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他們獲得探求知識的樂趣。使學生明白:原來文中細致入微地描寫:
如作者隨母親演出時,擠在厚厚的幕布后面,憋悶得滿頭是汗等詞語都充分體現出她對舞臺的熱愛和對評劇的濃厚興趣,以及母親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的感染后的執著追求。再就是結合她六歲時的拜師學藝的刻苦練習,感悟她對藝術的堅定信念,以及她踏實做人的品格。這樣由課文表面內容到內涵思想上的逐漸深入理解。
接著,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學習后想象:我在 _____舞臺上 ,我在舞臺上慢慢長大,舞臺如 ________,
____________。拓寬學生思維,進行說話、表達、想象訓練,使課上得實在,落實學生能力,達到語文素養的提升。
最后以學生談學習后的啟發、收獲,升華思想情感,認識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經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梅花香自苦寒來,在藝術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陽關道,必須付出艱辛和心血的道理。
這樣便產生了由揭示中心 ──分析內容 ──深化主題的 教學思路, 抓住情感因素,以朗讀法為主,以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為輔,交替使用,不但 減緩了理解坡度,使學生
加深了知識的理解,而且圍繞中心,由淺入深,使學生在朗讀、討論中深切感悟到語言的精髓,做到了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二、多種形式的讀來感悟文本
課堂上有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有默讀,有與小組同學的合作讀,有與老師的合作讀,有學生的配樂感情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真正的走進了文本,與文本進行了對話。課堂上學生激qing的交流著。學生經過細致深入的閱讀文本,產生了發自內心的情感交流。
三、資料的適時引用為課堂錦上添花。
在學生 透過厚厚的幕布, 體會感悟到作者對評劇的鐘愛及母親對孩子的藝術熏陶時,適時地出示了 新鳳霞的資料和她演唱的《劉巧兒》片段。
學生聽得都入迷了,從他們那一雙雙癡迷的眼神中,我知道他們的情感火花正在腦際閃現……
不足之處:
1、課堂教學中注重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但卻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性,授課時還是我講的過多,雖然講的很透徹,但學生還是被動接受,沒有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課件中的內容不夠精練,前后銜接不夠順暢,與授課環節不符,運用起來不應手,耽誤了一些時間。
3 、對學生的評價單一,缺乏必要的鼓勵、肯定、啟發等激勵表示,
4、在整個教學中,我都是從自我出發,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實際能力,真正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結果時間不夠了。
今后應進一步提高的能力:
1 、應進一步挖掘教材,把學生的興奮點盡快調動起來。注意自身角色的轉變,對學生的引導能力、課堂應變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2 、在今后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提出 “為什么 ”,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挑戰權威、勇于創新的精神。
一堂課就是一次鍛煉的機會,有經驗。也有教訓,只希望自己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吸取經驗,借鑒教訓,讓自己快樂成長,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