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
兩則寓言的寓意相反相成,說明了一個共同的道理:無論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只有聚精會神、全神貫注才能做好。)
六、讀一讀,練習背誦
課后小結:學生運用學習的知識自己學習第二篇古文,學生能夠運用課文材料,進行翻譯訓練,熟悉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
學弈
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雖與現代文在用詞造句、朗讀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卻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
《學弈》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學弈》選自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教科書第九冊五年級第八單元第27 課。這是孟子的作品,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由于學者態度不同,如果大不相同的故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一、基礎訓練(一)理解帶橫線字的意思。使弈秋誨二人弈( )唯弈秋之為聽( )思援弓繳而射之( )雖與之俱學( )(二)聯系課文,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一、教學目的:1、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一、引讀單元導語 1.了解單元學習重點。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啟示的。學習時要注意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試著在習作中運用。...
[背景]本篇教學設計是筆者08年秋所上的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學弈》的一節文言文閱讀教學課。這則文言文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難,因為在這之前,已經學過不少篇文言文,而且文言文的譯文已經附在古文的后面,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已...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出現的生字,讀準字音,會寫。2、能根據注釋、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達到背誦。3、從故事中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抱著認真的態度,要一心一意做好,不可三心二意。...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2.練習朗讀。熟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2.讀課題,解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練習朗讀。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 2.讀課題,解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練習朗讀。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 2.讀課題,解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練習朗讀。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 2.讀課題,解題。...
教學目標: 1、 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 能了解古今語言的區別,能根據課后的注釋理解課文。 3、 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 對文言文產生興趣,并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教學目標: 1、 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 能了解古今語言的區別,能根據課后的注釋理解課文。 3、 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 對文言文產生興趣,并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25學弈第一課時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練習朗讀。熟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學弈》。 2.讀課題,解題。...
(鈴聲響,師生問好。)師:課前,老師聽到同學們在背古詩,你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古詩的?生:我上一年級就會背古詩了。生:我五歲就會背很多古詩了。生:我三歲開始爺爺就教我背古詩了。師:同學們可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