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教學設計
一、導入談說“燈光”。
二、質疑
1、反復朗讀感受1、2兩個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1、2兩段。)
2、從兩段文字中提問、質疑:
⑴ 我為什么會喜歡在晚上去天an門廣場去走走?
⑵ 廣場上千萬盞燈為什么都是靜靜地照耀著……
⑶ 為什么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⑷ 為什么要強調是清明節前一天晚上?
⑸ 聽到“多好啊”這聲贊嘆,我的心頭為什么微微一震?
⑹ 我回憶什么?
三、整體感知
師:哪些是回憶的內容?
(3到11自然段。)
師:那么課文12自然段又在寫什么呢?
1、由回憶切入到3到11自然段,點撥前呼后應這種寫作手法。
2、朗讀3到11自然段。
3、概括整個故事:
⑴ 比較詳細地復述。
⑵ 簡潔地概括主要內容。
四、初探,回扣
1、對各個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2、當談及“多好啊”,引出描寫營長言語的段落4到7段:
師:多好啊這幾個字在課文哪里也出現過?
(多媒體出示4到7自然段。)
⑴ 生讀4到7段落,讀懂背后的意思。
師:這里的多好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講出來的?他看到什么覺得多好啊?
⑵ 找到描寫郝副營長看那副畫的句子。
(大約……沉思著。)
師:就這么一副普通的畫為什么郝副營長看到以后就覺得多好啊?
⑶ 學生補白。
師:那時候沒有──沒有──沒有──他們向往──就如同郝副營長說的──
⑷ 讀好郝副營長所憧憬的話。 (理解憧憬。)
師:這樣的生活不單單是郝副營長一個人所憧憬的,人們都是這樣憧憬的,而如今──
⑸ 帶著幸福激動的心情讀第1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廣場上……感到溫暖。)
師:除了這繁華的街燈,我們還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郝副營長卻再也看不到了,因為──
五、感動人物
1、朗讀8到11段,邊讀邊劃下令感動的句子。
2、學生自己說,引導到描寫營長壯舉的句子。
(多媒體出示后來才知道……打中了。)
師:是呀,郝副營長點燃的那本書可是他之前所摯愛的呀(看情況朗讀),而如今,他卻把它點燃了,這書一點其實就代表了什么啊?(學生自己補白)代表了自己將暴露在敵人面前,代表了自己將被敵人的機槍射擊,代表了──但是郝營長卻義無返顧地──
(帶著感動、崇敬再次朗讀這段話。)
3、由結尾引導到第1自然段品讀,讀懂光明、溫暖。
師:如今事情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是(生朗讀在天an門……下)我又想起了這位親愛的戰友。
(多媒體出示,朗讀廣場上……感到溫暖,放音樂。)
六、拓展延伸
師:是啊,雖然僅僅一面之緣,也沒說過幾句話,但是他的那種高尚的情操已經深入我心,使我回想起來那么親切,那么(生讀溫暖),那么現在你對郝副營長說些什么呢?
在自己的本子上寫想法,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