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教學設計及實錄
——人教版六年級第十二冊
教師簡介:
林莘,女,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副校長,福建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學科帶頭人,福州市“林莘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福州市雙“十佳教師”,福州市名學科帶頭人。多次獲全國、省、市教學比賽一等獎。在省內外開設100多場講座及觀摩教學。
教學目標:
(一)通過閱讀,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二)學習議論文主要表達方式----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初步了解“引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三)學習議論文、演講稿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板塊一:播放閱兵式錄像片斷,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過雄壯的閱兵式嗎?(播放閱兵式片斷)
同學們聽見什么? “為人民服務”,這句話也就是我們課文的題目,今天,“為人民服務”這5個大字已經成為一句經典的名言傳了一代又一代,顯示出永恒的魅力!那么,這句話是誰提出的呢?他在什么情況下提出的呢?
板塊二:預習匯報。
1、請同學們用最簡練的話介紹這篇文章的背景材料。
2、教師相機穿插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背景,并提出問題:毛主席為什么要參加普通戰士的追悼會,為什么要發表這個講話?
板塊三:讀課文,列提綱,小結方法。
1、《為人民服務》是毛主席的即興演講,但條理十分清楚,論述十分精彩,假如你就是主席,為了明天演講成功,你會擬一份怎樣的發言提綱呢?這提綱可以是一句句話,可以是一個個小標題,也可以是一個個關鍵詞,反正越簡練越好!
2、學生通過討論,完成提綱。
3、引導學生總結列提綱的方法。
板塊四:抓住重點段落,體會論證方法。
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分析論證方法及其運用的巧妙。
1、初步認識“引證法”并吟誦有關生死的名句。
2、了解“對比論證”的方法并進行朗讀指導,激發學生感情。
3、體會“例證法”意義,并通過觀看電影《張思德》片斷,使“為人民服務”的道理形象化。
板塊五:感受文章語言特點。
1、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關聯詞作用,并指導朗讀背誦。
2、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主席演講的語言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板塊六:再讀全文,聯系實際,感受、理解“為人民服務”豐富的內涵。
1、請同學們再讀全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作座右銘。
2、運用所學方法寫感言,并與同學分享、交流。
3、聯系生活,升華主題。
板塊六:實話實說,網上留言。
請學生瀏覽張思德網上紀念館(網址并在紀念館的留言薄上寫下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為人民服務》課堂實錄(片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在這一段中用了哪些證明自己觀點的方法。
(一生讀第二自然段)
生:用了列舉名言,舉例子,對比的辦法,證明自己的觀點。
師:噢!引經據典,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
生:主席引用司馬遷說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師:(板書“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