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第一板塊:成長足跡》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下冊第六組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本次活動內容較多,共有兩大板塊:一是“成長足跡”;二是“依依惜別”。兩個板塊之間的活動前后承接,緊密相連,學生通過活動向師友、母校告別,既表達了情感,也為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教學目標】
1.通過瀏覽活動材料,明確本次活動的內容。
2.通過交流合作探究,初步制定活動計劃。
3.通過整體把握本次活動兩大板塊之間的聯系,鍛煉學生分析能力,策劃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投影往日的校園活動記錄圖片,校園四季風光……
2.教師導語:不久,我們就要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帶著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學校,開始新的、緊張的學習生活。臨近畢業之際,讓我們圍繞“難忘小學生活”這個主題,開展小學階段最后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向師友、母校告別。
二、瀏覽本組教材,明確本次活動的內容
1.師:請同學們閱讀“活動建議”,瀏覽“閱讀材料”明確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參考哪些資料。
2.學生閱讀后,明確:本次活動有兩大板塊──
(1)第一板塊“成長的足跡”活動項目:
①學習“閱讀材料”。
讀一讀別人的小學生活,感受別人對小學生活的感情。
②暢談成長故事,寫難忘的人和事。
憶一憶自己的小學生活,把難忘的人、難忘的事寫下來,作為留念。
③制作《班級紀念冊》,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
學生展示自己的成長歷程,然后把制作的資料進行收集裝訂,制作《班級紀念冊》,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
(2)第二板塊“依依惜別”活動項目:
①寫臨別贈言。
為老師和同學送上真情祝福。
②母校做點事。
通過多種形式為表達對母校的感情。如:寫倡議書、建議書等。
③策劃一臺畢業聯歡會。
通過制訂聯歡會計劃,鍛煉學生策劃能力,通過開展聯歡會活動,增進同學友誼、展示學生才藝。
3.兩大板塊可供參考的資料有:
(1)描寫不同時代的小學生活的文章5篇;
(2)書信、建議書、演講稿、同學錄、畢業贈言、抒情詩等范例。
三、討論和制訂活動計劃
1.學生之間議一議,想要高效、有效地開展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應該如何安排,才能使活動與活動之間緊湊、有連續性而且不沖突、不耽誤時間?
2.學生討論后,師生共同設計活動開展的整體方案:
(1)成長足跡版塊
①先學習“閱讀材料”五篇文章。
②同時,圍繞“成長足跡”的主題搜集自己在小學生活的照片、獎狀、書本、日記本、舊玩具等紀念物品,激發對小學生活的回憶,為“暢談成長故事”、“寫難忘的人和事”做準備。
③開展“成長足跡”交流、寫作活動。
④探討制作《班級紀念冊》計劃,分工完成相關工作,最后交流展示。
(2)依依惜別版塊
①開展“寫贈言”活動。
依依惜別版塊中的內容,分為室內和室外,課內和課外。具體為:寫贈言、些建議書倡議書等,制訂聯歡會計劃等在室內展開;為母校做點事,為寫作倡議書、建議書進行的調查以及,聯歡會的報名在課外時間或室外展開。根據這種情況,先閱讀“贈言”范例,開展寫贈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