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第一板塊:成長足跡》教學設計
②安排室外活動相關事項。
“寫贈言”活動結束時,及時布置“為母校做點事”活動的準備工作,進行調查研究,為寫建議書提供材料等。
③寫“建議書”“倡議書”等。
學生結合自己或小組調查情況,針對某些現象、情況,寫建議書或倡議書。活動結束時,再布置畢業聯歡會的報名分工,為制訂聯歡會計劃做好準備。
④集體制訂“畢業聯歡會”活動計劃。
⑤開“畢業聯歡會”。
四、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對活動安排進行適當調整,指導。
1.集中時間和精力,按方案完成第一板塊。
2.總結第一板塊的基礎上,著手進行下一活動板塊的開展,特別是第二板塊中有室外、室內、課堂學習、課外調查等相互穿插進行的情況下,要注意統籌安排。
第一、二、三課時學習閱讀材料教學設計
湖北省棗陽市楊當鎮徐寨小學 丁永榮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不同時代的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懷念,對母校、老師、同學的情感。
2.在閱讀的基礎上,勾起對自己往事的回憶,激發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和表達的愿望。
3.學習作者是怎樣表達感情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閱讀活動。
1.教師播放城市學校、農村學校、國外學校等不同學校的畫面,引出本組閱讀材料: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不同的小學生活。
2.教師導入:古今中外的人們都是一樣的,對自己的小學生活充滿了懷念,對母校、老師、同學充滿了感情,無論走在世界什么地方,小學生活里的人、事、物總是最親切的,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組不同時代的作者回憶自己難忘的小學生活。
二、師生共同探討閱讀方案。
1.師:大家覺得怎樣開展這次閱讀學習活動呢?
2.學生探討:
(1)閱讀這些文章要仔細地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
(2)了解作者通過那些具體事例再現老師的品格。
(3)同樣是回憶文章,但表現的側重點不一樣。
(4)通過哪些方面表現一個個人物的特點。
(5)可以一篇一篇地閱讀理解,也可以整體閱讀在整體感悟。
(6)閱讀中要注意梳理生字詞。
3.教師歸納:
材料中的幾篇文章比較淺顯,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相應方式方法。可以用一至三課時,完成5篇文章的學習。例如,可以第一課時整體制訂計劃,然后學習1.2兩課;第二課時學習3.4.5三課;第三課時綜合感知,并適當拓展閱讀,同時安排下一階段活動。
三、開展閱讀活動。
1.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自主閱讀,解決疑難生字詞。
2.思考探究:
(1)課文分別寫了作者小學生活的那些人、那些事,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課文中有哪些難懂的字詞,你是怎樣解決的?
(3)課文中有哪些,你覺得讀起來很有意義的句子給大家分享一下;或有哪些難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4)有故事中的人物你想到了自己的哪些往事?
(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交流閱讀心得。
1.《難忘的啟蒙》中,老師給了作者哪些啟蒙,為什么讓作者難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老師領進門》中,老師把作者領進了什么之門?你對此有什么感想?
3.你喜歡《新來的王老師》嗎?為什么喜歡這樣的老師?你遇到過這樣的老師嗎?給大家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