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之成長足跡
2、學生小組討論,解決不懂的問題。
3、檢查自學效果。
① 作者回憶了一件什么事?
② 你從作文上的“九十八個紅雙圈”想到了什么?
③ 作者在文中贊頌的是什么?
四、通過學習這兩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容:寫寫難忘的老師或同學、難忘的校園生活、難忘的一節課或難忘的一次活動。
教學目標:能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連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習作的欲望。
六年了,我們聆聽著老師的教誨,與同學一起學習、勞動、游戲。今天,就讓我們的思緒盡情馳騁,從記憶中搜尋最讓你心動的情景,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那一個個印象深刻的老師、同學,一件件難以忘懷的事。
二、拓寬思路。
1、翻閱自己近年來的日記,把自己心里特別想說的內容簡要得記錄下來。
2、同學交流,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概括板書:
3、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組講述,老師引導學生先構思,有條理地講述。
(2)全班交流。
指名講述:大家要注意傾聽,等他講完后,你們可以有禮貌地舉手,提出你不明白的問題,也可以對他在講臺上的講述提出你的建議和意見。
在學生評議的過程中引出習作要求:(要在習作中表達出對母校、老師、同學的真情實感)
寫事:過程具體,融入感受。
寫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實感。
4、習作指導:
(1)同學們,你們的講述很精彩。現在,你們就用筆把它們描述下來吧。在寫之前,我們先讀一下習作要求。
(2)指名讀題,指導審題。
(3)學習前面讀過的五篇閱讀文章的寫法。
(4)動筆完成草稿。
三、修改并完成習作。
教師根據學生寫的習作草稿,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點評優點,同時對不足之處提出合理化建議,點評時應注意語言藝術,以褒揚和鼓勵為主。
1、自改自評。
(1)教師出示學生的一篇習作,請同學們找一找寫得好的地方,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2)細讀自己的習作,修改寫錯的字、用錯的詞、寫得不通順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錯的標點。
(3)用符號畫出你自己認為閃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讀,其他同學傾聽、評議。
2、互評互改。
(1)交換習作。
①用贊賞的符號畫出你欣賞的詞句,并評評好在哪兒,為什么好?
②你認為他的習作哪一部分還不夠清楚、不夠具體,提出中肯的建議。
(2)再讀習作,全面檢查與潤色。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讀習作。
(2)師生評議。
四、謄抄習作。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暢談成長故事。
教學目標:和同學們一起暢談自己的成長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搜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暢談成長故事。
1、導語:成長的過程中,有鮮花,也有荊棘;有歡笑,也有眼淚。
這六年中,發生過多少令人激動、喜悅、憂愁和傷心的事啊,但無論酸甜苦辣,都將成為珍貴的回憶。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
2、學生在班里暢談自己的成長故事。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
3、把印象最深刻的成長故事記下來。
二、共同尋找班級的“成長足跡”。
1、搜集。內容包括照片、獎狀、實物等,并與每個同學提供的材料放在一起。
2、分類整理。
3、根據材料確定紀念冊的各個欄目的名稱。
4、做好班級紀念冊的策劃,并將任務分解到各個小組或每個學生。
第六、第七課時
教學內容:制作“班級紀念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