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課堂實錄
1、引入課題,簡介作者
師:老師帶來了一些花,給大家看看。(點課件)
師:看了這些花,有什么感受?
生:漂亮、美……
師:喜歡嗎?
生:喜歡!
師:如果這些花是自己親手種、親手養的,我想同學們的感受會更深。哪些同學養過花?(生紛紛舉手)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章(出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大家都預習了,作者是誰?
生:老舍。
師:(點課件)來,把你們了解的有關老舍先生的情況講一講。(生讀有關老舍的資料)
2、研究學習文章篇章結構
師:我們今天學的《養花》就是老舍寫的一篇散文。我們先不看書。好多同學都養過花,那假如要你以《養花》為題目,寫篇作文,你會寫些什么呢?在小組內先議一議,再談一談。
生:我會寫自己養花的經過,寫怎樣播種,寫怎樣澆水,寫花怎樣長大,怎樣開花。
生:我想的跟他一樣,不過我還會寫自己養花的收獲。
生:我會寫我養的花是怎樣的,寫自己看到花開后的心情。
生:我要寫自己養花時碰到的困難。
師:同學們談了很多。那現在我們打開書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又是怎么寫《養花》的。看看每段都寫了些什么。(學生自由讀)
師:(指名)你來說說第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生:第一段講“我”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
師:那你把“好種易活”這個詞寫到黑板上。(學生板書)
(以下段同上,學生說段意后上臺板書)
師:現在我們每個小組找個同學分段讀課文。(五名學生讀課文。)
師: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你剛才構思的《養花》和老舍先生寫的《養花》在內容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思考片刻后舉手)
生:我覺得老舍先生寫了養花的辛苦,這和我想寫的一樣。
生:老舍沒有寫種的花開了后是什么樣的,而我就要寫,這樣別人讀了才能感到養花是多么好的事情。
生:老舍先生最后寫了他養花的收獲,這也是我想寫的。
師:你很潛質,將來能當老舍那樣的大作家。
生:老師,我覺得這篇文章有點亂,一會兒寫這一會兒寫那,如果我寫,我會按照養花的經過來寫,這樣會更清楚點。
(有學生覺得意外,有學生偷笑)
師:那同學們思考一下,對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生:我不同意。我覺得這篇文章并不亂。他寫這些都是寫養花的辛苦和收獲。
生:還有養花帶來的樂趣。
師:是啊,這篇文章不像我們學過的很多記敘文,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但是,就像剛才兩位同學說的,看起來內容很散亂,但都是圍繞養花的樂趣來寫,這就叫散文。
3、研究學習文章的語言特色
師:前面我們提到老舍先生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點課件)根據這一點,你想提出什么問題進行研究呢?
生:那我們可以研究老舍的這篇文章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師:好,現在分小組學習,讀一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詞語、句子或者標點等標出來,再討論討論,還要做好批注。
(學生小組學習,老師巡視,參與活動。)
生:這篇文章用詞很豐富,用了好多成語,這樣寫的東西含義深。
師:讀讀你喜歡的成語。
(生讀成語)
生:有的詞很通俗、很平常,就像一位老伯伯在聊天,說些家常話。比如:花開得好壞大小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師:我們在讀文章時就要用說話的語氣來讀書,你喜歡讀哪句或哪段就站起來讀一讀。
(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