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與盾》說課稿
一、說教材:
《矛與盾》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賣矛與盾的人夸贊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話互相抵觸,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談。本課是整個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既是一則文言文,又是一則寓言。文言文同學們已是第二次接觸,因而在本課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具有的學習能力 ,既能獨立思考,又能與同學一道研究探討。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功,為進入中學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深入分析,及對學生現狀的了解,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指導學生利用注釋大致讀通課文,了解故事,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認識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熟讀并背誦課文。
3、學會5個生字,理解一些文言詞語,能說出重點句子的意思,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對話中的關鍵性的話語展開思考、讀、討論。
教學難點: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讓學生課前做好一些預習。課上按照:讀通—讀懂—讀好—讀透的“四讀法”進行展示交流,以讀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韻味美,在讀中理解文意,在讀中明白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學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議、說、演相結合。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同學們學過的現代寓言的特點,自然引出古代寓言的特點——寥寥數語,便能表情達意,再引出《古代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矛與盾》。課題一板書,讓學生結合平時的積累與預習,談對矛與盾的了解。
〈二〉結合預習談對作者的了解。
〈三〉回顧以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學生會答出“讀通、讀懂、讀好”這一系列學習步驟,而這篇課文既是文言文、又是寓言,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故而要加入一個環節“讀透”。師在這要巧妙點出,并告知學生,本節課的學法就是:讀通—讀懂—讀好—讀透。
〈四〉按四個環節進行學習,展示交流。
1、讀通
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讀,接著指名讀,再讀,一直到讀到正確、流利為止。因是文言文,所以讀的次數要較于平常的白話文要多,然后再讓學生談整體感知,即主要講什么?
2、讀懂、讀好
在此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結合注釋預習,一字一句深入地讀,讀明白每一句話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相互討論,試著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