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 作 5 介紹家鄉的一種產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讀懂例文《銀杏》,了解其主要內容和寫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來寫銀杏的。讓學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看還不行,還要學會問、學會查找資料。2、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一種產品,進行仔細觀察,并詢問有關的人,查找有關資料,對這種產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培養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習慣。3、借助習作要點的提示,學習例文的方法,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詢問到的與查閱到的資料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成文。教學重點、難點:1、學習例文獲取作文材料的方法。2、訓練學生如何把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引導學生像沈平平那樣自己支觀察、搜集作文材料。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指導觀察,激發興趣1、出示掛圖,讓學生說說圖上畫了什么。2、談話:剛才同學們觀察了這幅畫,說了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如果我們就這樣寫下去,不僅顯得零亂,而且也不夠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學根據金老師的要求寫了這棵銀杏,寫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來向她學習,看看她是怎么寫的。二、初讀例文,感知內容1、學生自由輕讀例文,思考:這篇例文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用“—”畫出來。2、討論交流。3、小結:這篇例文先寫了銀杏的枝干、葉、花、果的特點,再寫銀杏的價值,最后寫出人們為什么稱銀杏為“活化石”。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1、學生自讀,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師的要求完成《銀杏》這篇習作的。2、交流討論。小結: ⑴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沈平平同學介紹了銀杏的干、靶、花、果的特點,還寫了形狀、顏色等。⑵在觀察的基礎上,沈平平詢問自然老師,查閱有關資料,知道了銀杏的價值和為什么銀杏被稱為“活化石”。3、讀“習作要點提示”,對照例文,明確寫作要求。⑴齊讀例文后面的“習作要點提示”。⑵討論本次寫作的要點和重點。⑶小結:這是一篇狀物類的習作訓練習作內容:介紹家鄉的一種產品,可以是農副產品,也可以是工業產品。習作題目:自定。習作重點:把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四、讀寫遷移,運用寫法1、確定習作內容及要點。⑴你準備介紹家鄉的哪一種產品? ⑵在觀察的基礎上介紹產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大小、質地等。⑶在詢問和查閱資料的基礎上,介紹該產品的營養價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過詢問和查閱資料,介紹該產品在食用或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2、組織學生交流、評議。3、教師指點:介紹產品的三個方面內容時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詳有略,側重寫一兩個方面的內容,注意說法要有根據 4、學生起草慰習作,教師巡視指導。第二課時一、交流習作,指導修改1、指名學生讀習作,師生共同評議。2、小結提出修改意見。3、學生修改。二、佳作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