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復習課教案(五)
爸爸在生活上極其簡樸。1984年發的廠服一直到1995年才“光榮下崗”,1988年買的一雙皮鞋,爸爸至今還穿在腳上。我和媽媽戲說那雙鞋是卓別林的 “道具”。而爸爸買書卻十分豪爽,一買就是幾十元甚至上百元,連許多人望而卻步的《中國通史》也買回來了。因為我家的經濟條件不好,一家四口人全靠爸爸一個人的工資。媽媽有時對爸爸買書的事想不通,爸爸除了向媽媽講一些道理之外,有時也干一點“偷偷摸摸”的事:把剛買來的書混在其它書當中。反正家里書多,媽媽也發現不了。這種事他一共干了好多次,媽媽一次也沒有發現,但從沒瞞過我眼睛。每當這時,我們父子倆都是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爸爸十分注意我對課外知識的學習,在我上三年級時就有選擇地讓我看一些書。現在我小學快畢業了,我已讀完許多中外名著。爸爸在推薦給我的書上都題了字,如 “讀書破萬卷,知識積如山”“讀書苦,讀書福”等等,這些鼓勵的話語都在某種程度上激起了我發憤圖強的斗志。每當我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就會想起保爾等英雄形象,從而獲得信心與力量。
爸爸經常對我說:“人活在世上要有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而這種精神要從書里獲取,而不是從游戲機室中獲得。人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則無疑是一具行尸走肉,整天在無聊、空虛中度過。只要有了這種精神,你就是無比富有的人。”我的姐姐就是在爸爸的熏陶下,去年以609分的好成績如愿以償地跨入了理想大學的大門。
我的爸爸就是這么一個人,我為有這樣的爸爸而感到自豪、幸運。
1、文章作者語言富有幽默感,試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光榮下崗”: “偷偷摸摸”:
2、文中多處使用了精煉的成語,請摘錄在下列的橫線上。
3、文中列舉名著多種,請從這些中外名著中各選一種寫出各自的作者。
《 》 《 》
4、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用爸爸的話說就是這些書臭不可聞,能弄瞎人的眼睛。”
5、作者為了表現爸爸愛買書的特點,采用了對比的寫法。試列舉比較。
6、文章的4、5兩個自然段乍看起來,似乎與文題無關,你認為有關系嗎?
7、文章作者對爸爸愛讀書只提及未描述,如果再寫一篇《愛讀書的爸爸》,請你設想一下,可以從哪幾個方面描述表現,列一份簡單的作文提綱。
(二)
終于( )了偽裝。8月3日,他在向極端“”組織“世界中國臺灣同鄉聯合會”年度發表的講話中,再次鼓吹“中國臺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首次正式、公開和明確地將海峽兩岸說成是“一邊一國”,( )聲稱要加強所謂“公民投票立法”,以備“有需要的時候”決定“中國臺灣的前途、命運和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