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圖題詩》教學設計
(2)課題質疑。設計提問: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知道了這首詩寫的是水墨畫的梅花。墨梅有什么特點?詩人為什么要寫《墨梅》這首詩?要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3、同桌互相讀課文正音。
4、教師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指名學生朗讀古詩:要求聲音洪亮,字音讀準。
其余學生要認真傾聽,聽后根據要求進行評價。
教師根據學生朗讀情況隨機解決生字“乾坤(qián kūn)”的字音。
三、賞畫品詩,感悟詩意。
1、賞畫。組織學生觀察王冕筆下的梅花,并回答問題: 圖中梅花有什么特點?
(1)認真觀察畫面后,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隨機補充;圖中一枝梅花橫貫畫面,構圖新穎;長長的枝干舒展挺秀;花朵只用淡墨輕染,僅花蕊加重筆墨,顯得清新俏麗。整個畫面雖無艷麗的的“好顏色”,但看上去,梅花的“清氣”似從紙中透出。
2、品詩:
理解前兩句“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1)指名學生朗讀這兩句。
(2)小組討論學習。
(3)全班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指導學生理解:
洗硯池:畫家洗硯的水池。傳說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洗硯池邊練習書法,池水因此變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
(4)設計提問: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么?(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花樹上,朵朵花都是淡淡的墨痕。)
(5)這兩句詩寫了梅的什么特點?(直接描寫墨梅。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6)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評讀等,采用各種形式的讀。)
理解后兩句“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難道梅花只有這樣一個特點嗎?現在我們來學習:
(1)指名學生朗讀這兩句。
(2)小組討論學習。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指導學生理解:
清氣:清香的氣味。這里指純潔的人品,高尚的節操。
乾坤:天地,人間。
(3)設計提問: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么?(不圖人們夸贊它顏色的鮮艷,只求飄散的清香充滿天地。)
(4)交流有關資料,明確題詩目的。設計提問:你知道王冕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出這首詩的?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權貴,于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曾下東吳,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后見天下將亂,遂歸。
(5)你從“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這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它雖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并不嬌艷,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夸獎,只愿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
四、回歸課題,情感升華。
1、設計提問: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了詩人的情懷?(開頭兩句,由畫面上所畫的洗硯池寫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聯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兩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語雙關,以物喻人,表明了詩人的品質與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