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圖題詩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詩歌,在欣賞圖畫的基礎上理解詩意。
2.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感受詩情畫意。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
教學準備:學生預習課文,查找與古詩有關的資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孩子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八單元:歲寒三友。歲寒三友分別是誰?嚴冬正是梅花盛開的季節,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它的風姿吧!(ppt)
看了梅花在嚴冬盛開的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2、梅花是冬天的天使,是冬的精靈。自古以來,無數丹青妙手、文人墨客都對梅花情有獨鐘。
看,這是他們筆下的梅花。(ppt)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一些簡單的鑒賞知識,誰來簡單鑒賞一下這些畫。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與眾不同的梅花圖,那就是王冕的《墨梅圖》。我們不僅欣賞他的畫,更要欣賞他提寫在畫上的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和詩畫欣賞,要求:
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古詩要讀得有韻味,詩畫欣賞要讀明白。
三、賞畫品詩,感悟詩意。
(一)賞畫。
看,這就是王冕的《墨梅圖》,與前面的梅花圖相比,這一幅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ppt )可以自由談,也可以結合詩畫欣賞談談。
學生互相交流。
相機指導為什么叫墨梅圖。
相機補充:中國畫講究用墨為上,用色次之,王冕用墨的濃淡不僅把梅花畫得栩栩如生,而且畫出了梅花的神韻。他的這種畫法,開創了元代寫意花鳥的新風,對明清畫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難怪鑒賞家這樣評價他的畫,齊讀《詩畫欣賞》中的有關句子:圖中一枝梅花橫貫畫面,構圖新穎;長長的枝干舒展挺秀;花朵只用淡墨輕染,僅花蕊加重筆墨,顯得清新俏麗。整個畫面雖無艷麗的的“好顏色”,但看上去,梅花的“清氣”似從紙中透出。
(二)欣賞題詩。
中國畫講究畫面和詩文相得益彰,這是畫上的題詩。(ppt)王冕的畫清新脫俗,他不僅是個畫家,也是個書法家,他的書法有什么特點呢?
有一雙慧眼的孩子仔細觀察,一定發現這幅圖有一些小小的遺憾,是什么?
(三)品詩:
我們欣賞了王冕的書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他的這首題詩。
1、抽讀、齊讀。
2、按以前的學習方法自學古詩,匯報交流。
(1)題意。
(2)交流有關作者資料。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教師隨機補充: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肅。他既是詩壇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的書法飽滿挺勁,他的詩語言質樸自然,寄意深遠。他是元代畫苑中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所畫的《墨梅圖》,神韻秀逸,令后人嘆賞不已,對明清畫壇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他自敘“平生愛梅頗成癖”,踏雪尋梅,“沖寒不畏朔風吹”,一旦發現奇絕之枝,即“喜欲顛”,載酒與梅花對飲,他的《墨梅圖》配上其親筆題寫《墨梅詩》,堪稱歌頌梅花風骨的傳世佳作,現收藏于故宮。
(3)字詞意、句意。
洗硯池:畫家洗硯的水池。傳說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洗硯池邊練習書法,池水因此變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
詩意: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花樹上,朵朵花都是淡淡的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