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美呀》教學案例及反思(精選3篇)
《世界多美呀》教學案例及反思 篇1
案例分析:
《世界多美呀》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借一只剛出生的小雞的口吻,敘述了她認識世界的全過程,從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課文以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小雞孵化過程中的變化,另一條是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理解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的意思則是這篇課文的難點。為突破難點,積累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教學中我根據(jù)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年齡特點,從直觀、形象入手,運用直觀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辨析、想象及聯(lián)系生活學習語文的能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培養(yǎng)了語感。
教學片斷:
師:小雞把蛋殼啄了個小小的洞眼,從里面張望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什么?
(實物投影展示課文插圖)
生: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師:你能把表示顏色的詞用橫線劃出來嗎?
生劃出表示顏色的“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
師:誰來匯報一下?
生: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是表示顏色的。
師:真能干!請大家看插圖,你能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寫到相應的圖旁邊嗎?
生:可以!(把三個表示顏色的詞分別寫到天空、樹木、小河等景色的旁邊)
師:你覺得什么樣的天空才能說是藍湛湛的呢?
生:很藍很藍的天空才能說是藍湛湛的。
師:在你的記憶里,除了天空是藍湛湛的,還有什么也可以說是藍湛湛的呢?
生:還有大海也是藍湛湛的。
師:誰能用藍湛湛說一句話?
生:藍湛湛的大海真美呀!
師:很棒!誰能說得更加具體一些?
生:暑假的時候,媽媽帶我去海邊玩,我看到藍湛湛的海水,真是美極了!
師:真了不起,你說得很具體!藍湛湛的大海肯定給你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師指導看插圖:圖上的這些樹木長得這么樣?
生:嫩綠嫩綠的,綠茵茵的。
師:那么還有什么東西我們也可以用綠茵茵這個詞來形容呢?
生:剛發(fā)芽的小草、柳樹、禾苗。
師:現(xiàn)在請你用綠茵茵說一句話,并和同座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誰說得具體。
生與同座交流。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自己的剛才造的句子呢?
生:春天到了,小草綠茵茵的,漂亮極了!
生:春天,柳樹發(fā)芽了,綠茵茵的,真好看!
師:看來小朋友們辨別顏色還真有本事!我們看看這條小河,它用什么詞來形容呢?(出示小河插圖)
生:碧澄澄的!
師:什么樣的小河我們才能說它是碧澄澄的呢?
生:小河的水很清,可以看到河里的小魚。
師:對的,同學們都很棒!你能將你們和小雞看到的美麗的世界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
生感情朗讀。
師:陳老師也仿佛看到了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世界真美呀!下面,陳老師想考考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呢?
生齊答:敢!
師出示:公園真美呀!天空是 _______,樹木是_______,河水_____。
誰來填一下?
生:公園真美呀!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河水是碧澄澄的。
師:真棒!現(xiàn)在我們增加點難度,你能說出幾個像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這樣的詞嗎?
生:金燦燦、黃澄澄、紅彤彤、紅艷艷、白茫茫、黑乎乎……(師相機板書)
師:大家真能干,一下就說了這么多,除了表示顏色的詞,還有哪些詞也可以用這種形式的構(gòu)詞方法來說。
生:亮晶晶、慢吞吞、胖乎乎、笑瞇瞇……(師相機板書)
師:看來大家的詞匯量真多,現(xiàn)在請大家挑選幾個自己喜歡的詞記在課本的空白處。
課后反思:
詞語的積累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學字學詞是低年級的一個重點不能忽略。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都是表示顏色的abb形式的疊詞,也是世界真美的外在體現(xiàn),藍湛湛是說天空或大海十分廣遠,看上去深藍深藍的,綠茵茵是指樹木嫩綠嫩綠的,碧澄澄是指河水清澈見底。這些詞語是全文的靈魂,而理解這些詞語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緯度的思維和情感都在對話中碰撞、交流,最后達到交融的境界。“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時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lǐng)學生自讀自悟。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調(diào)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從身邊的顏色說起,說說還有哪些景物是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這幾種顏色的,再讓學生進行說話練習,最后進行了abb形式疊詞的延伸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的觀察、比較、辨析、想象,豐富了自己的詞匯量,在運用鞏固中轉(zhuǎn)化為語言的積累,提升了自己的語感。學生對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幾個詞語的理解是比較深刻和到位的,所以運用起來也是較為得心應手。這樣通過語言積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方式在以后的教學中也是值得推廣。
《世界多美呀》教學案例及反思 篇2
《世界多美呀》是蘇教板一年級下冊的一篇童話故事,是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故事通過寫小雞在孵化過程中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本課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外顯的顯示小雞對世界的認識變化,從黃乎乎到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從單一的色彩到多姿多彩向人們展現(xiàn)大自然的美,另一條是展示小雞的破殼而出的整個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拉學生的知識,擴大了他們的視野。
《標準》在第一學段中指出:重視讀的訓練,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收到情感熏陶。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把“讓學生朗讀課文并能感受到閱讀課文并能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在教學本課時時,我通過各種活潑的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閱讀的興趣。
片段1:
1小雞跟你們想得一樣嗎 ?答案在第二自然段,請大家自己讀讀找找小雞怎么做了?
2、交流:誰發(fā)現(xiàn)了,小雞在干嗎?
示第一句:小雞用小尖嘴啄蛋殼,它啄呀啄呀,著了很久,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
師:誰來表演一下小雞是怎么啄蛋殼的?
指名上臺表演
師:啄得不夠,還要繼續(xù)加油,啄了這么久,小雞你現(xiàn)在感覺如何?
生:我覺得好辛苦啊!
師:它需要個配音,誰愿意,有要求的,是要把它的辛苦努力給讀出來。
(學生都躍躍欲試)
師:都想?yún)⒓影。磕堑帽纫槐攘耍銈冏约合染氁幌隆?/p>
(學生都認真地練讀)
指名讀,請上臺表演的小雞仔細聽,然后選一位讀得最好的。
師:你選誰給你配音?為什么啊?
生:因為她把我啄蛋殼的辛苦讀出來了。
配合演一下。
師:我們沒有被選中的同學自己給自己配音,你們邊做動作邊讀。
學生都興致勃勃地讀了起來。
【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環(huán)節(jié)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完全調(diào)動了起來,先是用配音來引誘學生努力地練習,然后在與同學的比賽讀中,了解了要如何讀,才能讀出小雞啄蛋殼的艱辛,最后用邊讀邊演的形式來朗讀,激活了學生的體驗,帶著這種體驗來接觸語言文字,朗讀感悟,最終能把課文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
片段2)
師述:小雞啄呀啄呀,終于啄出了一個小小的洞眼,讓我們趕緊伸出小腦袋,這一看可不得了,原來外面的世界這么美!
出示: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①輕聲自由讀,想象畫面。
②指名朗讀,其余同學在靜聽中努力想象畫面。
③帶著腦海中的畫面朗讀給大家聽。
(評價: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再讀,你們腦海中的畫,會更鮮艷,還會有好聽的聲音,試試看!)
④再次指名試讀。
⑤師:誰來說說你剛才看到了什么?用“我看到了”的句式說。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以讀為本,自讀自悟”這是新理念所折射出的新的教學法。
把“讀”貫穿于整堂課中,讓學生充分地讀,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結(jié)合師生的評議,讓學生與語言多次面對面的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領(lǐng)悟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在反復朗讀、感悟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驗、感受,用自己的有聲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世界多美呀》教學案例及反思 篇3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
在設(shè)計《世界多美呀》一課的教案前,反復讀課文后,深深地喜歡上了這課中“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這三個疊詞。大自然的清新美麗就被這三個表示顏色的詞簡約概括了。世界是多彩的、豐富的。為了表達這樣一種內(nèi)涵,我在課的拓展階段,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剛出生的小雞對什么都感到好奇和美麗,你們見多識廣,會帶他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呢?那兒是什么樣的呢?”我的意圖是,前些天帶小朋友們到公園中去游玩過,公園中綠油油的小草,五顏六色的小花,小河中黑乎乎的蝌蚪,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他們一定還記憶猶新吧。反正這些在我腦中都留下了美好印象。我還暗地里準備了許多表示顏色的詞:雪白雪白,金黃金黃、綠油油、紅通通、金燦燦、黑乎乎,一旦孩子們用上了,我就可以把孩子們說的話當堂寫出來,或許還有一篇好文章出現(xiàn)呢。還可以讓他們體驗一下成功的喜悅呀。我對這個設(shè)計還真有些沾沾自喜。新課程不就是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嗎?我覺得自己找到了文本與學生生活的鏈接點。農(nóng)村孩子所見的大自然的色彩就是比城市孩子豐富,為何不充分利用這個資源呢?
課上,我們在經(jīng)歷感情朗讀、想象體驗,動作表演之后,我提出了這個問題。
學生甲說:“我想帶小雞到電視塔去看看,我去過那兒,電視塔好高,夜晚燈火通shijie明,小雞一定會覺得很好玩的。”師:“你說的真好,還能帶小雞去見見世面。”(可當時我心中卻在想:唉呀,孩子們沒按我的思路走,還沒能用上表示色彩的詞,再等等)
學生乙說:“我還想帶小雞到中山公園去看燈會,那兒什么樣的燈都有,有兔子燈,龍燈,荷花燈,還發(fā)出五光十色的光,我上次去時,眼睛都看花了,小雞一定也很喜歡。”師(略帶失望,心里有些急了):“你說的可真長。還記得我們上次去春游嗎?你們看到哪些景物了?”(心想:還得再等等,然后再拋出我精心準備的詞語吧)
生丙(我來我來)我想帶小雞到恐龍園,看看恐龍蛋,讓它也了解一下恐龍是怎么出生的。
生丁:我想帶小雞到我們老舍公園。
一發(fā)不可收拾了,學生們說的興趣越來越濃。一只只小手都伸到我的面前了。這可怎么辦,我原先準備的教案要擱淺了,我的得意之作用不上了。是忍痛割愛,還是生拉硬拽?后來我慶幸自己選擇了前者。讓學生說下去吧。好家伙!孩子們?nèi)ミ^的地方還真不少。中山陵的肅穆、長城的雄偉,海底世界的神奇,激流勇進的刺激,騎上木馬的快樂,湖上劃船的自在,這些在他們眼中都是值得帶小雞去的地方。師:“唉呀,你們帶小雞周游了這么多的地方,真了不起,你們猜猜小雞這時會說些什么?”學生:“世界真美呀!”“世界真大呀!”“世界真神奇呀!”“多么吸引人的世界呀!”師:“是的,世界多么美好,讓我們一起好好珍惜吧!”
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chǎn)生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藝術(shù)了(布盧姆)。在這個案例中,我原先還只是把“世界”這個概念定位于大自然。是我的學生們幫我打開了思路。“世界”是人類所至的每一個地方。而且設(shè)計這個問題的本意就是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用積累的詞匯來描述某一處地方,用不用教師提供的詞又有什么關(guān)系?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首要的一條就是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這個經(jīng)驗指的是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而非教師的生活經(jīng)驗,更不是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要尊重學生的經(jīng)驗,讓他們盡可能地把經(jīng)驗充分表達出來,而不是開始教師就規(guī)定好了前進的路線,讓學生的經(jīng)驗與學生相隔離。而我們成人在處理設(shè)計與操作的關(guān)系時,往往很少把自己當成學生來想想:“如果我是學生我會遇到什么問題?”總是以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農(nóng)村孩子心中的世界又何止局限在田野?他們向往城市的高樓大廈,新鮮好玩的游樂園。他們帶小雞第一個要去的就是這些給他們強烈印象的地方,所以他們的說話比我設(shè)定的要更精彩。我覺得這節(jié)課要比我的預想更靈動,也更率真了。
只要我們堅持“為學習而設(shè)計”,為學生發(fā)展而教,就很容易處理好教學設(shè)計課堂操作的關(guān)系,我們就會對課堂中新生成的問題和探究的更多首肯的鼓勵,我們的課堂也就會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智慧的歡樂和創(chuàng)造的快意。
世界多美呀教學反思
【教學片段】
多媒體放映藍湛湛的天空和大海,綠茵茵的草坪和樹木,碧澄澄的河水等。
師:圖畫真美,你會用什么詞語來形容畫里的天空、樹木和河水呢?
生:我看見天空很藍很藍,我想用剛才的一個詞語“藍湛湛”來形容它。
出示天空圖:這天空怎么樣?點擊“藍湛湛”,天空是的 的天空
師:這個詞語形容的真好,藍湛湛就是指很藍很藍的。
還有什么也是藍湛湛的呢?
生:我看到大海也是藍湛湛的。
出示:大海圖
生:海水也可以用藍湛湛來形容,因為它望上去也是很藍很藍的。
師:( )的大海
師:你真會動腦筋,說的多好! 再來看。你看到的樹木是什么顏色呢?用什么詞語來形容?
生:我看見樹木很綠,可以用綠茵茵來說。
生:我覺得那些樹木是一大片的,好象綠的還有點發(fā)亮,所以用綠茵茵來說它們。 填空:樹木是的 的樹木
還有什么也也可以說是綠茵茵的?出示草地、小麥、稻秧,讀“綠茵茵”
師:你們說的都很好,綠茵茵就是剛才大家看到的草坪和樹木……的樣子。
師點擊河水,你覺得這河水怎么樣?
生:河水很清,碧澄澄的。
師:你在河水中能看到什么?
生:樹木都映在水中,清清楚楚的。
生:我看到白云倒映在水中。
生:我能看到水中的魚兒游來游去呢!
生:我還看到水中的水草。
生:水底的沙石也能清楚地看到。
師:是呀,這就是清澈見底,也就是“碧澄澄”。 讀好“碧澄澄”
師:小朋友真會學習,經(jīng)你們一說,老師也明白了課文里為什么要用這三個美麗的詞語了。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師:多美的句子呀!多么美麗的顏色呀!小雞還有可能看到別的美麗的東西,誰來試著說一說?
生交流。
師:小朋友說了那么多美麗的景色,這些美景都藏在哪兒?一個小小的省略號中了。(板書:……
師: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多美的一幅畫呀!想讀嗎?(出示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指名讀。
師:真好,封你為擂主,“銀河之星大擂臺”開始了,不過我們今天不是比唱歌,而是比朗讀。
生朗讀擂臺賽。
師:我也想試試,行嗎?(師范讀)喜歡嗎?一起讀吧。
【教學反思】
這一片斷圍繞“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展開教學。?“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這些對孩子們來說,要準確地理解是多么難啊!但當這些抽象的詞兒和多媒體展示的畫面融合在一起時,世界的豐富多彩就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了。這些詞兒在融入大自然的一瞬間,早已賦予了它獨特的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看著這五彩的世界,讀著這美麗的詞兒,孩子們還能不陶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