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遺孤美穗子來華省親(新聞)
美穗子女士昨日抵達北京。 本報記者王文康/攝 本報北京電 (記者程福俊)曾在抗日戰爭期間于太行山區被聶榮臻元帥收養的日本孤女美穗子,昨日到達北京,開始她的中國之行。美穗子女士今已69歲,這是她第六次“回家”。 對外友協會長陳昊蘇對美穗子說:“當年,聶帥領導的八路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救了你,這是中日關系史上的一段佳話。” 1940年8月下旬,在百團大戰攻打日軍占據井陘煤礦的戰火中,八路軍戰士搶救出4歲和不滿1歲的兩名日本孤女;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派人將其中年僅4歲的美穗子接到自己的指揮所,親自給她喂稀飯、削水果,悉心照料。聶帥后來回憶說:“在指揮所停留期間,她一直跟著我,常常用小手拽著我的馬褲腿,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聶帥告訴身邊的工作人員:孩子是無罪的。隨后,在聶帥精心安排下,兩名小姑娘被送回仍在交戰中的日本兵營。 1980年,在兩國熱心人士的積極努力下,憑著一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及聶帥與小姑娘的照片,終于找到了當初獲救的美穗子。1980年7月,已過不惑之年的美穗子應聶帥邀請,從日本來到北京,見到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在聶帥人道主義情懷的感召下,美穗子一直積極從事日中友好活動,受到過日中友協的表彰。中國的江津市與日本的都城市因聶帥與美穗子結緣,成為友好城市。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及美穗子獲救65周年,經井陘縣與日本都城市日中友好協會籌備組織,近日,百團大戰美穗子獲救紀念館在當年百團大戰中聶榮臻指揮所所在地洪河漕村建立。紀念館主體工程占地240平方米,共收集相關照片190余幅、實物40余件。分為“抗日烽火遍地燃”、“百團大戰震敵寇”和“中日友好譜新篇”3部分,展示了中國軍民在百團大戰中的英勇事跡及美穗子獲救的全過程。 跨越65年的握手 本報駐京記者 程福俊 65年后,美穗子和楊仲山相聚在北京,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王文康/攝 1980年7月14日,聶榮臻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美穗子。新華社發 昨天晚上8時,北京國際飯店,當82歲的楊仲山向69歲的美穗子伸出雙手時,美穗子激動得難以自持。65年前,來自蔚縣的17歲八路軍通訊員楊仲山冒著生命危險,在日軍的炮火中用自己年輕的雙手救出了年僅4歲的日本遺孤美穗子。65年后,當兩雙手再次相握時,昔日的遺孤和當年的小通訊員都已成了頭發斑白的長者。 ■八路軍戰士65年后再見日本遺孤 沒有哭泣,也沒有跪拜,美穗子以日本人特有的禮節,向自己的救命恩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她將一大束鮮花獻給楊仲山時喃喃地說:“感謝您65年前把我從炮火堆里救出來,真的非常感謝!”通過翻譯,楊仲山老人以中國人特有的豪邁對美穗子說:“不只是我一個人救了你,還有我們眾多的八路軍。65年前,在那樣困難和危險的情況下,中國人民本著國際主義精神從炮火中救出了你,這體現的是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收下美穗子的鮮花后,楊仲山老人將自己特意從天津帶來的紀念章作為禮物回贈給美穗子及隨行的日本日中友協都城市支部負責人來住新平,紀念章的上方鑄有中國延安的寶塔山和日本的富士山,下方鑄有“中日人民友好”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