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林子 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成語。
3、 引導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簡要說說事件的梗概。
4、 體會文中內涵深刻的語句,初步感悟文章通過某種事物比喻說明一種道理的寫法。
5、 認真閱讀課文,領會“一個人要成材,不能遠離社會群體”的哲理。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中內涵深刻的語句,尤其是課文對兩處松樹的有關描寫和議論。
2、激活學生的思維,結合實際展開聯想,進行合作探究。
三、教法教具:
1、 查找關于玄奘的資料。
2、 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1、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游記》中有四個栩栩如生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個著名的人物就是唐僧。你們知道唐僧是根據我國唐朝哪個高僧的原型塑造的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玄奘成為一代高僧之前的一個故事《生命的林子》齊讀課題
(板書:生命的林子)
4、學生讀題。讀了課題,大家有什么疑問嗎?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朗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三、理清文章脈絡,給文章分段
1、課文寫了關于玄奘的什么故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一會兒。
2、生初步概括。評論:說清楚、說完整了嗎?這堂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如何把一件事情說清楚、說完整。
3、一件事情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怎么分?找出文章脈絡(打算離開----林中悟道------成為高僧)
4、自由快讀課文,按脈絡把文章分成三部分。
第一段:(1-3)講玄奘決意辭別師傅,離開法門寺,準備到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閱讀經卷。
第二段:(4-9)講方丈啟發誘導玄奘,玄奘頓悟,表示要留在法門寺。
第三段:(10-11)玄奘潛心苦修,終于成為一代名僧所感悟的哲理。
四、按段落朗讀課文-指名朗讀-學生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學習1-3節
1、相傳當年玄奘就在法門寺修行,那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寺廟?自由讀找出寫法門寺的句子。交流談理解(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它是一座名寺?你對那個詞最有感覺,請你抓住它談談你的理解。
2、作為一位僧人,面對這樣一座名寺會是什么感覺呢? 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情讀這兩句話。
3、這么一個天下名寺,玄藏還曾一度想離開,但最終還是留了下來,如果此時玄藏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問他些什么?教師板書:走 留
4、你們想了解嗎,老師也想了解,玄奘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呢?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1-3小節,在書上做出相應的圈劃。
5、交流討論
6、玄藏有很大的抱負,可待在這個法門寺想出人頭地容易嗎? 所以他決意要離開。從決意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7、小結:想出人頭地又一時難以實現愿望的玄奘在聽信了別人的勸說之后,決意要離開法門寺。這可以理解,這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生活中是很多人都認為寧可做雞頭也不做鳳尾。
三、學習4——9自然段
1、但玄奘后來為什么又留下來了呢?方丈到底用了怎樣的方法留住了玄奘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的4——9自然段,然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1)問玄奘要做太陽還是燭火?太陽和蠟燭有什么不同? 問要做燭火還是太陽,實際上是想了解什么?(是方丈想了解玄藏究竟想做什么樣的人先問玄奘的心意,更進一步地明確了玄奘的目標。抓住了玄奘的心理,為下面的啟發奠定了基礎。)